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越南西贡的夜市很具有诱惑力,究竟为何竟屡遭中国男性游客吐槽
- 历史上的西贡时刻是什么意思
- 西贡铁拳是什么意思
- 北越人民军和越共游击队在1975年4月几日攻进南越首都西贡
- 西贡战役的介绍
- 西贡撤离是什么事美国撤离阿富汗和西贡撤离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
越南西贡的夜市很具有诱惑力,究竟为何竟屡遭中国男性游客吐槽
出国旅行是很多人的选择,旅行能够让人安静下来,带给人新的启发,也能够释放自我。而东南亚国家是如今不少国人旅行的首选之地,越南无疑是大家非常向往的。但是越南的西贡夜市明明非常有吸引力,为什么让不少男游客吐槽呢?
一、治安太差。
出门旅行,安全最为重要,没有人会选择去战乱的地方旅行。越南算是一个毕竟清醒脱俗的旅游国度。而西贡更是被不少人称赞,西贡夜市非常有名,不单单有各色各样的活动,各种类型的特色小吃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但是不少男游客却非常苦恼,因为他们的钱财经常丢失,在人挤人的夜市,稍不注意你的钱财就有可能丢失,所以男游客们怨声载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贡的旅游业遭受重创。
二、人山人海,感受不到异国风情。
出国旅行,目的就是感受当地的生活,能够给人一种全新的认知。但是西贡由于非常有名,游客们络绎不绝。从而让游客们丢失了旅游的初衷,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人头,无法感受到越南的风土人情。
所以对于一些男游客来说,他们觉得自己浪费了金钱,浪费了时间,千里迢迢来到了越南西贡。却没有感受到这里的大好时光,这是他们吐槽的点。
旅游,应该选择寂静的地方,这样我们才能够洗涤自己的心灵,并且有全新的认知,这也是旅游的目的。
历史上的西贡时刻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西贡时刻是什么意思
西贡时刻在美国那边是叫“西贡沦陷”,南越那边叫“430事件”。
我们就叫西贡事件吧,当时北越的军队在1975年的4月30日攻占了南越的首都西贡,但是在西贡被攻占钱,美国的外交官、支援人员、还有外国人、还有越南难民集体撤退的事件。事情的前后经过大致也就这么一回事。
其实这个事件怎么说呢?至少是真的没有流血事件发生,4月30日的早上,接替陈文香上位才三天的南越总统杨文明,通过电台发表宣言,他向北越表示,要把权利交给他们,以免发生流血事件。
当天北越军联合越共游击队就把西贡占领了,而且把南越总统府的大门用坦克摧毁了。下午12:15越共的游击队在宫殿中升起。
下午3:30,杨文明发表了另外一段广播,西贡政府解散,但是还是有南越残余势力有抵抗,持续多天。再占领的24小时内,北越以胡志明革命领袖的名字,把西贡改成了胡志明市。
4月29日早上其实美军就通过电台,播放了《白色圣诞》歌曲,这首的歌的意义就是撤退的信号,当时还有很多越南平民在美国使馆外剧集,还翻墙,希望能获得难民的身份。但是被美军拒绝。
西贡铁拳是什么意思
1975年4月30日,美军从越南西贡市撤退时,直升机超载,一个南越官员仍想往上爬,所以一个美国人便用拳头友好地招待了这名南越人士。
西贡沦陷主要指的是在1975年北越军队攻占了南越首都西贡,因此美国外交机关以及所属的越南难民集体撤离事件。
政治生涯:
1967年9月3日,他在竞选中赢得了38%的选票,成功当选新一任南越总统,并一直担任到1975年首都西贡陷落的前夕。阮文绍统治的贪腐程度被控远甚他的前任。和1963年军事政变的领袖阮高祺不同,阮文绍建立了一个政党,通过架空国会使政治权力极大的集中于政府的行政分支。他的同盟者被安插进重要的军政岗位,为了防备总统的统治受到威胁。
在1971年,阮文绍参加了改选,但是他贪腐的恶名,使他的政治对手认为选举会被操纵,从而拒绝参加。作为唯一的候选人,阮文绍顺利当选。
在共产主义者胜利前不久,他辞职潜逃到台湾,迅速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陈文香,后者在1975年4月21日接任,也就是1975年4月30日南越向北越人无条件投降的九天之前。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 1975年西贡沦陷 阮文绍含泪指责美国食言
北越人民军和越共游击队在1975年4月几日攻进南越首都西贡
4月27日,北越火箭炮落入了堤岸(华人区)和中央市场等地,造成屋舍毁损、市民伤亡。这是西贡市区从1973年和平协约签订后的40个月以来,首次直接遭到炮火袭击。当27日开始主攻势后,南越的军政高层在同一天临阵换马,决议将大权移交给陆军退役上将杨文明,而他随即于28日、在混乱的局势中宣誓就任总统,当时普遍相信以前没对共产党摆过强硬姿态的杨文明,可以建立阮文绍和陈文香任内无法完成的南北停火协议,或重启谈判之类的新成就,但最后证明这类臆测不够实际,他们的河内对手在20多年以来是首次于战局中取得全面的压倒性获胜,而且全越统一在望,西贡发生的政权更迭对河内的态度影响不大。在杨文明上台的同一天,北越军和越共已经近逼到城外。在西贡港,通往边和、距离市中央仅3英里(4.8千米)的新港桥(Cầu Tân Cảng,今西贡桥),两军为了这座要道的攻防战而隔岸交火,双方互有死伤,南越军甚至投入了武装直升机和装甲车助战,但最后该桥依然失守。此时的北越军正着手切断西贡最后的陆上联外通道,以直接开入市区、截断其与南方的第4军区等地的联系。就在杨文明结束就职演说后,新山一机场就遭到一批变节的南越空军军官驾机投弹轰炸,胡志明战役指挥部亦于当天晚上22时向西贡周边的全部部队下达了“奋勇前进”的动员令。当东线的北越第4军突破了南越18师残部、装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极力反攻后,占领了边和市、边和空军基地和第3军区司令部,军长阮文全将军逃到西贡,带给杨政府坏消息:南越三军的领导结构已在崩解中。至4月30日早上,北越军的征途已经显得相当通顺无碍,前往西贡时也仅遇到规模微小的抵抗。在轰炸行动和总攻击之后,已经可以执行最后的入城行动,于是文进勇下令野战指挥官开始攻取西贡市内的关键设施和据点,而第一支进入西贡的部队是北越第324师。之后,东线的第4军在清晨占领了国防部、南越海军基地和广播电台;南线的攻城部队拿下国家警察总署;北线的第1军也在上午摆平了守卫参谋总部大楼的南越第81空降突击营和别动部队。上午10时24分,杨文明邀请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参与一“旨在避免非必要流血事件的权力交接仪式”,并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又命令南越军所有部队“冷静地终止敌对状态、留在原地待命”。然而,北越人民军队并无意配合实施和平的权力交接。在当日接近中午的10时45分,北越第2军203坦克旅第4连连长裴光慎中尉指挥的T54坦克车撞破了南越总统府的大门。11时30分,总统府阳台上升起了越共的红蓝底金星旗,北越军指挥官裴信大校率人进入椭圆形大厅,只见杨文明同30名阁员和政府顾问站在阶上等待他们。就在裴信接受杨文明投降的过程中,杨文明说:“我从今早就等在这,准备交权给你们”,但裴信只是冷淡地回答:“不存在你移交权力的问题,你的权力早就瓦解了,你也无法让出你不再拥有的东西。”。在不久之后的当日下午,杨文明被送至广播电台,宣告越南共和国政府“各级部门均完全解散”,自此在正式上结束了越南战争。
西贡战役的介绍
这部电影描述差不多一百个人物,当中包括一些历史大人物:共产党的武元甲将军,文进勇将军;还有阮文绍和杨文明等等。为了现重这个如此壮观的历史事件,制作人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胡志明战及当中参战的人物。 这电影在最后在迈向自由和快乐的西贡(胡志明市)中结束。
西贡撤离是什么事美国撤离阿富汗和西贡撤离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
西贡沦陷主要指的是在1975年北越军队攻占了南越首都西贡,因此美国外交机关以及所属的越南难民集体撤离事件。
美国这一次在阿富汗撤退,以及在西贡撤退,主要有三点相似之处。
第一:都是撤离军队。
阿富汗在美国战场上失败之后,选择在阿富汗撤军。这一次的撤退和西贡的撤退几乎是一致的,首先要把军队从阿富汗境内全面撤出。因为只有撤离出军队之后,才能更好收缩力量,节约经济成本,如果军队不撤出来,那么阿富汗战争还会再继续拖延下去,甚至还会造成美国更严重的金融危机。
第二:主要带走重要人员。
阿富汗撤退和西贡撤退都是一样的,除了军队全部撤出以外,其余的就是一些重要人员,而旁观人员以及所属随从能不带走就不带走,可以看出美国在撤退的时候也作出了一定的选择。
第三:抛弃盟友。
从美国在阿富汗撤退的整体现状来看,尤其是在乘坐飞机时,美国大多数还是只带走了自己人。根本就没有选择拯救自己的盟友,所以和西贡撤退类似,当年在西贡撤退美军也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盟友,甚至还选择了放弃。
这一次在阿富汗撤退与之前在西贡撤退,有两点不同之处。
第一:撤退的时间不一致。
之前美国在西贡撤退的时候一般都是在白天进行,而这一次在阿富汗撤退选择了夜里进行,目的就是防止引起大规模骚乱,一旦美军在阿富汗白天进行撤退,可能还会造成战争出现。这样对美国军队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撤退的速度不一样。
美国这一次在阿富汗撤退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非常迅速,根本没有一点点逗留。相对比在西贡之前的撤退速度要快很多。
总结:阿富汗战争经历了20余年,可以说美国在阿富汗战场上损失惨重,不仅影响了本国的经济,而且还给阿富汗人民造成了沉重灾难。从这一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战争已经给国家和全世界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战争的出现,那么阿富汗肯定也会过得比现在要好,起码整个国家是有主权存在的。反而经历过战争之后,国家和社会变得动荡不安,甚至国家没有任何的经济基础。我们一代人要尽可能地避免战争,只有不断寻求和平发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