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三星堆的寓意和象征
- 三星堆到底是什么文明
- 三星堆文化横跨了哪三个时期
- 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文化
- 三星堆是哪个时期的文明
- 三星堆是什么
- 三星堆遗址介绍
- 神圣的信仰,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
- 三星堆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 三星堆文化的前身是什么
三星堆的寓意和象征
三星堆的寓意和象征主要代表了古蜀文明的精神文化、宗教信仰和艺术造诣,同时也象征着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度发展和繁荣。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是距今约4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这个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蜀国高度发达的文明,特别是在艺术、工艺和宗教方面的辉煌成就。从寓意角度来看,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如青铜面具、神树等,都体现了古蜀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宗教信仰。这些文物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显示出古蜀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它们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代表,更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寓意着古蜀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象征意义上,三星堆代表了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度发展和繁荣。这个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发展在当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中原地区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也证明了西南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三星堆还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个遗址所揭示的古蜀文明,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不同地区和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历史和文化。
三星堆到底是什么文明
三星堆文明属于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历史价值
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
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地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化横跨了哪三个时期
三星堆文化横跨了四个时期,分别是:1、第一个时期是距今4800年到4100年左右,大约在新石器晚期,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晚期相当。2、第二个时期是距今4100年到3600年左右,大约在二里头文化时期,或者说是夏代到商代早期。3、第三个时期是距今3600年到3200年左右,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4、第四个时期是在距今3200年到2600年左右,大约在西周时期。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1980年至1981年间考古学界把三星堆遗址第二期起连续几期文化遗存称为三星堆文化,其文化年代下限存在争议。三星堆文化基于1933年至1980年、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资料,以及在1980年以后的多次发掘中,三星堆遗址考古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又具有一群区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殊器型,发掘者将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文化
01、三星堆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三星堆文化的上限是新石器时期。也就是说若按照中原文化的时代划分,三星堆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延续至西周时期,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三星堆遗址的存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三星堆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三星堆文化的上限是新石器时期。也就是说若按照中原文化的时代划分,三星堆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延续至西周时期,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正如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如满天星斗一样,文化的演进并非是一条线,而是多元的,历经夏、商、周,最终在战国末期,秦始皇时彻底走向大一统。正是因为具有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所以在考古界将其名为三星堆文化,例如出土的青铜神树、人面像等等,都表现了古蜀国对祖先以及自然生灵的崇拜,还体现了鲜明又神秘的宗教色彩。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极广,在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不少学者加入研究行列,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新成果不断问世,同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也存在不少分歧。我们通过以上关于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文化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三星堆是哪个时期的文明
三星堆遗址包含三个不同但连续发展的考古学文化阶段。第一期文化代表了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又称为“宝墩文化”。第二期文化代表了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第三期文化代表了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即成都“十二桥文化”。在商代,三星堆已经成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中心,这是三星堆文明的鼎盛时期,即早期蜀国。三星堆遗址距今约4800年至3100年左右,其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都城遗址,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将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三星堆文化的命名是基于1933年至1980、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资料。自1933年华西大学博物馆葛维汉、林名均首次发掘,直到1949年以后才对三星堆一带展开科学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等于1956年、1958年、1963年、1964年和1980年5月在这一带进行过考古工作,当时称这一带的古遗址为中兴古遗址。1980年11月至1981年5月,四川省文管会、省博物馆和广汉县文化馆在三星堆进行发掘,获得丰富的资料,发现房屋基址18座、灰坑3个、墓葬4座、玉石器110多件、陶器70多件及10万多件陶片。年代上限距今4500±150年,大致延续至距今3000年左右,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相当中原夏、商时期。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个庞大的遗址群,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组成。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三星堆其实就是四川省的三星堆镇,因为在这附近发现了几起文化遗存,因此把这种文化就叫做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镇的起名源自于这个地方古域内有三个连着黄土堆,也有着“三星伴月”的美称。与韩国的三星公司并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遗址。
三星堆是什么
三星堆是指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其实就是三个土堆,最早是蜀国的城墙,三星堆是指三星堆遗址,它位于四川省距今已经有五千年到三千年的历史,是已知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时间最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也可以说是古国。
有考古学家将三星堆分为四个期间,其中一期为早起堆积,它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第二期到四期则是属于青铜文化。三星堆遗址群年代上起到新石器晚期,下至到商末周初,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利益,也是文化涵养最丰富的地方。
三星堆重要遗迹
1、西城墙
西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部鸭子河与马牧河之间的高台地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地面现存部分总长约600米,顶宽约10~30米,底宽约35~50米,高约3~6米。在城墙的中部和北部各有一宽约20余米的缺口,将西城墙分为北、中、南3段,其中中段南端在缺口处向东拐折延伸约40米,与中段北段略成垂直相接。
2、月亮湾城墙
月亮湾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中北部的月亮湾台地东缘,按走向可分南北两段,北段为东北—西南走向,南段略向东折,基本上呈正南北走向,整条城墙与西城墙北段基本平行。城墙地面现存部分总长约650米,顶宽约20米左右,高2.4~5米。北端底宽约30~45米,中段有拐折,夹角为148度,北端为32度,南端成正南北走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介绍
1、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鸭河南岸,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它是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最丰富的古城古村和古蜀文化遗址现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墙保存完好。2、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长江文明之源”三星堆距今已有5000至。3、1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4、2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5、1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6、1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遗址2遗址。7、1三星堆遗址是最早发现相关出土物的时间1929年2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8、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朝代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其面积约12平方千米,是目前发现延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简介 三星堆遗址是一个总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群。9、1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年代分布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2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10、三星堆遗址在四川省德阳市境内的广汉市,距今4800年到2600年,年代范围前后延续2000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周朝初期,横跨了夏商周三个朝代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所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11、1三星堆这个名字,是考古专家根据挖掘现场当地的三堆黄土小山包命名的,意思是形似三星分布的土堆由于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又具有一群区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殊器型,发掘者建议将这一考古遗址命名为。12、1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13、1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朝代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2其面积约12平方千米,是目前发现延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14、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2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15、三星堆文化存在于中原地区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和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具有强烈的巴蜀文化特征,因此大部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是是中原文化之外的古蜀国文化三星堆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青铜文化时期这两个阶段,正是因为。16、2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17、主要介绍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18、三星堆遗址在我国的四川广汉市,这一个可谓是我国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蜀文化遗址,早在1988年,三星堆遗址就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座文明古国,关于中华。
神圣的信仰,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
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对于我国的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与其神圣的宗教文化信仰相关,而且跟它的艺术杰作有十分大的关系。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巴蜀文化一起去了解关于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吧。
三星堆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或许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神。
首先,它是神圣的,它以祭神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原始宗教体系和多方朝觐的宗教圣地;其次,它是神奇的,在人像、神像、器物的造型艺术上具有奇特的形式和手法,并且被注入了人的灵气和情感;第三,它是神秘的,不仅历史上对三星堆遗址没有任何记载,而且这个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的出现和消失又是那样突然和诡秘。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三星堆文化是一个“神奇”的文化。
一、神圣的原始宗教信仰 三星堆文化的繁荣阶段,在三星堆遗址内外发现了许多器物坑,埋藏着大量奇异精美的文物,目前己基本认定是祭祀坑。这些祭祀坑出土器物种类繁多,但就其性质而言大都与宗教祭祀礼仪活动有关,主要是成组成批专门用于祭神的文物。
祭祀坑中的文物主要可以分为人像、神像、神树祭坛、灵兽、礼器、祭器等几大类。这些器物都蕴含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意识观念,构成了一个独特系统的原始宗教体系。
这种原始宗教是以万物有灵的灵神崇拜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对天地万物的自然崇拜、对氏族标志物的图腾崇拜、对始祖先辈的祖先崇拜等方面或阶段。
二、神奇的造型艺术杰作 三星堆文化的这些精神内涵,是用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具体的艺术造型表现出来的。由此产生的一大批造型艺术的杰作,具有神奇的形态和强烈的感染力,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留下灿烂的篇章。
三星堆文物中最令人惊叹的是数百件大小青铜雕塑作品,包括立人像、小人像、人头像、人面具、神树和各种动物造型。
从雕塑的种类来看,三星堆文物中包括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片状挂饰等种,还有线刻、透雕、装饰附件等其他一些艺术表现形式。三星堆艺术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艺术作品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使用的,是贡献给神的圣洁之物,用以表达对神的信仰与崇敬,因而蕴含着人们深厚的情感和愿望,被塑造得极其生动而怪异。
三、神秘的文明起源与消亡 三星堆遗址在史书典籍中没有任何记载。清代《汉州志》有“三星泮月”之说,那只是对这一带地形环境的描写,被称作“汉州八景”之一,与历史文化无关。如此宏大的古城,如此发达的古代文明,为什么出现和消失得这样突然,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迷团。
首先呈现出来的是三星堆文化的时代、地域和文化性质之迷。其次是三星堆文化的主人之迷。从目前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可以看出,三星堆遗址的繁荣时期,己经形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中心。是谁在这里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第三是三星堆文化的来源之迷。这是一个更加难解的古史之迷。
三星堆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三星堆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三星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但三星堆遗址正联合金沙遗址申请成为世界遗产。2021年12月18日,三星堆遗址管理委员会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签署联合申遗合作协议,双方将就遗产申报与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推广等方面全面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古蜀文明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会上签署了《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合作协议》,双方将就遗产申报与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推广等方面全面展开合作。
2021年10月12日,三星推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时期大遗址。2021年12月18日,在四川广汉举行的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开馆仪式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近期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计划》。
2020年10月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陆续启动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至8号坑考古发掘,已经出土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象牙。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的批复意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领导、支持下,陆续开展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修复与研究工作。
三星堆的价值意义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到6千米,南北宽2到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
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
三星堆遗址群的年代范围前后延续2000年,所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化的前身是什么
三星堆文化遗迹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早在1931年就已被发现。当时,在三星堆古城内的燕家院一带,一农民挖水井时发现了不少古玉器。但真正证实古城存在是在1986年左右,一家砖瓦厂在起土时又发现大量玉器。在考古界的精心发掘和考证下,当时确认古城面积近4平方千米,有东、西、南三面城墙,震惊海内外的三星堆古文化自此得以重见天日。但令人困惑的是,出土的三星堆文化的前延后续都出现突然断裂现象,究竟三星堆文化的起源、前身是什么,后来又发展、演变到哪里去了?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突然崛起,又突然消失的灿烂古文化?据介绍,被发掘的古城墙系紧邻西城墙的“月亮湾”内城墙,残存城墙长约400至500米,高度为5.6米,上端宽10多米,墙基宽约40米。在墙基下面,考古工作发掘出了大量的石器、玉器和陶片,经证明系宝墩文化时期的遗物,这一重大发现使三星堆文化与宝墩文化有联系的观点得以证实,这说明三星堆文化并非孤立存在,它是成都平原一系列古城遗址经过发展、积累而达到的一个文化鼎盛时期。另外,这次发掘工作还确定了三星堆古城墙的多层夯土式结构,这与成都平原的新津宝墩古城、温江古鱼凫城等古城墙结构和修建方式非常相似。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城墙外侧发现了大量类似于护城河的壕沟,其深度、宽度及其作用都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考证。考古材料反映出巴蜀文化的历史进程。在距今4800年左右到4000以前,在成都平原北部的黄土台地区域,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己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古代氏族部落群体。到距今四千年左右,三星堆人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典型的器物群,标志着他们已有了一个完整的民族文化传统。当时的三星堆,范围扩大,房屋密集,居民猛增,周围修建了城墙,社会分化和分工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三星堆古文化古城古国”,成为中国与黄河文明等并存的又一古代文明中心。到距今3000年左右,即商末周初时期,三星堆文化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给后世留下一片“茫然”,而巴蜀文化的中心则转移到成都地区。据称,三星堆古蜀国作为“高于氏族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是中国古代的中原周边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具有重大的全方位的认识意义。三星堆文明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杰出的代表,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它填补了中华文化演进序列中一些重要文物缺环。作为集群展现的人类上古奇珍,属世界文化遗产范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亦占有一席重要地位。经专家学者研究结果表明:三星堆文化,延续时间长达2000年左右。从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上可分为四期:一期属先蜀文化时期,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800~4000年;二期是典型的早期蜀文化的形成时期,大致相当于夏代至商代前期,距今约4000~3400年,三星堆城墙修筑始于此期;三是蜀文化的繁荣期,大致相当于商代后期,距今约3400~3100年。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但究竟来自何方?第二谜,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第三谜,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第四谜,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第五谜,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第六谜,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第七谜,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这些谜团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