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是怎么回事
- 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哪一次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那么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是那次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 津巴布韦本土货币再遭抛弃!该如何解决其通胀问题
- 津巴布韦为什么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 解密:津巴布韦元如何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
- 津元是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为何会惨被津巴布韦民众“抵制”
- 通货膨胀例子详细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是怎么回事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不是近期内造成的,自2004年开始,其通货膨胀率过高已被西方国家关注。2006年,津通胀率达1042.9%,人们普遍认为,高通胀率主要是因为该国粮食短缺,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造成的。为此,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以遏制高通胀率的上升趋势。造成通胀的原因还有津巴布韦连续4年遭遇旱灾,粮食歉收。雪上加霜的是,该国自2000年起受到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封锁,要求其尽快偿还外债,从而造成该国外汇、燃油和电力的严重短缺。津巴布韦政府为了扭转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已经制定了一项国民经济发展优先计划,包括增加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以确保粮食安全;逐步减少粮食进口以增加外汇储备等。精彩的在这里:津巴布韦现任总统穆加贝担任津巴布韦总统已有27年,但该国目前可供军队支配的资金数额却为“零”;国内失业率约为80%;人均GDP只有130美元;经济呈现负增长,比率为-4.4%;经济窘境也导致了该国人均寿命的下降,目前,该国人均寿命只有39岁。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拥有伦敦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位,他坚持认为可以多印刷钞票来压低价格。07年,他又出了新招来应对通货膨胀,并签署法律成立了一个收入和低价委员会。该委员会拥有唯一的定价权,所有违背所定价格的人都将获罪,最长将被判“入狱五年”。关于采取怎样的政策应对通胀暂时不提,但是津的总统这种政策显然行不通。在他采取“大量发行货币”应对通胀政策出台之初,便有经济学家指出该政策一经执行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但是津巴布韦的这位“经济学”总统却认为津的高通胀是由于西方国家制裁所致。最近看到的新闻都是津巴布韦的百姓提着钱袋子去买东西,小商贩每天都在调整价格...据悉,相关国际组织已经为津巴布韦的崩溃进行准备。
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哪一次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历史上有两次严重通货膨胀:国民时期一条哈德门香烟,需要用10斤的钞票来换 ,在津巴布韦吃根油条,需要用自行车拉着500斤钞票去换。
1、民国时期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斤大米需要20斤钞票,老百姓祭祀没钱买金元宝,用真钞代替。
国民时期到处都是战争,内战外战不断,而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因为战争明显的财政不足,于是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印刷钞票,而面值也高达上千上万元。
当时国民政府发行的是法币,直到1940年,市场上对法币需求高达500倍。
战争最严重的情况下,当时的中央政府 印刷钞票的量越来越大,各种一千两千一万两万,这种大面额的钞票也陆陆续续印刷很多。
曾经一个网友说她的奶奶,跟他说在那个时代,早上要想买一斤米,必须拿十斤钞票去换,到了下午,需要拿20斤去换。
每天物价都在疯狂的上涨,而买东西需要的钱也越来越多 。
那个时候的哈德门香烟特别的出名,想要购买一条哈德们香烟,最刚开始需要十斤钞票,随着通货膨胀,需要的钞票也就越来越多。
那么这种钞票到底通货膨胀到什么地步了呢?
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
照片中,一名德国士兵,正在用一张中央印刷的钞票来点香烟。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钞票因为恶性的通胀,已经变得连纸都不值钱。
1948年,因为内战的情况下,国民党可以说是吃了很多败仗,无论从军事,从人员,从财政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当时对各方面都急需大量钱来补充自己的实力。
所以到了1948年也是通货膨胀最严重最严重的时期。
到底严重到了什么地步呢?
当时重庆的物价指数相当于在战争之前的5800000倍。
而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惊人的580000000%。
导致那个时候的百姓过得十分困难。
当时听我奶奶是这样说的,他妈妈那个时候,刚好遇到这种情况。
家里六个孩子,饿死了四个,那个时候他们本来就赚不到钱,而过量印刷钞票导致大米的价格十分的贵。
要想买半斤大米,你就花一麻袋的钞票,去换,当时一盒洋火,也就是火柴。
卖到了两万块钱,第二天卖到了三万,第三天卖到了四万,所有东西也是在疯狂的乱涨。
当时的乞丐也饿死了不少,因为乞讨要来的钱根本换不来半碗粮食。
很多老百姓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赚到的钱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时王老头,和雇主谈好干12个小时的活,给200万法币,也是当时中央印制的货币,当天200万的法币能换六斤粮食。
到了下班的时候,也就是夜晚,拿着麻袋装着钞票,第二天再去集市,那么物价又是一个样。
昨天的200万能换六斤粮食,而今天的200万却能换四斤。
要再晚一天来,只能换三斤。
所以那个时候的人真的是活的非常的困难,而且根本没有任何的钱来说。
更让人夸张的还有这样的一件事情。
听我奶奶说,他奶奶曾经是这样说的。
中国人每到清明节,中元节,元宵节,都要祭祀,当时祭祀所伤的都是元宝纸的金元宝。
那个时候因为通货膨胀率根本买不起纸的金元宝,只能将真正的钱烧了祭祀。
想必很多上了年龄的人都看过一部电视剧《王保长》。
里面最经典的就是国民党的法币,因为飞机爆炸,满山都是钱。
当时被称为金圆券,最刚开始,这笔钱用于战争补充给养,没想到飞机失故,蒋20亿的金元券,全部丢到山上。
最后被一个砍柴的也是一个光棍叮当发现,便捡到了很多,拿到集镇上,100元的金元券,能换十个大洋。
从那以后,公鸡变成凤凰 ,纸始终包不住火,潘驼背总想弄清叮当如何一夜暴富。
这一天,叮当家里的钱用完就想去到山上,接着弄一点钱,没想到被潘驼背尾随。
来到了山上,倍满山遍地的钱吓得瘫倒在地,二人合计将钱藏到了一个山洞。
这件事情被王保长,和当地国民党的卢队长发现,再加上国民党在战场上屡受失败。
金元券也变成了不值钱的废纸,一夜之间,20斤的金圆券也换不了一斤大米。
这就是发生在国民党真实时期的通货膨胀的事情。
真的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通货膨胀带来的钞票贬值真的连冥币都不值钱。
一直到解放之后,才解决了中央银行带来的严重通货膨胀。
2、在津巴布韦,六颗花生米需要100万。
说起津巴布韦,大家都不陌生,一个喝碗稀饭都要骑着三轮车拿钱去换的国家。
而那个国家明确规定,不允许拿钱擦屁股。
当时的钱真的连厕所的厕纸都不值钱。
在2006年到2009年,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却高达了1:100,1:1000的金融的膨胀来贬值。
在2009年津巴布韦出现了1000000亿面值的纸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张钞票就有1000000万亿,这可比上坟时的冥币的面额还要大。
随便拿一张都能成为亿万富翁。
而100万津巴布韦折合人民币,也就是:0.0199元,只有一分钱。
而这场通货膨胀至今也没有结束,一直延续到现在,他们也只能不断发行大额面值的纸币,用来解决通货膨胀,却没想到越来越严重。
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每年印发的钞票,远超过自己国家的GDP。
过高的泡沫知产肯定会带来通货膨胀,那么物价肯定会飞一样的上涨。
现在咱们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在3%。
我们手里的100块钱,按照3%来通货膨胀,每年贬值3块钱。
写到最后:
以上了两种,就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发行的金圆券,刚开始的面值最大的也只有100。
最后变成了一万一百万一千万,大家记住一句话,面值越大的钞票,那么到最后连纸都不值钱。
身为老百姓的我们真,仍在面值100元的地方生活,绝对是特别的幸福一件事情。
这些通货膨胀到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
中央银行印发的金圆劵到最后破灭,解放之后才得以解决。
而津巴布韦在2009年的时候,一美元就能兑换250亿津巴布韦。
我们要想买一袋辣条,需要几十几斤,吃顿早饭需要几十亿上百亿。
就算地上掉了几百万,几千万也没有人愿意弯腰去捡。
它的解决办法就是在2009年的时候,废除了他们本国的货币,开始使用美元,南非兰特取代自己的,津巴布韦元。
最后,他们的津巴布韦发布了新的面值最高也只有20元。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那么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那么严重的原因:
1、因津巴布韦实施“快速土改计划”受到西方制裁,经济大幅缩水。外汇、燃油和生活必需品短缺,通货膨胀率激增,大量人口涌入邻国。
2、2008年3月后,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至当年年底经济基本崩溃,财政、金融和税收等关键部门基本停止运转,水电、通讯、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几近瘫痪。
3、2009年2月,联合政府成立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2016年以来,经济困难加剧,流动性严重短缺。
与中国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1、中津两国政府间签有经济技术合作、贸易、投资保护等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设有经济贸易联合委员会。
2、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建设了哈拉雷国家体育场、医院、学校、水坝、水井、服装厂等项目,利用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买方信贷和政府贴息优惠贷款在津承担了水泥厂、移动壹网电信改造、国防学院、维多利亚瀑布市机场改扩建、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容等项目。
3、2017年,双边贸易额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我出口4.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进口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
4、2018年1-10月,双边贸易额12.05亿美元,同比增长0.96%,其中我出口3.61亿美元,同比下降5.67%;进口8.4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中方主要从津方进口烟草,向津方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津巴布韦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是那次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最严重的一次,持续时间最长的非津巴布韦莫数。
津巴布韦是现在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一开始的津巴布韦并不是这样的,当初津巴布韦还算是比较好的国家,80年代,欧洲是许多外交官最想去的地方,但是如果去不了欧洲他们都非常愿意选择津巴布韦,那里的气候、环境、温度都非常适宜生活,地理纬度上和我国的昆明非常相似。
津巴布韦的真正衰败是从2000年土改开始的,白人与黑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于是穆加贝决定进行土改,强行将白人手里的土地分给随他打天下的黑人弟兄,导致许多白人成为流浪汉。
但是当土地到手后,黑人并不认真管理和种植能力,导致很多土地荒废, 这样的做法使得以英美为首的国家一直谴责当局的做法,同时大量的资本撤离,英美又对津巴布韦实施了几轮经济制裁,同时催促津巴布韦还外债!
几番夹击之下,津巴布韦很快就把家底掏空了,于是总统穆加贝开始印刷钞票,从此开始津巴布韦就走上了通货膨胀的不归路,

疯狂的印刷钞票导致的是货币持续贬值,最疯狂的是2009年先后发行了5亿、25亿、50亿、100亿面值的货币,在津巴布韦每个人都是亿万富翁,但是实际是却都是穷光蛋。
直到2009年印刷一张货币的市场不足以支付货币本身的印刷成本的时候 ,政府才决定废除津巴布韦货币,从此津巴布韦成为一个不拥有本国货币的国家。
现如今从2001年到2015年回顾津巴布韦通货膨胀过程,各种混乱的数据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能力,货币的面值后的0直接在挑战着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只能用指数才能算的出来。
在津巴布韦买一个鸡蛋,要托一麻袋钱,这样的情况直接2008年总统穆加贝下台后才得到好转,当然现在这个国家的经济情况也没有进入正轨,希望这个总统早是到站,国家早是恢复正常。
津巴布韦本土货币再遭抛弃!该如何解决其通胀问题
津巴布韦货币的贬值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八十几亿的津巴布韦货币只能兑付1人民币,甚至连一美元都兑换不到。货币的的贬值使得津巴布韦的政治和经济局势都陷入很大的风险中。
津巴布韦币疯狂贬值的原因2000年左右,津巴布韦进行了一次暴力土改运动,一些黑人退伍老兵通过武力抢占白人农场主的大片土地,但是老兵却不能有效耕种这些抢占来的土地,导致土地荒废,而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又升级,社会局势非常不稳定。
在这段期间,由于津巴布韦长时间忙于党争斗争,未能阻止情势的进一步恶化,也没有功夫发展国家的经济。中央银行超发货币以迎合国内政治的需要,通过汇率双轨制管制官方汇率。这使得一方面津巴布韦元急速贬值,持续恶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官方汇率却保持稳定,与市场汇率产生巨大差别,进而导致经济崩溃。
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的严重后果高通货膨胀目前导致津巴布韦国家管理效率下降、土地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下降;进一步导致津巴布韦的食物供应不足,出口农产品能力下降;津巴布韦货币换取外汇的能力极低,进出口国外产品的能力急速下降,严重影响到国民的生活质量。
面对恶性的通货膨胀,津巴布韦政府应该从国情出发,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去分析导致通胀的机制和原因,进而解决通货膨胀。
抑制通货膨胀的方式第一步,津巴布韦应该意识到,加印钞票是导致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不仅解决不了经济问题,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经济泡沫危机,政府第一步就是停止大量超额印发货币。
第二步,津巴布韦必须将稳定作为核心任务。只有稳定住国内的局势,加强对军队领导,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前述提到的土改中黑人与白人之间存在的矛盾是社会的定时炸弹,政府官员应该制定法律牵制各方,逐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
津巴布韦发生过很多白人携带大量财富逃离该国的事件,这对一个经济本就飘摇的国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只有国家内部团结,对外才能有底气抗争。
第三步,国家应该抑制总供给,实行对商品价格的管制。这可以从强行通过法律限制工资和物价的涨幅做起,必要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对诉告的工资增长和物价进行惩罚。
第四步,国家应当逐步引进外汇。允许外国货币在津巴布韦国内流通,能有效缓解本国的资金不足和币值不稳。同时,政府可以适当发放国债,加强国内经济的控制。在必要的时候,积极寻求周边国家的支持,走出这个恶性通货膨胀的怪圈。
津巴布韦为什么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津巴布韦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是因为:产业失败、资本流出再加上一系列西方国家的制裁造成的。
津巴布韦在2000年时进行土地改革,受到西方制裁,经济大幅缩水。为了发展迅速经济,津巴布韦政府和央行努力印钞票,想要通过增加居民的消费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结果非但没有达成想要的效果,反而使国内物价飞涨,国内通货膨胀率曾一度飙升到200000%。
津巴布韦近况:
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由于经济低迷和贸易收支恶化,外币在津巴布韦长期面临供应短缺问题。为此,津央行不得不从2016年11月起开始发行与美元等值的债券货币,以保持市场流动性。
在政府的努力下,津巴布韦已经走上了转好和发展的道路:津财政部长恩库比表示,到2019年年底,通货膨胀率将下降至10%,预计到2021年将进一步降低到个位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津巴布韦元
解密:津巴布韦元如何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
近日,津巴布韦央行宣布采取“换币”行动,从6月15日起至9月30日内,175千万亿津巴布韦元可换5美元,每个津元账户最少可得5美元。此外,对于2009年以前发行的津元,250万亿津元可兑换1美元。此举再次让这个在2009年以前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国家和臭名昭著的津巴布韦元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其实,津巴布韦元自从2009年不再作为津巴布韦法定货币后已经“死亡”,津央行这次不过让这个垃圾货币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对津国经济和百姓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从最早的比美元更值钱,到现在连计算器都按不过来,挑战人脑算术能力的一文不值,津元如何一步步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
津巴布韦元沦为垃圾货币
津巴布韦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国家,于1980年独立,曾经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非,曾被誉为“非洲面包篮”,来自津巴布韦的粮食养活了非洲的饥民。然而自总统穆加贝在2000年推行激进土地改革,强行没收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分配给自己的“黑人兄弟”以后,津巴布韦的农业、旅游业和采矿业一落千丈,经济逐渐濒于崩溃。
津元最早比美元值钱,1980年独立的时候,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在土改以后,由于经济崩溃, *** 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开始印钞。
现如今回顾从2001年到2015年的津巴布韦通货膨胀过程,各种混乱的数据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能力。动辄百分之几百几千的通货膨胀,最后甚至只能以指数来衡量。恐怕只能用货币面值才能让人理解了:
时间回到2006年八月,津央行以1比1,000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
2008年五月,津央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时隔两周,5亿面值的新津元出现(大约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亿、25亿和50亿新津元纸币发行。
同年七月,津央行发行100亿面值的纸币。
同年八月, *** 从货币上勾掉了10个零,100亿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2009年一月,津央行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
同年四月,津 *** 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2001年,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十年不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津巴布韦元彻底沦为了垃圾货币。
津元并非唯一耻辱
在纸币取代黄金白银成为人类流通货币的一百多年间,津元并不是唯一的耻辱。1922-1923年间的德国纸马克、1945-1946年间的匈牙利平格、1971-1981年间的智力比索、1975-1992年间的阿根廷比索、1988-1991年间的秘鲁索尔都在这根耻辱柱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恶性通货膨胀现象,都因为当时的 ***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恶性通货膨胀下的津巴布韦两大怪象 以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纸马克为例,1922年底,德国发现没有能力支付《凡尔赛条约》的战争赔款,法国和比利时旋即占领了德国工业区,导致德国工业巨头命令工人 *** ,德国经济濒于崩溃。魏玛共和国于是开动印刷机,印出没有任何商品作保证的纸币来支付战争债务和工人福利。纸币很快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1922年,纸马克最大面值为50,000,一年以后变成了100万亿。到1923年11月底,德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325,000,000%,意味着物价每两天就翻倍。最后德国 *** 发行“地租马克”取代了“纸马克”。
第一,股市飞涨。当津巴布韦元变得一无是处,津国超市货架上空空如也,百姓陷于饥荒,工业生产陷于停滞,公共交通,公共电力中断,津国经济陷入崩溃境地,然而神奇的是其股票市场却在一段时间内异常繁荣。
在席卷全球的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里,津巴布韦股市的表现恐怕是一直独秀和全球最佳。津巴布韦工业指数在2007年前四个月里涨幅达到595%,在之前的十二个月里涨幅达到12,000%。到了2008年十月,工业指数一天内涨幅最高达到了257%,有些公司的股价短时间内涨幅超过了3500%。
在意识到纸币贬值之后,津国股民疯了般的把存款从银行搬到股市,津国股市的涨幅远远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的涨幅。当整个国家摇摇欲坠,股民们却笑逐颜开。
津巴布韦证交所主席甚至公开表示,“为什么还要把钱存在银行里?人们相信股市是唯一能够保存资产的地方。”此前几年,津巴布韦宣布把土地国有化。
第二,腐败横生和贫富差距拉大。津巴布韦的基尼系数可以排在全球前十了。而在津元一无是处的同时,该国腐败可能也是最为惊人的,甚至总统带头腐败。总统穆加贝家族可能在津巴布韦是最富有的。2009年穆加贝被曝光在香港购买了一座价值4000万人民币的豪宅。2009年2月穆加贝生日的奢华菜单也曾被媒体曝光。据报道,当年执政党准备了穆加贝的“生日愿望清单”,让嘉宾付钱为穆加贝购买礼物,包括二千瓶香宾、八千只龙虾、一百公斤虾、四千克鱼子酱、八千盒金莎朱古力、三千只鸭等,但谢绝收平民食品玉米。当然,嘉宾们也可选择将四万五千美元至五万五千美元的礼金,存入一个美元银行户口。
而在津巴布韦,一美元纸币是最流行的货币,因为对于普通津巴布韦人来说,1美元就值很多钱了,其贫富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津元是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为何会惨被津巴布韦民众“抵制”
津巴布韦的GDP增长速度太快了,导致过内通货膨胀。一百亿津元都换不到1美元,这个比例,可以说纸都比津元贵。津巴布韦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要是这样还不会被民众抵制,那就真的是奇了怪了。通货膨胀让津巴布韦直接放弃了本国的货币流通,改为使用美元货币流通。而且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巨大,一个家庭的人均收入仅有0.1美元,0.1美元在其他国家估计买颗糖都不够。
01、津巴布韦政府因物价上涨,大量印刷货币导致通货膨胀
这个也是由于津巴布韦GDP上涨速度太快的缘故,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政府财政也出现了赤字,无奈之下津巴布韦总统决定增加货币印刷。随着津元货币的大量印刷,从10亿面值一直上升到100亿面值。货币使用价值变得越来越低,最夸张的比例就是100亿津元都换不到1美元,一个家庭收入能有一美元已经算是很好的。在津巴布韦通货膨胀期间不少家庭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津巴布韦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的原因之一。
02、津巴布韦政府腐败严重,政府人员财富巨大,平民百姓贫穷
津巴布韦的民众之所以抵制政府,就是因为政府的腐败,津巴布韦穆加贝家族腐败最严重。住豪宅收豪礼,衣食住行都是要最好的。完全不管自己国家人民的艰苦,眼看着通货膨胀也没有去找应对方法,只是一味的加大货币印刷。政府的人有钱民众没钱,津巴布韦的民众看到这种情况就一直对政府不满,也不再愿意使用津元,改用美元货币流通市场。
03、西方国家对津巴布韦的制裁,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由于津巴布韦强行收回白种人的土地使用权利,将其分配给自己国家的黑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导致西方多个国家对津巴布韦进行经济制裁。限制了津巴布韦的旅游、生产以及出口行业的发展。导致国内的行业收入一落千丈,物价也上涨得飞快。
虽然津巴布韦的已经发行了新货币,并且把比例控制在正常的数值(1美元兑换3万津元),但是由于政府的所作所为已经通货膨胀的历史,津巴布韦民众并不接受津元货币的使用,抵制政府发行新货币。
通货膨胀例子详细
2006 年,津巴布韦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案例之一。经济不稳定,该国许多公民无法养家糊口。然而,津巴布韦的金融困境并非现代独有。由于政府超支、战争、腐败和过度印钞,直到纸币本身的价值超过货币,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种经济破坏会导致粮食短缺和暴乱,因为恶性通货膨胀会完全破坏一个国家的稳定。法国人民经历了从 1795 年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根据经济教育基金会的说法,在 1793 年至 1795 年的财政困难时期,革命期间的管理机构国民议会过度印制了当时法国的货币——用于偿还债务。到 1795 年 11 月,流通量达 197 亿枚,自首次印刷以来,该货币的价值已下跌 99%。根据CATO 研究所的数据,通货膨胀严重到 1796 年 8 月,高达 304% 。为了对抗恶性通货膨胀,国民议会于 1795 年 12 月实施了价格控制并停止印刷货币。德国在 1920 年代经历的恶性通货膨胀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凡尔赛条约在战后造成了沉重的赔偿债务负担,导致德国政府印刷越来越多的货币,导致其贬值。根据CATO 研究所的数据,该国在 1922 年底错过了付款,因此,到 1923 年 10 月,该国的月通货膨胀率达到 29,500% 。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希腊在二战期间被轴心国占领后,开始面临恶性通货膨胀的金融挑战。不幸的是,希腊的恶性通货膨胀在解放后只会变得更糟,根据CATO 研究所的数据,在 1944 年 10 月达到 13,800% 的峰值。在此期间,由于战争基本上消除了贸易,该国负债累累。1945 年 12 月,希腊在 18 个月的时间里实施了几种不同的策略来稳定国家,之后希腊的极端资金困境终于结束了。这些方法包括创建一个超中央银行、对外援助和改革国家货币。匈牙利的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在 CATO 研究所的名单中名列前茅,是通货膨胀率最差的国家。根据CATO 研究所的数据,1946 年 7 月,匈牙利的恶性通货膨胀达到了 13,600,000,000,000,000% 的高度,价格几乎每 16 小时翻一番。与名单上的其他国家一样,匈牙利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匈牙利已经处于枯竭状态,其货币套印重创了匈牙利的经济。该国在金融改革后开始复苏,但作为和平条约的一部分,该国被命令向俄罗斯支付巨额赔款。根据CATO 研究所的数据,到 1989 年 7 月,月通货膨胀率达到 197% 。这导致了骚乱和对资源的掠夺,直到卡洛斯·梅内姆 (Carlos Menem) 接管了这个国家。在 1990 年代降低进口税并引入外国投资后,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终于显着下降。地震发生后,政府领导人决定关闭亚美尼亚核电站,也称为 Metsamor 核电站,导致 1990 年代初至中期严重的能源和供应短缺。根据CATO 研究所的数据,这些因素最终导致 1993 年 11 月的月通货膨胀率达到 438% ,价格几乎每 13 天翻一番。在匈牙利和津巴布韦之后,由于政府腐败、价格管制和南斯拉夫战争,南斯拉夫是恶性通货膨胀记录第三严重的时期。据CATO研究所称,该国80%以上的资金流向了军队和警察。根据CATO 研究所的数据,到 1994 年 1 月,南斯拉夫的月通货膨胀率达到 313,000,000% 的高度,价格每 1.41 天翻一番。为了避免饥饿,许多南斯拉夫人会排长队等待食物。为了结束严重的经济危机,南斯拉夫彻底调整了货币政策和货币第纳尔。津巴布韦背后的历史以及该国的恶性通货膨胀是复杂的,但简而言之,可以追溯到政府政策和供应短缺。2006 年,该国印制了大量货币津巴布韦元 (ZWD),以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并于同年第二次印制其公职人员的工资。根据CATO 研究所的数据,该国的金融困境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 2008 年通货膨胀率达到 79,000,000,000%,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人们愿意借钱,但他们不愿意白白借钱,”津巴布韦的一位讲师在 2006 年告诉BBC。“通常是 90% 或 100% 的利率。” 不幸的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尽管津巴布韦的经济有所改善,但在最近的 2019 年恶性通货膨胀率达到 300%,但仍在继续挣扎。随着委内瑞拉中央银行委内瑞拉中央银行于 2021 年 3 月发表声明,该国继续面临通胀挑战,将发行新的 200,000、500,000 和 100 万张钞票“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