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中医药学第一祖师的历史影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院简介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第一医药,以及唐慎微——中医药学第一祖师的历史影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唐慎微——中医药学第一祖师的历史影响

唐慎微是宋代著名的药剂师。他编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引起了后世医学家的注意,甚至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李时珍和唐慎微评价很高:那些制造各种草药和药方的人都是成功的。唐慎微对药物学的发展和民间验方的收集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药物学验方的先河,是中医药领域当之无愧的药学始祖。唐慎微,一个传奇的少言寡语的民间医生,来自一个行医的家庭。他的祖先都是医生。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外表丑陋,举止木讷老实,不善言辞,但内心极其聪慧,心地善良淳朴。在家人的指导下,他努力学习医学。由于他的聪明和勤奋,逐渐学到了医学的精髓,掌握了高超的医术,尤其是对经方的深入研究。年轻时,唐慎微学习后经常外出看病,这使他的医学造诣突飞猛进。由于他高超的医术,他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医生。唐慎微平等对待病人。任何前来寻求医疗建议的人,无论是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人,在他眼里都是他的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精湛的医术,加上高尚的医德,使他的名声远播。尽管如此,他仍然渴望学习。在元佑公元1086-1093年,受蜀和的邀请,到成都行医,师从儒学大师程颐和程颢。他暂时住在成都东南郊的华阳,后来搬到了成都。在成都行医期间,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他总是轻车熟路。他对待病人很细心,很细心的辨症,很细心的问诊,经过他的精心治疗,所有的病人都很快康复。因此,他广受赞誉,人们都称赞唐慎微的治疗万无一失。与其他医生不同的是,他从不要求患者支付医疗费和财物,只要求患者及其亲友为其复制的有效处方和药物知识付费。所以,人们愿意接近他,把自己知道的好药告诉他。就连在典籍中找到的医学知识,也会写成文字,抄录下来,讲给他听。当时成都华阳有个叫于文邦彦的名人,患了严重的风毒。成都所有的名医都束手无策结束和无法我找不到治愈他疾病的方法。这时,有人推荐了唐慎微。经过唐慎微的诊断,我没有我不指望摆脱这种疾病。吃几剂药就缓解了病情。在唐慎微的精心治疗下,于文邦彦他的病很快就好了。但唐慎微认定此病易根,稍有虚弱就会复发,于是亲自写了一封信,封好,交给了宇文邦彦并在信封上注明直到某一天才会打开。这一天,于文邦彦风毒病真的又发作了。根据唐慎微说明,宇文邦彦的儿子打开封了很久的信,看到上面写着三个药方:第一个是先治风毒再做,第二个是治风毒生疮,第三个是治风毒发作气短咳嗽。结果按照药方,半个月就把病治好了。这件事传遍了成都,当时人们称他为神医。在宋代以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医学书籍都是以手写抄本或口头传心授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本新书出来后,要么几年后就用完了,要么反复复制后容易传递虚假信息,而且错误百出。这种情况自然大大影响了医学发展的速度。直到北宋印刷盛行,很多医书才以雕版的方式流传。北宋开元初年,因医药需求量大,朝廷组织人员编制开宝本草;在嵇统治时期
但在上述两次正式修订本草的过程中,只选编了古代医籍,舍弃了许多药学资料,这在医学史上是一个遗憾。如果我们不如果不及时收集,许多手写的古代药学资料将面临毁灭的厄运。这是唐慎微最大的心愿就是唐慎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让前辈们的所有药学知识尽可能的流传千古。而我国古代手写药材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很难完全收集所有这些材料。北宋官方两次修订本草时,选材动用了朝廷的力量,朝廷下令向全国各地征集图书资料。这样,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所有书密都成了编纂本草书籍的素材来源。什么更有甚者,当时官方修订本草的编撰队伍是由博学的儒家官员领导的,许多朝廷的医官也参与其中。这么庞大的编制力量,嘉_本草,本草图经都是编出来的。这是唐慎微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作为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医生,他可以不读中央政府就像一个医务人员。没有丰富的医学资料,他如何实现这个抱负?行医时,唐慎微考虑过这个棘手的问题。突然,有一天,一个病人无意中告诉了唐慎微一个偏方。唐慎微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为什么不利用他到处行医的机会收集药方呢?这个绝妙的主意一想出来,唐慎微就立即付诸实施。他想,不会因为读者接触了很多书,所以帮助他们收集信息不是更好吗?为此,唐慎微立下一条规矩,所有来唐慎微看病的学者都不要不要任何钱,但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希望他们能帮忙收集名方秘籍。这种新颖的方法很受读者欢迎。他从来不收学者治病的钱,只需要交换名方秘籍。当这些学者阅读了数百本经典和历史书籍后,他们发现了一种药物名称和一个处方,并迅速记录下来,并告诉了唐慎微。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唐慎微不仅结交了许多学者,还收集了丰富的药学资料。当时成都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每年都有正规的药博会。宋代药市改为一年三次,即二月八日、三月九日的药市和九月九日的玉局药市。当时南来北往的毒贩,在从桥门到玉菊关的五个大门里,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毒品。从远处看,它们像山一样。不管唐慎微在每次药品交易会上有多忙,他都赢了。不要落后。他能在药交会上获得有价值的药品信息,还经常去各地采访,收集药品和偏方,得到很多失传的古代用药规则。就这样,唐慎微与经过艰苦的工作和不断的收集,他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埠研究的书籍,如开宝本草嘉_本草唐慎微。他在这两部著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医家和百姓常用的方剂,从数百种典籍和历史文献中整理出大量的医药资料。他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宋神宗元丰五至六年,唐慎微编撰了本草史。为了编纂补注神农本草,唐慎微收集了许多珍贵的药学资料。他引经据典,作了细致的考察,用图文对照的形式,摘录了宋代以前的各种医学著作。据统计,书中精选书目达200余种,包括经典、佛典、道经等。除了内容极其丰富的医学书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唐慎微十分注意保持方剂的原貌,主要是收集原文,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失传文献。例如,图经本草,这是一本关于中医艾灸的著名书籍,是
共32卷,60余万字,载有约1600种药物,并附有药物的图解,说明药物的采集、炮制方法及适应症。每种药后都附有相关的处方,开创了沿用至今的方药比较的编纂方法。读了这本书的初稿后,想赞助唐的官职,但唐不服,继续修改补充自己的本草著作,约在1098年后定稿。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由证类本草和唐慎微的三个新部分组成。与证类本草相比,新增药物500多种,附处方近3000张,药物插图众多,内容非常丰富,学术价值很高。涵盖了北宋以前雷公炮灸论年至证类本草年的医学文献精华。是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本草纲目巨著。该书内容丰富广博,翔实可靠,注释详尽,体例严谨,层次分明。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后世学者考察本草发展史、编纂古本草和古医方书籍的重要文献来源。其对本草的贡献很大,文献学价值极高。说这本书比15世纪和16世纪初欧洲的植物学著作好得多。我国的本草学,从食疗本草年到唐代的本草拾遗年,再到宋代的海药本草年,几经整理,形成了一个逐渐膨胀的状态。食医心镜是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通过融入证类本草的内容进行了扩展和调整。嘉_本草收到了1000多种药品,比其前身本草图经增加了100种。特别是医药方面的新注释较多,引用文献50余种,比嘉_本草增加了十倍。内容相当丰富。证类本草不仅收录了神农本草经嘉_本草的全部内容,还收录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等书籍中已经收录的500余种药物,这些药物在本草官方修订中均有所遗漏。除此之外,唐慎微本人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如灵砂、底沙、降香、人发、青桑螺、蝉花、羊角草等,与嘉_本草的850种相比,他收集的药物数量增加了一倍。证类本草开创了本草加方的先河。以前的本草只有药没有方,唐在嘉_本草增加了近3000个方子,范围从仲景给唐开药方自己的经验方,使得书中的药物大部分都有处方,有的多达一二十个,大大方便了临床使用。在药物炮制方面,本草图经包含了嘉_本草的内容,丰富了上百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改变了唐以前的综合本草。此外,开宝本草还增加了食疗药物的内容,对药物的形态、产地、鉴别、采收、加工等都做了详细的记载。特别是这本书增加了大量的药物注释。原开宝本草书中只有200种药物有注释,证类本草中几乎所有药物都有注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从0755年到79000年这本书出版的500多年里,在内容上没有一种草书可以与之匹敌。此外,该书除了保留嘉_本草册外,还为羽绒.在具体写法上,该书继续采用本草图经的方法,减少草书,即正文用单行字,注解用双线小字;正文中本草拾遗字用白底黑字书写,食疗本草字用黑体字书写,海药本草字标注为唐版附先,蜀本草字标注为现附,新修本草字标注新补充或新定义索引。在注释中,属于证类本草的人被称为陶隐者,属于证类本草的人指出注,属于证类本草的被金金或金金金引用,属于雷公炮炙论的被张晨于西金的情况。唐慎微自己在书中添加的内容以
评论:这本书是本草的杰作,最靠谱。上面涂满墨水,有黑字和白字,以至于神农经典,隐居,和苏静的新修订可以被识别。其风格也是最严谨的。这个评价很贴切。在唐慎微证类本草中,它不仅结合了张玉玺开宝本草和苏歌证类本草在宋代,但它也收集了各种医学著作从其他来源引用,仔细检查,并比较图片和文字,从而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的医学文献。本草纲目嘉_本草新修本草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开宝本草年保存了失传的珍贵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有益于后人编译。凭借自己的智慧,唐慎微克服了收集信息的困难。他用毕生心血凝成的嘉_本草这本书,在本草的发展历程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对唐慎微后世中医药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神农第一次教人们品尝草药的味道。东汉编本草经集注标志着传统药学的建立;晋代陶弘景的新修本草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构建了药物分类的理论模型;到了唐代,官方编纂的天下第一部国家药典开宝本草迎来了药学研究的繁荣期。而宋代以前的本草只是简单地记载了药物的作用和主治,没有处方。医生在研究和使用药物时,对药物进行重新检查是极其不方便的。从0755到79000,经典医学著作和名医收集了历代方剂,收集了大量的方剂和验方,共约3000张,分别装入相关的药物中,以便学者开书后列举用法。在体例上也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把药物论、药物图谱编成一本书;对古籍进行了许多文字上的修订和增补。重视药材产地,记载产地140余处,较唐代孙思邈记载的133州有所发展。由于唐慎微生长在药材之乡四川,能虚心向别人包括自己的病人学习,所以他详细记录了四川的药材,比如戎州产的巴豆。子洲、龙州产附子、川楝子、猪苓;茂州和梅州出产独活、升麻、决明子、君子等。包含1600种药物,其中新增500种,较之前的草药有很大突破。本书对药物形态、真伪、炮制、具体用法等药物知识进行了不拘一格的汇编,让人翻开书一目了然。嘉_本草除了引用证类本草等历代本草医书外,还收集了古代经典、笔记、选本等相关医学的记载。所以,后世已经失传的古籍,也可以从其语录中窥见一斑。套秦汉至北宋药学名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问世后,历朝历代修订,并作为国法本草多次出版,沿用了500多年。嘉_本草因为内容丰富全面,也成为后世各种本草著作的基础。李时珍以唐慎微为蓝本整理出传统药学的巅峰之作本草图经本草图经。赞美李时珍和唐慎微:他们学了很多,让所有的草药和药物都可以世世代代开下去,他们赢了不要被摧毁。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说:中国12、13世纪的0755年至79000年的美国植物学著作比15、16世纪的欧洲要好得多。作为本草学的杰出代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院简介

40余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中医局的关怀支持下,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设先
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院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环境清爽优美。全院开设床位744张,3个住院处、2个门诊部。正式在编职工913人(含教学编制人员),其中正高职84人,副高职150人,有博士学位42人,有硕士学位110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名中医24人。
建院40余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有大幅度的改变,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医疗上,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上万元医疗设备4145台件,共计7011余万元。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X光机、钬激光、多弹头治疗仪、数字减影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宫腹腔镜、彩色B超、气管、胃、肠电子镜等。
现有重点专科专病13个,其中国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8个,省级重点专病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在治疗妇科疑难病、常见病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周围血管病是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的国家中医周围血管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也是我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的特色医疗项目。2005年上半年两科均通过了国家重点专科建设中期评估。省级重点专科有中医呼吸内科、中医血液内科、中医肾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科、中医脑血管病科、中医急症科、中医肝胆病科、中医骨伤科;省级重点专病有:老年痴呆病、腰间盘突出症、眼底病。现代化的手术室,现代化的化验室,现代化的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 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
教学上,医院实行了院系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2003年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设立,实现了我院高级人才培养的历史性突破,成为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的里程碑。
该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25名,硕士指导教师94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妇科学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省教育厅重点学科4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学科;省人事厅重点学科(2个) 中医内科心血管学科 中医内科消化学科;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 , 中医皮肤学科 。
科研上,我院坚持科技兴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十五”期间临床医学院共立项168项,已完成95项,在研7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国家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6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攻关科研项目16项;市科委科研基金项目21项;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6项;省中医局科研基金项目29项;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61项,总计获得科研经费430.6万元。共获得各级成果奖53项。其中省政府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国家级学会科技奖三等奖4项;厅局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
目前,医院全体职工正豪情满怀、信心百倍的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爱院如家,院荣我荣”为行动准则,以病人为中心,以“文明服务,质量第一”为办院宗旨,以“管理上新档次、质量上新水平、效益上新台阶”为奋进目标,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争创在国内同行业中“服务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而努力奋斗!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是什么药物学跟医药学的区别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其著作年代及作者问题,由于《帝王世纪》有:“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宜药疗疾,著本草四卷”之说,故使人认为《本经》作者是神农。如北齐颜之推《家训》即谓“本草神农所述”。但神农在历史上是传说中的人物,况神农时代,尚未有文字,因此不能认为是神农所著。据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中谓:“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系仲景、元化等所记”。宋代掌禹锡在《嘉佑补注本草》序中谓:“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伦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经》由是见于经录”。南宋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谓:“神农作本草非也。三五之世,朴略之风,史氏不繁,纪录无见。斯实后医工知草木之性,托名炎帝耳”。近代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冲说:“此书在东汉三国间已有之,至宋、齐间则已立规模矣。著者之姓名虽不能确指,著者之年代则不出东汉末讫宋、齐之间”。故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本经》为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之作品,非一人之手笔,是集体所创作,而托名于神农。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始能人说”,所以《本经》上冠以神农二字,亦即此故。

《本经》载药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据顾观光辑本统计之数,其他各本,互有出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一百二十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中品一百二十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龙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品一百二十五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
《本经》对每味药所记载的内容,有性味、主治、异名及生长环境。如“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一名干归。生川谷。”这些内容以当时的水平来衡量,是比较切实的。
《本经》不仅记载着365种药的性味、主治等内容,还在其《序录》中简要地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各随其所宜”等基本理论及用药原则。并总结了“药有君臣佐使”,“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等药物配伍方法。为了保证药物质量,还指出要注意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的时间、方法、真伪。制成各种剂型,要随药性而定。用毒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随病情的发展而递增。服药时间应按病位所在确定在食前、食后或早晨、睡前服药。如此等等,对临床用药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经》是汉以前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用药经验的总结,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它所述的药物主治大部分是正确的,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如水银治疥疮,麻黄平喘,常山治疟,黄连治痢,牛膝坠胎,海藻治瘿瘤。不但确有实效,而且有一些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如用水银治皮肤疾病,要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年。
《本经》的问世,对我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渊源于《本经》而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未免掺杂了少数荒诞不稽之说。如朴消“炼何服之,轻身神仙”,太一余粮“久服轻身飞行千里神仙”,泽泻“久服能行水上”,水银“久服神仙不死”等等。这些唯心之说,与当时迷信方士(僻海)1979年版方士条:“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有一定的关系。对此,当本着去芜取精的精神,批判地继承其正确的内容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名山东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1996年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专注于中医药学科的高等学府,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研究实力。学校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领域有着突出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

山东中医药大学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相比之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综合实力和医学学科发展方面相对较弱。因此,综合考虑,山东中医药大学更为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优势:

1、学校拥有较多先进的专业设备,同时在制药车间部分配备有小型制药设备车间,在仪器设备上也具备较好的实验条件,能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

2、学校环境优美,学生勤学上进,学习氛围浓厚,植被覆盖面积大,理想的大学之地。

3、学校环境优美,学习气氛浓郁,同学之间关系融治,老师对同学特别关爱。学校积极组织许多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更加是学生充实自己。护理的话本科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基本想去的城市都是可以考上的,一般没有什么问题。

4、学校学习氛围不错,大家都特别朴实,求知欲比较强。校园环境还可以,有湖,有桥。近年来也不断改善环境。老师们比较严谨认真,作风优良。

5、学校环境非常好,老师待我们也很好食堂的饭菜也不贵,大妈给的也挺多,而且学校的学风不错,生活也很便利,何处布满wifi,而且设备也都挺好的。




上海第一医药上班好不好

好。根据查询职友集官网显示。
1、待遇好。上海第一医药员工每个月的基础工资为6000元,薪资随员工的业绩而增加,有五险一金,周末双休。
2、环境好。上海第一医药为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员工可以享受免费的早餐和午餐,提供休息室进行午休。所以,上海第一医药上班好。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能否网上买药

可以。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17号,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三级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也是安徽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开放床位1180张,配备美国GE3.0T超导磁共振机、德国Simmens1.5T超导型磁共振机、Simmens64排128层多排螺旋CT机、16排螺旋CT机、多功能数字化胃肠机、乳腺X射线机、大平板DSA血管造影X线系统、高档实时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 VOIUSON E8)。

心脏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数字化全高清腹腔镜系统、数字化高清电子内窥镜系统、血液透析机、高压氧舱等医疗设备。另外,在重点学科实验室设有基因诊断免疫学、高效液相、药理学、血液流变学、动物行为学测定等研究室,配备PCR基因扩增仪、高效液相分析仪等实验设备。

第一医药的公司简介

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介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商业中心。以医药零售为主体,科工贸结合,是一个全面反映上海、全国乃至世界医药最新动态窗口。 2001年6月,“第一医药”经过资产重组成为上市公司,并依托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及创新的企业机制,加快实现“第一医药”连锁店的规模化、医药一店的品牌化、批发经营的代理化,立足上海,拓展全国市场。
公司经过四十多年的经营发展已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药店——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为龙头的一批名店、特色店和专业店,拥有“化剂元老”、“天平大王”美誉之称的上海长城华美仪器化剂有限公司以及专业经营保健品批发的上海深海保健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获得了跨省市发展连锁的资格,目前新开网点近33家,直营店达到53家,并从全国各省、市100多家加盟连锁店中选择了部分优质资产进行参股、控股。
公司在经营品种上力求名、特、优、新、全,以全新的营销理念与市场接轨,在经营方式上以零售为主,拓展批发,不断开发总代理、总经销,品种辐射全国。
公司视质量为生命,形成了高效有序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SP认证,是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单位。荣获“全国文明示范药店”、“全国医药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等称号。年销售连续名列上海医药零售业前茅。在上海市医疗体制改革中,公司下属的医药一店、灵林药房、博山药房等7家药房已被评定为上海市医保定点药房,占上海定点药房五分之一。

文章分享结束,第一医药和唐慎微——中医药学第一祖师的历史影响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 唐慎微——中医药学第一祖师的历史影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院简介
  •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yf72.com/lyjy/1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