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湖北荆州宝梵寺景点介绍
宝梵寺位于江陵县白马寺镇香草垸西陲,靠近西干渠。地势偏高而平坦,庙宇雄伟而壮观。自荆江而下,襄河以南,为各乡镇地区寺庙之冠。宝梵寺的前身是宝莲庵。据历史考证:那时,正是金兵大举南下进攻的时候,岳飞抗战,北宋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徽、钦二帝被掳,人民流离失所。这时,宝莲庵已经不存在了。后来宋高宗迁都临安(浙江杭州),改为南宋。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74年),在此地重建永安寺,即希望永久安宁的意思。相传至明朝时,朱元璋派遣宋谦到湖广查访民情,乘船路过莲花庵堂,宋谦见新庙寺容壮观,于是停船上岸,入寺求神,祈保一路平安,遂题名为宝莲寺。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又改名为宝梵寺,沿袭至今。地址:荆州市江陵县白马寺镇香草垸西陲门票:详情咨询景区开放时间:全天交通参考路线:从江陵车站进入荆江路--江陵大道,从江陵大道到Y005--Y005,从Y005到西干渠
宝梵寺壁画、奎阁下午茶,蓬溪的惬意时光
4月12日,离开夹江前往蓬溪,为了记录完整,还是单写一篇,毕竟,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世界。 过了沱江、涪江,下高速,先去打卡蓬溪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梵寺。导航语音怎么听都像是在说:饱饭寺,这下好记了吧。 在寺庙前停好车,不见有人管,只见有村民进进出出。上台阶进入寺院,眼前豁然一亮,大雄殿古朴沉静,气场很足。 明景泰元年重建的大雄殿气宇轩昂,蔚为壮观,誉为明代中期建筑的佳作。 坐在殿前的老者正是这里的管理员,买过票进入大殿参观,光线有点暗,为便于看清壁画,备有手电筒。老头看得很紧,不让照相,其实只要不开闪光灯,没有什么危害。 除了我们还有一位年轻姑娘,闲聊中得知她来蓬溪参加成人自考,喜欢古建,顺道来参观,她说县城到这里交通很不方便,于是我们邀请她搭我们的车回县城。 后院是观音殿,正门紧锁,偏殿被改做关帝庙,民间的创造实在是太艳俗。 偏殿内村民在聚餐,招呼我们一起吃了饭再走。婉言谢过。好像是一个什么节日,后来小姑娘告诉我们是村里的活动,每人自愿捐一点钱,大家聚餐。 正准备离开,被小姑娘叫回,说观音殿还有壁画,刚叫老头开了门。 这回老头没跟着,随手用手机拍了一张。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壁画。 早在上个世纪初,宝梵壁画就被刊载于著名文化刊物 《东方杂志》 、 《良友画报》 ,名噪一时。1936年又收入 《中国绘画史》 ,位居唐代中期与五代前期之间。随后, 日本 《世界美术集萃》又将宝梵壁画收录其中,由此,宝梵壁画声名远播。 现存共87幅、近200平方米。均以佛教故事为题材,所绘法像或聆经说法,或穿针引线,或窃窃私语,各具神态,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超凡的艺术魅力。《中国绘画史》称其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 返回大殿想再仔细欣赏一下壁画,不料大门紧闭,估计老头已经去吃饭了。 看看这个,是不是很有年代感。 来到县城,停好车四处溜达,很快就找到了蓬溪熨斗糕,真的是 用古代熨斗作为烤制的器具。用的是天然气,点着火,米浆中加入豆芽、豆瓣、腊肉粒、秘制调料,为避免烤糊,师傅双手上下翻飞,不停地在不同的熨斗间倒来倒去,非常具有观赏性。 一个熨斗糕,再来一碗面或者粉,就是午饭了。不同的是当地人一般都不止一个熨斗糕。 蓬溪河穿老城而过,河边古树参天,人声鼎沸,完全是老人的世界。 蓬溪河拐弯的地方环绕着一个广场和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 奎塔是这里的地标性建筑。 奎塔 原名鳌峙阁、奎阁,坐北朝南,通高25.53米。广场四周全是茶座,四下无人,我们找了一个既有阴凉又能晒太阳的地方坐了下来,这是下高原以来的头一个晴天。 这里一般的茶位费是每人5元,老板看我们是外地人特意推荐了几款10元的好茶,因为名字好听,我选了飘雪,上来一看,原来是茉莉花茶。茶是新茶,很香。 正在琢磨来点什么茶点,就有老太太挎着小篮过来,不由分说把称好的瓜子放在桌上,紧接着卖凉粉凉面的的、擦鞋的、打耳朵的都来了,这就是四川,巴适的四川。 更令人惊奇的是,两点一过,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人,诺大的广场,四周的茶座全都满了,有喝茶聊天的,打麻将的,居然还有两位大姐在织毛衣。远处已经有两拨人开始了吹拉弹唱。原来刚才没人是因为中午回家吃饭午休来着,这可是周一的下午啊,这小城的日子惬意得让人羡慕。 歇够了,溜达到附近的白塔广场,白塔全名是鹫峰寺塔,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为四方形楼阁式砖石塔。坐西向东,通体如玉,高36米,塔身十三层。撩檐枋上棱砌一层砖,向上向外叠涩五层,塔檐深远厚实。底层四柱,镌缠龙四条。塔中有方形芯轴,龛壁有彩绘壁画。 梁思成所著《中国建筑史》中赞曰:“白塔凌空,高十三级,甚峻拔。”是目前全国同类建筑中保存较完好的少数精品之一。2006年,鹫峰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很多地方,出发前你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会去,偶尔路过了,却总能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海南去遂宁宝梵寺怎么方便
海南自驾到宝梵寺的总里程为1575公里,耗时19小时7分钟,油费大概是630元左右,过路费为843元左右
从海南到宝梵寺途径道路概况
站前路 →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 → 新海大道 → 轮渡线 → 进港大道 → 沈海高速 → 东坡岭立交 → 兰海高速 → 铁山服务区 → 兰海高速 → 那安快速路 → 兰海高速 → 沪昆高速 → 马岩枢纽 → 道新高速 → 银百高速 → 花山枢纽 → 施播高速 → 冷水坪立交 → 渝筑高速 → 遵义绕城高速 → 兰海高速 → 内环快速 → 成渝环线高速 → 复兴枢纽 → 成渝环线高速 → 双江枢纽 → 遂西高速 → 蓬城大道
从海南到宝梵寺路线详情
-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20米,左转。用时1分钟
-
行驶70米,右转。用时1分钟
-
行驶70米,左转进入站前路。用时1分钟
-
沿站前路行驶380米,左转。用时1分钟
-
行驶220米,靠右。用时1分钟
-
行驶70米,右转进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用时1分钟
-
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行驶27.54公里后,进入进港大道。用时18分钟
-
沿进港大道行驶2.4公里,靠左。用时1分钟
-
继续沿进港大道行驶530米,靠左。用时1分钟
-
继续沿进港大道行驶740米,靠左进入沈海高速。用时1分钟
-
沿沈海高速行驶129.54公里后,进入东坡岭立交。用时1小时32分钟
-
沿东坡岭立交行驶330米,靠左。用时1分钟
-
继续沿东坡岭立交行驶730米,直行进入兰海高速。用时1分钟
-
沿兰海高速行驶88.60公里后,进入铁山服务区。用时1小时1分钟
-
沿铁山服务区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兰海高速。用时1分钟
-
沿兰海高速行驶194.86公里后,进入那安快速路。用时2小时20分钟
-
沿那安快速路行驶33.07公里后,进入兰海高速。用时21分钟
-
沿兰海高速行驶478.54公里后,进入沪昆高速。用时5小时47分钟
-
沿沪昆高速行驶10.7公里,朝重庆,道真,遵义,瓮安方向,靠右进入马岩枢纽。用时7分钟
-
沿马岩枢纽行驶690米,直行进入道新高速。用时1分钟
-
沿道新高速行驶64.25公里后,进入银百高速。用时43分钟
-
沿银百高速行驶270.04公里后,进入大铺子互通。用时3小时9分钟
-
沿大铺子互通行驶980米,直行进入包茂高速。用时1分钟
-
沿包茂高速行驶66.97公里后,进入南环互通。用时47分钟
-
沿南环互通行驶200米,直行进入兰海高速。用时1分钟
-
沿兰海高速行驶900米,直行进入内环快速。用时1分钟
-
沿内环快速行驶23.56公里后,进入成渝环线高速。用时16分钟
-
沿成渝环线高速行驶132.51公里后,进入复兴枢纽。用时1小时35分钟
-
沿复兴枢纽行驶300米,朝遂宁东,G93,绵阳,西充方向,靠右。用时1分钟
-
继续沿复兴枢纽行驶460米,直行进入成渝环线高速。用时1分钟
-
沿成渝环线高速行驶33.00公里后,进入双江枢纽。用时21分钟
-
沿双江枢纽行驶290米,朝S29,蓬溪,西充方向,靠左。用时1分钟
-
继续沿双江枢纽行驶970米,直行进入遂西高速。用时1分钟
-
沿遂西高速行驶9.2公里,从蓬溪县城,明月,宝梵出口离开靠右。用时6分钟
-
行驶900米,直行进入蓬城大道。用时1分钟
-
沿蓬城大道行驶1.0公里,右转。用时1分钟
-
行驶20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用时1分钟
宝梵寺最佳游玩时间是什么
宝梵寺最佳时间: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日照1376.6小时,年平均辐射总量为90.6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7.2°C。年降雨量908—993毫米,无霜期238—302天。宝梵寺位于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境内。沿成南高速公路至蓬溪入口,沿一条水泥乡道七弯八拐再行五公里,经古镇回龙场,过二十四孝之程孟宗故里,便可见一森森古寺,盘座于峰峦结固,林木盘错之间,这便是仙画所在地宝梵寺,这里景致冠一方,勘其地理,状若莲花,据明碑《宝梵寺修造记》称:之所以在此择地建寺,是因其地幽胜,可藏焉修焉。宝梵寺原名罗汉院,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属佛教禅宗、净土派。现在的寺名为宋英宗赵曙敕封,取意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后毁于战祸。至明正统丁巳年至成化丙戌年(1466)间,才有僧人海舟、清澄二人广纳功果,相继带领弟子在原罗汉院基础上,续建庙宇,重振佛事。除经楼、金刚殿、佛像等遭受毁损外,其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近3000平方米,勘定保护范围14000平方米。山门鎏金三字大匾宝梵寺为当代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所书,画苑仙踪匾额为当代书画家谭建丞题写。寺内其余数十副匾额、楹联,多是书法之乡名家手迹。壁画和建筑宝梵寺建筑呈三进复四合院布局。在现存建筑中,除两侧廊庑改建于清代外,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均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尤其是重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的大雄殿,斗拱飞檐,玲珑剔透,建筑体貌庄严静穆,堪称明代建筑佳构。此殿为木构单檐歇山顶,三间四架椽抬梁式结构。殿成正方形,长、阔均为15.3米,通高8.5米。檐下施斗拱18朵,制作均为7铺单抄双下昂,出昂作篦齿状,昂角灵翘,昂尾直抵平椽。屋面施青瓦,砖雕龙脊,塑剑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物象。四角均为飞甍系铁马。此殿建筑历来备受各地古建专家学者赞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来此考察后,认为:宝梵寺大雄殿属另类明代建筑,国内少见,十分珍贵。蜚声海内外的宝梵寺壁画就绘制于大雄殿内。据史料记载,明成化二年(1466),僧人清澄、净元等延请画工于大雄殿泥壁图画12铺,其上拱眼绘有佛像24尊,名曰《西方镜》,共计104平方米。取材于唐玄奘译著《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等梵典,描述的是诸罗汉及众仙佛共赴佛会的故事,因而《西方境》又称《罗汉图》。壁画现仅存10铺,空缺两铺,一铺为卷首,为后人毁损,一铺是卷尾,传说中为仙人所废。距今已有530多年的宝梵壁画,均采用工笔重彩,沥金挤粉等技法。虽为佛门题材,却立足人间现实所绘法像103人,或聆经说法,或穿针引线,或窃窃私语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超凡的艺术魅力。著名敦煌学专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教授称之为是不可多得的祖国绘画艺术珍品,著名书画家、原重庆画院院长谭学楷赞其是四川壁画之精华。在现存的10铺壁画中,尤以《地藏说法图》(又名《罗汉补衲》)最为精妙。画面高3.60米,宽3.18米,曾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此铺共造像11位,图中地藏菩萨手拈舍利宝珠,正在讲经说法,其情其状出神入化,超乎象外。而左右两尊罗汉似在暗自发笑,心想明天就是如来的寿辰,诸仙诸佛都要会聚在大宝雷音寺中聆听佛祖法音,难道地藏连这个都忘了?而伏虎罗汉显得无聊,在一旁逗玩侍虎。居下的那位罗汉却右手拈针,左手护衲,似乎刚好补完一个补丁,正侧目收针,咬断线头。从惟妙惟肖的情态,纤毫毕见的针线中,足见其画艺的精绝!另外九铺:《议赴法会》、《雷音供奉》、《达摩朝贡》、《准提接引》、《南天仙子》、《长眉问难》、《罗汉聆经》(一、二)、《功德圆满》等,亦是匠心独运,情景交融,妙趣横生,堪称精品。除大雄殿壁画外,宝梵寺还有从附近定静寺迁移的明代壁画《诸天朝贡》共四铺,计25平方米,陈列于观音殿内。此画作于明景泰二年(1451),晚于大雄殿壁画15年,虽其品相略次于大雄殿壁画,但亦属珍贵文物。仙画之谜宝梵壁画宝梵为何人所作,至今无考,但民间都习惯称之为仙画,且流传甚广,列举其要,说法有三:其一,明画唐风说,宝梵壁画虽是明代作品,却颇具唐代风格,其格调尤似吴道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笔意神功,因而民间传闻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显灵宝梵所作的仙画。重庆市博物馆也曾在《宝梵寺壁画考察报告》中说:大雄殿壁画浅描彩绘,笔调流畅,风格古雅朴素。所绘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画面线条,颇似唐代著名绘画大师吴道子的笔意,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是祖国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其二,神仙作画说。相传在重建宝梵寺时,寺中长老请来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作画。这位老人整日闲游,迟迟不肯动笔。临到大雄殿佛像开光前一,他才向长老要了几只扫帚,并将各色颜料配兑在一只木桶中,待到夜深人静时,老人潜入殿内,蘸色挥帚,四壁狂抹。有一个好奇的小和尚前去窥视,但见扫帚过处,法像跃然,五光十色,金碧辉煌,不禁大声叫好。老人闻声弃帚,破壁飞升而去。传说中神仙老人所破之壁至今尚存,但无论怎样,那破壁再也不能复原。个中缘由,至今是谜。其三,壁画神怪说。当地乡间盛传,自宝梵壁画作成之后,宝梵寺附近村民所养家禽鸡、鸭、鹅等常常莫名其妙失踪。某天,村民们突然发现有一只小老虎(当地人又称其为大猫儿)正在扑杀鸡、鸭,便呼唤邻里操起棍棒追撵。小老虎径直往寺内逃去,村民们追进寺内,四处寻找,却不见踪影,随后找进大雄殿,看见壁画上的那只侍虎正浑身冒汗,嘴角上还粘着带血的鸡毛,众人才恍然大悟,认定就是壁画上的侍虎显灵作怪。之后,又每每如此。于是,村民们在惊奇之余,便用铁钉钉住侍虎的眼睛,方才治住了灵怪。至今宝梵寺附近的村民谈及此事,仍眉飞色舞,泽泽乐道,把那奇异之事说得活灵活现。神仙妙技涂于壁,万古丹青巧不来。宝梵寺及壁画于1956年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已正式获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徐宝梵寺属于哪里
清徐宝梵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宝梵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太原市清徐县东于镇东于村宝梵寺,据清碑记载,始建于宋宣和元年(1119),金、元时期屡有补葺,明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四十五年(1566)、万历年间(1573~1620)三次重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又重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宝梵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院落东西长82.7米,南北宽43.2米。占地约3600平方米。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建有戏台、山门、韦陀殿(过殿)和正殿,旁门位于山门与钟鼓楼之间,两侧从南到北依次为钟鼓楼、东西配殿及东西耳殿。宝梵寺作为清徐县一处保存较完好的清代寺庙,其规模较大、布局完整。戏台位于山门外,钟鼓楼、东西旁门、山门并列为一字形,布局独特。它的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造型代表了本区域当时的营造水平,是本区域清代寺庙比较典型的代表。为研究本区域清代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山门、戏台、正殿等木雕的雀替和钟鼓楼、旁门、影壁的砖雕更是作工精细、技术精湛;正殿内的壁画也是艺术中的精品,各建筑梁架上的彩绘也是内容丰富,作工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宝梵寺集建筑、壁画、彩画为一体,文物价值较高,基本保留了清代时期的寺院布局与建筑风格,文物建筑与附属文物真实性、完整性较好。东于镇:东于镇位于清徐县城西南部,北邻古交,西靠交城县,东北宽约9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占地面积96平方公里,由北而南是山区、边山、平川分布,距省城太原44公里,距清徐县城仅8公里。全镇下设24个行政村,人口总数30000余人,耕地面积22540亩,其中葡果面积14540亩,蔬菜面积8000亩。东于镇山川并茂,地貌独特,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山区有丰富的矿产
宝梵寺的寺庙布局
现存宝梵寺占地1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砖砌墙,布瓦盖顶。山门面阔三间,出檐为青砖透雕仿木垂花形,砖雕葡萄、鲜果、鲜花、动物,剔透玲珑,栩栩如生。处处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及较高的艺术品位。山门内泥塑哼哈二将手持兵剑,威风凛凛,分列两旁。左右各设券门及钟鼓二楼。弥勒殿似一顶花轿停在院中,内塑弥勒佛坐像笑看世间。尔后拾阶而上,为该寺大殿。前廊施石柱石联,上悬楷书金匾“华严真境”。内设神台,上塑三世坐佛,金面金身。殿内两侧壁画绘释迦牟尼出世成佛的神话故事,共40案。描述了释迦牟尼从天而降,降生在一个皇宫王族家中。经历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各种疾苦,之后,舍弃皇宫王族,离家出走,历经艰险,遍访名师,多年苦行,最终在佛陀菩提树下脱凡成佛。壁画色彩鲜艳,描绘栩栩如生,再现了古代艺人的绘画艺术才华和绝妙的艺术构思。它以神话故事启迪人们,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文明与精神。大殿左右各设偏殿。东西配殿各七间,相互对称。东配殿依次为药王祠、观音殿、城隍祠。西配殿依次为纯阳祠、地藏殿、土地祠。整个寺院布局对称,错落有致。大殿均采用苏式彩绘,更使寺院古雅幽静,和谐统一。寺院内外青砖透雕,活灵活现,俯拾皆是。院内松柏参天,生气盎然。是一处游览观光、瞻仰佛教文化的新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