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历史建筑漫步指南
- 浏览:1
- 来源:旅游百科网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上海外滩那些有故事的老建筑。作为一个热爱城市漫步的人,我每次走到外滩,总感觉像穿越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那种摩登与复古交织的感觉真的太迷人了。如果你也喜欢慢悠悠地走、细细地看,那这篇外滩历史建筑漫步指南可一定要收好了!
首先,咱们得从外滩的起点说起。一般来说,我们常说的外滩是从外白渡桥开始,一直延伸到延安东路。这一段路上,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错落有致,每一栋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块砖瓦都写着时光的痕迹。
第一站:外白渡桥 别看它只是个桥,但它可是外滩的第一道风景线。这座桥建于1908年,是上海第一座钢铁结构的桥梁,也是很多老电影里的经典取景地。站在桥上吹着江风,看着黄浦江上来往的船只,你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大概就是城市的温度吧。
第二站:上海大厦(原百老汇大厦) 走过外白渡桥,右手边就是著名的上海大厦了。这座楼建于1934年,当时可是远东最高的建筑之一,号称“十里洋场”的地标。它的外形有点像一艘豪华游轮,据说是为了纪念英国的《百老汇》歌剧而命名。现在你还能住进去,感受一下当年贵族们的生活气息。
第三站:俄罗斯领事馆旧址 继续往前走,你会发现一栋非常特别的建筑,那就是俄罗斯领事馆旧址。这座建筑融合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外观看起来特别华丽,像是童话里的城堡。虽然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了,但光是站在外面看看,也能感受到它的气场。
第四站:和平饭店北楼(原汇中饭店) 说到外滩最出名的建筑,和平饭店北楼必须拥有姓名。它最早叫汇中饭店,建于1906年,是中国最早的豪华酒店之一。这里曾经接待过无数政商名流,连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下榻。现在的和平饭店依然保留着那份优雅,走进大堂仿佛瞬间回到了旧上海的黄金时代。
第五站:中国银行大楼 再往下走,你会看到一栋非常有辨识度的大楼——中国银行大楼。它是外滩唯一一座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高层建筑,设计师是著名建筑师陆谦受。整栋楼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式的屋顶,搭配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第六站:外滩18号(原麦加利银行大楼) 提到外滩18号,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贵”、“潮”、“高大上”。没错,这栋楼确实很时髦,但现在我们更应该记住它最初的样子——麦加利银行大楼。这是一栋装饰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外墙用的是意大利大理石,内部装潢也非常讲究,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原始的设计元素。
第七站:外滩27号(原怡和洋行大楼)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外滩27号,也就是原来的怡和洋行大楼。这家洋行可是当年英资在上海最大的贸易公司之一,影响力非常大。这栋楼建于1922年,整体风格偏文艺复兴式,细节处理非常精致,尤其是入口处的花岗岩柱子,简直美得不像话。
第八站:外滩23号(原汇丰银行大楼) 说到外滩最具气势的建筑,非外滩23号莫属。这栋楼曾被誉为“东方最讲排场的银行大楼”,就是原来的汇丰银行总部。它的内部装修堪称奢华,天花板全是金箔贴成的星座图,地面铺的是意大利大理石,连洗手间都是铜制的水龙头。现在这里是浦东发展银行的所在地,不过部分区域还是可以参观的哦。
第九站:海关大楼 继续往南走,你会看到一栋非常高大的建筑,那就是海关大楼。它建于1927年,顶部有一座巨大的钟楼,每天早上八点都会敲响钟声,声音传得很远很远。这座钟楼的设计灵感来自伦敦的大本钟,所以听起来是不是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第十站:外滩29号(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外滩29号,这栋楼现在是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它原本属于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法国古典主义,线条流畅,比例协调,走在楼下抬头一看,真的会被它的美感震撼到。
当然啦,除了这些主要的建筑之外,外滩还有很多值得一探的小众景点。比如一些隐藏在街角的小咖啡馆、书店,甚至还有些民国时期的邮局、电报局遗址。只要你愿意慢慢走、仔细看,就一定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故事。
总的来说,外滩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打卡地,它更像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在这里,你能看到上海如何从一个小渔村一步步变成国际大都市,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与魅力。
所以,下次来上海,不妨放慢脚步,穿上一双舒服的鞋子,带上一颗好奇的心,沿着外滩一路走走停停,说不定就能邂逅一段意想不到的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