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滁州学院怎么打印成绩单
- 我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我选修课我忘了选什么了 我怎么才能查到/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183.167.211.134:8989/jwweb/
- 滁州学院教务处电话
滁州学院怎么打印成绩单
学校教务系统打印。步骤如下:1、登陆学校教务系统网。2、点击教务管理系统。3、输入账号名称和密码。4、登上以后点击个人成绩查询。5、选择要打印的成绩打印即可。
我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我选修课我忘了选什么了 我怎么才能查到/
上学校网站,在教务管理中,输入学号,密码:2010,即可查到资料
登陆你学校的网站在教务处里输入在家学号查看自己的信息就好了
可以登录学校网站,密码是学校统一的(除非你改过了),你哪一年入学密码就是那一年的年份。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183.167.211.134:8989/jwweb/
一、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美丽的琅琊山麓,与千年名亭醉翁亭隔山相望,南面中央湖,西侧紧邻长城影视基地,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是理想的办学场所。校区规划用地1127亩,总建筑面积35万㎡,全面建成后的校园主要分成中央核心区、教学实践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等四个区域,能够有效满足万人规模的教育教学与各类生活需求。 学院文化底蕴厚重。前身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全国优秀师范学校——凤阳师范学校,创办于1908年,曾有“文冠皖北,武冠全省”的美誉,1988年获评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建校百年来,为滁州乃至全省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基础教育人才。学校2002年开始启动升格计划, 2010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滁州卫生学校始创于1958年,栉风沐雨近60载,办学业绩显著,为全省各地培养了数万名卫生技术类人才,2007年获评国家级重点中专。2010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滁州卫校整体并入学院,并在科教园区划地1127亩建设新校区;2014年,滁州艺术学校并入学院(建制暂保留),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300余人,教职工397人,其中专任教师326人,硕士学位以上146人,占44.78%;博士生1人,高级职称以上97人,占29.75%;双师素质教师59人,占18.1%; 40岁以下教师224人,占68.71%;学院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市级“师德标兵”1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 ***隐藏网址*** 二、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医学检验技术 特色专业:城市现代服务类专业 重点专业:护理、学前教育
滁州学院教务处电话
一、滁州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滁州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550—3511007,该校联系地址为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会峰校区)、邮编为239000、联系邮箱为jiaowuchu@chzu.edu.cn。 二、滁州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相连,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创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学校是一所以工、管为主,工、管、文、理、经、教、农、艺八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 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升格为滁州学院。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27万册,电子图书132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9人、副高级职称232人,博士274人(含在读98人)、硕士73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942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荣校、尊学敬道”的优良校风,深入践行“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探索一条“由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发展之路。 党建和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忠诚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实践育人,注重文化育人,落实关爱育人,推进网络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荣获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全国乡村道德模范”“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2015、2016、2017、2018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安徽省委党建和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