川藏线自驾游纪录片(2023川藏线自驾游攻略(最新版))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川藏线自驾游纪录片,以及2023川藏线自驾游攻略(最新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2023川藏线自驾游攻略(最新版)

川藏线自驾游一直都是国内年轻人比较青睐和喜欢去挑战自身的一条路线,大家都非常热衷于在这里寻求更多令人心动的场景和画满,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魅力,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最新的路线。

一、川进青出

去西藏旅游时,人们通常从“川藏线”进入,为了避免走回头路,便会从“青藏线”出来。驴友们简称此线路为“川进青出”,该线路全程5000公里左右,边走边玩自驾需16日左右,跨越四川、西藏、青海、西宁四省/区,是中国距离最长、风景最为旖旎、文化最为多元的景观大道。

下图中,红色的线路为318国道,即川藏线;青色的线路为109国道,即青藏线;紫色的线路为213国道,又叫甘南县。

二、川藏南北线

四川通往西藏的公路,简称为川藏线。四川通往西藏的线路,可不止318国道这一条,还有另一条317国道。318国道海拔更低,风景更多姿,路况更好,适合第一次去西藏旅游的驴友。相比起来,318国道的自驾环境就要严峻得多,更适合驾驶四驱越野车的资深驴友。

如下图,红色的线路为318国道,被称为川藏南线;青色的线路为317国道,被称为川藏北线。大多数驴友自驾西藏,走的都是318国道。

三、成都直达稻城亚丁

川藏线、西藏,一直是驴友们的梦想。但有时因为时间不够,只能去川西的稻城亚丁看看。稻城亚丁距离成都最近的车程距离是1700公里左右,单程车程约2天,往返加游玩约5天。

稻城亚丁被称为“香格里拉之魂”,行政区划分为: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亚丁村。国外驴友的眼中,稻城亚丁是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风景原始而纯碎,来亚丁游玩,视觉如同徘徊于天堂。

四、其他线路

西藏太大,即使你一年365天都在西藏旅游,也无法看完西藏一半的风景。除了常规几条线路外,还有很多西藏旅游线路。比如新藏线、滇藏线、丙察察、阿里大环线、珠峰纳木错5日游等线路。

以下线路,就不一一为大家详细介绍。最后几张图,为大家带来西藏旅游的主流环线的海拔示意图,有318川藏线、317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

自驾青藏线、川藏线全攻略第一篇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因也被视为除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 这里有着全世界最蓝的天空,也有着1500多个大小不一、景致各异的湖泊错落镶嵌于群山莽原之间。亚洲的主要河流-黄河、长江、澜沧江以及印度的恒河、印度河等皆发源于此。这里是中国的水龙头,更是亚洲的水塔。它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于一体,是远处蓝天、雪山、冰川,近处村落、河流、原始森林,远近交相辉映,是“云蒸霞蔚、大气磅礴”的最好注释。如果你的资金不怎么充足,但是又想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义无反顾的去一次青藏高原,去一次西藏,还想开着车去,那么这个合集请您收藏好。你目前在看的这个视频只是为整个系列的第一集,全系列共16集。从西宁出发,青藏线入,川藏线出,途径青海湖、茶卡盐湖、格尔木、昆仑山口、可可西里、唐古拉山、那曲、纳木错、拉萨、羊卓雍措、日喀则、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林芝、波密、八宿、左贡、芒康、理塘、甘孜、雅安、成都,历时15天,全程约6000公里。这里有你要的超全攻略、各种注意事项,还有作者发自肺腑的旅行感悟。更有你的诗与远方。带上这个合集,你就可以直接出发了。(整个旅行下来,我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曾经我看到一个非常优秀的旅行攻略,但是忘了点收藏,后面想找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了。如果人生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关注这个作者,并对他说:兄弟,速更!) 在开始讲整趟青藏高原的旅行之前,我先解决五个出发前的问题。 第一,有人问,什么季节最适合西藏旅行?3-4月,是林芝桃花盛开的季节,相对也是最容易看见南迦巴瓦峰的季节,但是此时的纳木错湖面还是一片冰封的世界。5-6月,纳木错的冰雪逐渐融化。7-8月,应该是气候温度最适合的月份,同时也是西藏雨水最多的季节,此时植被长得最好,氧气也是一年当中最浓的时候,此时进藏游客最多,但是各种物价和旅行成本都是最高的时候。9-10月,看秋景的月份,十月有个国庆节, 旅游 高峰,可以等十月中下旬。11月-3月,西藏可能会大雪,导致交通不畅或者大雪封路。单从舒适性说,七八月份可能是进藏最适宜的季节,却不一定是西藏最美的季节。每个季节各有特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话说回来,就算你想在氧气最充足的七八月份去,你也不一定在那个季节就能说走就走。综上所述,一切随缘,除了可能大雪封路的季节,其余时间都是合适的。 第二,自驾进藏是不是一定要SUV。是不是一定要四驱。我的回答是,不一定!此处我必须要为国产车先点个赞,现在的国产车真的是越做越好。我当年进藏的车是吉利远景小轿车,2015款,手动1.5L,前驱。照样在大雪纷飞的三月初进藏,全程跑下来,除了缺氧动力不佳,某些坡陡的路段,需要挂上壹档慢慢爬,全程没撂过任何挑子。现在的青藏线川藏线全程柏油路,不像之前坑坑洼洼,需要底盘高一点的SUV才能hold住,所以不一定要SUV,你如果考虑舒适度等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两驱的车会更容易在雪地或者结冰的路面上打滑,四驱相比驱,因为前后轮同时抓地,稳定性相对较强,相对来说不容易空转打滑。无论是青藏线还是川藏线,都是双向单车道。往返西藏的大货车,大多走的是青藏线,满载进藏,空车出藏。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青藏线长期被大车这样压过后,入藏右半边的路某些路段是会向下倾斜的,再加上路面结冰,四驱的车照样会侧滑出去,更何况是两驱。没有雪地胎的话,唯一的一个解决方法就是上防滑链。市场上有牛皮筋防滑链和不锈钢防滑链,记住,一定要直接买不锈钢防滑链,大概也就百来块钱一副,不要为了省那几十块钱,买了牛皮筋的,牛皮筋的跑着跑着中途可能就断了。综上所述,进藏,不一定要SUV,也不一定要四驱。如果不是在冬季进藏,那像我这种五万多的两驱手动小轿车都能进藏;如果是在冬季,即使遇到大雪,结冰的路面,四个轮都绑上防滑链,也还是能跑。后面走川藏线时,从拉萨至林芝路段路上遇见,一起结伴而走的东旭哥开的也是小轿车。本系列视频中的素材,比较高清的视频和照片是他提供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在川藏线的点点滴滴也成了我们人生中共同拥用的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当我们要在成都分开时,我跟他说,我会把整趟旅行做成纪录片,他回去后就把途中所拍的所有的素材打包发给了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纪录片,从2017年的三月至今,因为种种原因,整整拖了五周年。 第三,如何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自驾旅行?当初我是辞了工作,自驾从杭州出发,在身上仅有一千来块钱的情况下,靠着顺风车软件接乘客一路向西到达西宁。到达西宁后,在各旅行贴吧和旅行软件上发贴,寻同形驴友。旅行其实也是不断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过程,这里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旅行路上所有的遇见,都是一场缘分。两个灵魂相似的人,终会相逢,最终能够一起走一段的,一定是前世有特别的渊源与缘分。以一颗赤诚的心去寻找,那么你一定能够寻到。我的青藏线是从一个深圳飞过来的九零年小姐姐开始的,从西宁到拉萨,大约两千公里,当时只收了她1000块钱,你们看到我走青藏线的时候车上还有一个大哥,那是因为我和小姐姐到达格尔木后,因大雪青藏线封路,在格尔木滞留了四天。住在巴特青旅的时候,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大家劝我俩换个季节再来,特别是巴特大哥,他有专业的团队,在青藏高原这一带,专门拍野生动物,自然景观的。常年在这一带工作,那么对青藏线的路况肯定是了如指掌。我说我有信仰为依靠,问题应该不大。在座有一个周大哥要去阿里地区,他说自己之前走过好几次青藏线,虽然驾照因为前几年酒驾被吊销,但是他会开车,中途可以帮我分担一些,大家都让我把这个“活导航”捎上,我也觉得有个经验丰富的大哥一起,整个青藏线更有安全感一些,于是两个人的青藏线,就变成了三个人的青藏线。后面抵达拉萨后,周大哥请我们在拉萨搓了一顿大餐,又带我们去酒吧蹦迪。第二天我们就分开了,而小姐姐后来也从拉萨灰回深圳了。在拉萨,继续发帖,又是深圳,这回灰过来的是一对夫妻,带他们在西藏转了一圈,去了羊卓雍措、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纳木错,后面一起走川藏线,大概同行约5000公里,总共收了他们5000块钱。对于他们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性价比了,吃的住的,我都挑性价比最高的,不用他们多费精力,最主要的是享受了自驾的乐趣,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两个人5000块钱,将近5000公里,游了西藏,更是走了川藏线。因为青藏线和川藏线都是国道,不需要交高速费,对于我来说,加上前面青藏线的1000块钱,总共6000块钱也足够维持我在西藏的油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等开销了。再者,从川藏线出藏,你在沿途的路边会看到好多特产,牦牛肉、牦牛鞭、黑枸杞、羊肉、雪莲花等等。我记得一条牦牛鞭,路边卖二三十块钱,稍加包装,可以卖到100到200。你可以进一点货,出了川藏线后,后半程的旅行,你可以边接顺风车边卖,说不定凭你们的本事,转了一圈回到起点,不仅整趟旅行的开销能赚回来,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第四,出发前做哪些准备。途中要注意什么。首先,把你的车开去4S店来一次全方位的检查。如果是冬季进藏,在西宁-买两副防滑链。衣服,要带防风的冲锋衣;干粮这些就不多说了,自然是多多益善;第一次进藏,一定要多买点氧气瓶,也可以考虑买氧气罐。太阳东升西落,青藏线相对川藏线是背阳区,植被稀少。川藏线平均海拔4000米,而青藏线则是4500米,因此更加缺氧。所以这氧气在关键时刻-是保命的东西。出发西藏前一个星期,开始服用红景天胶囊或者冲剂,据研究,红景天所含的红景天甙-具有强心、镇静、升血压和抗疲劳等功效,通常被认为是预防高反的特效药。也可以准备一些葡萄糖冲剂、板蓝根冲剂和复方阿司匹林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以便高反时应急用。其中阿司匹林片对于高反引起的头痛症状有奇效。另外,买点红景天泡开水,在开青藏线的时候一路喝上去,我就是这么做的。说了一大堆,我还是觉得调整好心态最重要,自我暗示我不会高反我不会高反我不会高反,多看看外面的美景,慢慢去适应那个缺氧的环境,反正你到了高海拔的地方,该高反还得高反。值得一提的是,高原反应,轻者头痛欲裂,重者肺水肿、脑水肿(感冒者更容易引发),与身体强不强壮没有关系,只跟个人体质有关。随着海拔升高,身体反应会加剧。一定要量力而行,实在不行及时去当地医院或者返航。出发时一定要加满油,遇到加油站也一定要及时加油,因为下一个加油站可能距离好几百公里。 第五,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一定要有信仰与善念,一定要带上你的信仰-与善念-再出发。在西藏,信仰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无关身份地位,和藏民迎面,只需双手合十,道一声扎西德勒。朝圣者,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千里不遥,坚石为穿,直至拉萨朝圣。修行是极其艰苦的,但精神上的信仰,却是极大的满足。我是一名基督徒,虽然很想大家能有跟我一样的信仰,但是我还是很尊重别人的信仰,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共产主义信仰或者其他,只要信仰能让你无所畏惧,有依靠,有力量,干好事,就是好的。而我相信耶和华的指引,当初携着1300元上路,坚信耶和华会像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引领我,走完这趟旅程。而善念就是,在旅途中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在自驾进藏的途中,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看到路上有车抛锚,或者侧翻,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家都会很主动的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中华儿女一家亲,遇到困难格外亲。 解决以上五个问题,让我们下一集开始,从西宁出发,正式开始青藏高原之旅。下一集关键词:青海湖、茶卡盐湖。期待你的支持与关注! ……

跪求程工2013年导演的《进藏》纪录片百度云

《进藏》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提取码:qx9v    

《进藏》是由程工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13年12月12日在土豆网上映  。该片记录了10个人开车历经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等五条线路出发进藏的故事。

两位北京青年人驾驶越野汽车进入皖南川藏线纪录片叫什么名字

两位北京青年人驾驶越野汽车进入皖南川藏线纪录片叫《越野路书》。《越野路书》是汽车测评节目《萝卜报告》在2016年出品的一档自驾探险纪录片的视频节目 ,由陈震和李益斌主持。《越野路书》是一档自驾探险节目,主持人自驾车到中国及世界各地越野探险,同时涵盖旅游地理、人文历史、轻越野探险等知识内容。《越野路书》截至2019年1月已播出11季节目,每季3到6集,每集节目时长为30分钟左右。此外,《越野路书》还不定期推出特辑、番外片、花絮作为正片节目的补充。

如何评价程工导演的纪录片《进藏》

这部片子的质量没话说,不论是画面,结构,内容都不错,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地理历史。川藏线成都出发,滇藏线大理出发,青藏线西宁出发,我都走过,但都只走了一段就折返了,并没有沿这三条线路进藏。其实我进藏是坐飞机去的……然后也到了定日县,到了珠峰大本营,并如愿看到了珠峰。片子中很多地方我都去过,也确实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当时同行的小伙伴了~哎呀,总的来说,片子相对其他纪录片,更多地介绍了藏传佛教的文化和教义,也更多地融入了宗教的哲思。然而,我对宗教并没有兴趣,我信仰的是历史,我对藏传佛教的兴趣仅仅停留在它对西藏历史的影响上…最后,我看过央视做的两个纪录片,《第三极》和《天河》,推荐去看。

驾行川藏12天纪录片导游是谁

蔡正青。根据相关查询显示,在该纪录片中,蔡正青带领一群游客驾车穿越川藏线,向观众展示了川藏线上的美景和人文风情,同时也分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经历。

请问有路见西藏2019年上映的在线免费播放资源

《路见西藏》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提取码:48ua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9-03-21(中国大陆)

集数: 5

单集片长: 27

又名: Into Tibet

《路见西藏》以两年的时间跨度,穿越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中尼公路……真实记录了普通西藏人与公路之间的故事。全片近二十余个西藏年轻人的故事,探求地球最高处的雪山腹地,公路如何穿行其间?这里的人们如何与公路相处共生?以及因为公路的存在,人们与外界发生的联系。

30天500万公里,这部纪录片有你想看的所有诗和远方

车窗外的风景如退潮时细碎的波浪,波光粼粼。旅人披着时光,被拥为自己的帝王,脚下的路和生命的节律一样在呼吸里自然形成。在中国,公路的触角四通八达,塑造着高原、湿地、冻土、山川、湖泊、沙漠、农田和城市日新月异的模样,也沟通着天南海北的人间悲喜,而这些人与景则见证了条条大路的斗转星移。

公路纪录片如同它要记录的旅行,赠予观影者的不只是新的景物,更有新的目光。镜头打捞的不仅是风景,还有日常生活里深潜而沉默的爱。随着纪录片动身上路,观众总能被跃跃欲试的生之意志、未知的使命召唤和不期而遇的诗意瞬间捕获。

做内心世界的地理学家

《大美中国路》中的每个人都似箭一般飞往未知的前方,对于一直在路上的人来说,旅行是一种方法和追寻,能在生活的背面勾勒名为自我的面具轮廓。第一期的主人公是中国第一个以合法手续自驾环游欧亚大陆的廖佳。她自驾二十五年,五十二岁依然潇洒如初,在公路的舞台上贯彻从高中就开始的对地理的喜爱。

她直言自驾的魅力在于自由。这种自由是学会与己为友并享受孤独的终生浪漫,是海阔山高任我行得无拘无束,是五湖四海皆知己的豪情蜜意。

《大美中国路》剧照

纪录片里,廖佳对新疆G30高速路段的偏爱除了来自被称为“一桥改变新疆命运”的果子沟大桥,还来自老朋友哈萨克妹妹和马迪古丽一家。老朋友们听闻廖佳的到来四处传话,库尔德宁牧民唱着“我们都是一棵扎深根的大树,和树枝一样,永不分离的大家庭”,换上节日盛装,手拉手跳起舞来,舞步轻盈,像马队里奔腾的骏马,像草原上欢跳的羚羊,像雪山上翱翔的鹰。

《大美中国路》剧照

土地与人共同组成了廖佳心中的中国风景公路。自2007年开始,她着手建立中国的风景公路数据库,用她二十多年的经验去帮助人们打开路网的不同支线,包罗万象又与众不同。目前数据库已经覆盖了国内百分之八十的地区,但廖佳仍在路上,体会过自由的人也不吝于分享,“ 旅游 是种体验,我觉得我这个线路能够让大家,有一些小小的愉悦和幸福,这个就很好了”。

不断有人沿着廖佳留下的足迹 探索 自己的世界边界,生命不息,步履不停。 但更多的人是将旅行视作生活的暂停键或一次焕然新生的体验卡。专注于二手车的自媒体工作者李乐皓就是这样带着与自己有多年隔阂的父亲,踏上了G318这条川藏公路。陌生的环境刺激着新的关系,跳出礁石暗藏的生活环境,父子二人紧张已久的关系获得修复和新生。

《大美中国路》剧照

公路行让父亲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色,目睹了儿子真正的成长,也让儿子获得了在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以外的的满足感。彼此在新的交流环境中撞见了对方以往被忽视的模样。上路有时是为了跳出日常,但它也会反哺生活。

旅途可以是生活的飞地,旅行却不是逃避生活,而是对内在世界的审视和对新的关系的追寻,是去成为内心世界的地理学家。

物的果壳与生活经验的辎重

除了人的故事以外,纪录片《大美中国路》讲述了与公路相关的物的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 汽车 ,它是人的延伸,是旅途中移动的家。更重要的是,打开一位自驾者的车厢,帐篷、望远镜、炊具、收纳袋、燃具、摄影装备等等,应有尽有,置身其中,旅人在果壳里也能坐拥宇宙。

这些物并非简单的容器,每一处都是人自我意识的表达,是生活经验的辎重。李乐皓走入二手车行业就受儿时父亲维修计程车的影响,精密的机械和复杂的按钮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那时的计程车多是捷达牌,皮实耐用,这让他决定上大学为自己买的第一辆车选捷达车,儿子降生也特意取名“捷达”,寓意 健康 长久。

#与公路相关的物

这些物并非简单的容器,每一处都是人自我意识的表达,是生活经验的辎重。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买车是件重要的事。这笔不小的开销往往寄托着许多人对美好生活和未来可能的畅想,有人一次次回到起点,有人不断寻找新的终点,车是心灵出逃的载具,也是抵达希望的可能。

一辆车的背后总有一段回家的路。纪录片里,贵州“的哥”汤永明凭借在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上一箱油跑1952公里的记录一鸣惊人。此后又逢贵阳村村通公路,汤永明决定继续与路为伴,不转行。

《大美中国路》海报

这次他充分利用了中国的公路建设,当起 汽车 维修厂老板的同时,向其他的哥爱心推广 汽车 节能,并传授柴油车维修,还参与了“送抗战老兵回家”的公益活动。汤永明认为,修车是一个很平凡的事,但所有的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公路是他逐梦的引力, 汽车 则是世界缩影与内心广阔所在。

一条公路,是“走出去”,也是“引进来”,犹如冷暖流交汇的渔场,漫长广阔的公路上动人的故事在不断涌现。在《大美中国路》的最后两集里,美国人林登自1984年来京留学后,在中国走访村寨三十年。2004年,林登在云南大理修缮了一座老宅,经营着乡土中国与环球世界的沟通窗口。绿野救援队队长海猫则高兴于公路将生命线延展至更远,救援车不再难于无路可行。公路同 汽车 、繁星和生命分享自己的命运,见证了人间的悲欢喜乐。

《大美中国路》剧照

何为大美中国路?纪录片在每一集最后借不同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也许可以借用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公路纪录片的遐想

作为一部介绍中国公路的纪录片,《大美中国路》的独特之处自然是每集的主人公—— 中国公路

超越500万公里的旅程如何抵达屏幕前的观众?纪录片举重若轻,“大题小做”,将这个看似有些过于宏大的题目巧妙地串进了人与景的陪伴中。

每集二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长犹如轻装上阵的背包客,邀请观众来一趟影像世界里的说走就走的旅程。在纪录片的这五段旅程里,中国公路的美在风景更在心景,蜿蜒前行的异域之路是美的,十年如一日接送孩子的陪伴之路也是美的。所有的细节被公路串联,像云霞满天的织锦,斑斓灿烂,层层叠叠,彼此相连。

《大美中国路》剧照

而对于观众而言,雪山皑皑,江河滔滔,月光皎皎和日常生活很美,但纪录片的意义还在情节之外。《大美中国路》提供了一种生活的遐想。它既鼓励人们去建立生活的附近性,发现社区周围道路的变化,重新想象生活。它也用超然而不煽情的姿态,去呈现远方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公路纪录片替暂时无法出行的观众上路,是观察者,是领路人,是见证员,也是参与者。它告诉屏幕前的观众,你并不是孤军奋战,只是你的同伴在远方,在路上。也许旅途并无那么多恍然大悟,焕然新生,可是只要动身,依然有风景在召唤。

德国纪录片导演赫尔佐格曾说,如果他开电影学校,学生入学的首要条件不是考察理论知识或拍片技能的多与寡,而是一段五千公里的徒步旅行和一本厚厚的旅行笔记。这意味着一部纪录片想真正进入他人或他物的存在深处,需要经验的穿透。

#中国公路的美在风景更在心景

一部纪录片想真正进入他人或他物的存在深处,需要经验的穿透。

《大美中国路》是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和捷达联合出品的系列公路纪录片。

《大美中国路》剧照

陌生的面容,在渺无人烟的荒野遇见风雨的典礼,头顶的太阳与迎面的风,回归人声鼎沸的闹市所察觉到的微妙差异,这些经验像坚硬的矿物记忆着旅途的变化,透过影像,散发着生命的热度和气息。

《大美中国路》记录的故事也是如此。纵横交错的公路像毛细血管,四处蔓延,通往这片富有生命力的华夏土地的各个角落,一切人与事在上面交错如云锦,似流星飞奔,又似天河摇曳。天地大美,四时序列,万物荣枯,永远交织,以至于无穷。

作者:Lou

进藏的电影剧情

剧情简介人们为什么向往西藏?那里有什么?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生活?   2013年8月,10个人,8台MINI,5条线,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线,我们进藏去。酝酿几代人的西藏情结,超过半年的制作周期,五组人马历时1个月的现场拍摄,《城市微旅行》原班制作团队用最真诚的态度呈现最纯粹、最简单、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西藏。   看得见银河的壮丽星空、将肉身奉献给鹰鹫的天葬仪式、整整7天用细沙修筑又在一瞬毁掉的密宗坛城制作……抛开那些熟知的西藏符号,我们记录更真实的自然、民俗和宗教,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中人们所未知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关注扎根在这里的人:乡道边禁语30年的闭关僧人,孤独宁静的藏王墓守墓僧人,大山里生产欧洲奢侈品牌定制牦牛绒围巾的美藏混血,用最至诚的方式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 大美的风光,奇异的民俗,简单的生活,虔诚的信仰……或是其他,为什么《进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进藏》是一部关于信仰的记录片,其中关于藏族人信仰的解读,影片充满着唯心主义的色彩:藏人的信仰大多是为了来生能过得更好,或是能得到更多佛祖的庇荫。所以,守墓人日复一日的坚守墓前;兄弟足不出户,除了诵经从不说话;天葬师每天步行数小时只为取用最干净的水献给佛祖;还有,玛尼石守侯者无悔的看守、朝圣者每一步的虔诚…这一切,被现代文明浸染透的都市人看起来是那么愚昧而无趣,且不可思议,又恰恰是现代人在迷茫与迷失中挣扎,或不可自拔的反衬。 用最至诚的方式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乡道边禁语30年的闭关僧人、整整7天用细沙修筑又在一瞬毁掉的密宗坛城制作……抛开那些熟知的西藏符号,前晚首映的纪录片《进藏》以更真实的自然、民俗和宗教角度,探寻这片圣洁的土地和扎根在这里的人们。除了探寻到孤独宁静的藏王墓守墓僧人、完整呈现出坛城制作的精美绝伦,非凡之旅《进藏》对“磕长头”的记录也不同以往,“以前我也在不少纪录片或者照片里看到过磕长头的藏民,但从来不知道他们这一路是如何生活的,真的风餐露宿吗?”范力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在我们的纪录片里,你可以看到这些虔诚藏民,带着虔诚的信仰,一路是如何安营扎寨,如何喝茶吃饭。这才是他们真实的生活。”他说:“我们不仅想把西藏的震撼和纯美通过镜头带给网友,更希望做出一部能帮助大家真正了解西藏的纪录片。”

文章分享结束,川藏线自驾游纪录片和2023川藏线自驾游攻略(最新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 川藏铁路详细规划图(详细分析川藏铁路修建会引起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 川藏铁路最新进展(川藏铁路成都段最新消息2022)
  • 2022现在318川藏线路好走吗(2022雅安地震对318的影响)
  • 皖南川藏线在哪里(皖南川藏线自驾游最佳时间2022)
  • 川藏线今天最新路况(现在318川藏线好走吗)
  • 龙脊山自然风景区(有什么去皖北川藏线龙脊山赏景的攻略)
  • 成都到拉萨火车沿途风景(川藏线坐火车旅行可以看到哪些美景)
  • 川藏线自驾游纪录片(2023川藏线自驾游攻略(最新版))
  • 川藏线穷游女(为何川藏线穷游女名声越来越差,司机道出答案:这事真的不能忍)
  • 川藏线每天行程安排和住宿(有什么夏季自驾川藏线的行程合适)
  •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yf72.com/lyjy/1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