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天台国清寺景区介绍
1、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城北3公里的地方,和济南灵岩寺、镇江栖霞寺、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也是日本天台宗祖庭。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关镇北4公里处,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国清寺曾毁于武宗灭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复,名列“五山十刹”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诏重建,至清末、民国时期又有增建。寺院占地2公顷余,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2、主要建筑(1)塔碑国清寺主建筑群后的小山坡上,在苍郁的松林中有一座重檐挑角、方石铺地的碑亭。亭额上写着“法乳千秋”四个金字,亭中品字形排列着三座长方形的石碑。(2)隋塔隋塔位于天台城关镇东北6里。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唐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修葺。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遭火焚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
国清寺在哪里
国清寺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此寺是隋代高僧智顗的遗愿。清朝雍正十二年,雍正皇帝下旨全面重修、扩建国清寺,此后就一直没有大的修缮。
国清寺的特点
建在天台山麓的国清寺,依山而建,层层递高,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整体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宏。从七佛塔边上小路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国清寺标志性建筑隋塔,也叫国清寺塔。
这座高59.3米,六面九级,空心砖壁的隋塔,原有塔顶,每层四角也有飞檐挑角,均用木料瓦片构成,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木料瓦片均已无存,只剩塔身依旧屹立任由后人凭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清寺
天台济公故居有二个庙叫什么
天台济公故居有二个庙叫浙江台州天台国清寺。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北3.5千米的天台山麓,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僧智者大师创建天台寺,大业元年(605年)钦赐国清寺额,唐大中五年(851年),柳公权奉诏题写寺额“大中国清之寺”。后屡有毁建,明代国清寺移至今址,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全面整修。现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天台山国清寺在哪里
天台山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
天台山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隋代高僧“智者大师”(智顗)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国清寺的文物古迹
国清寺在佛教发展史和中外关系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寺周保存了大量的摩崖、碑刻、手书、佛像和法器等珍贵文物。国清寺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墨宝。
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清寺
国清寺介绍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
国清寺为建于清早期的建筑为官式建筑,弥勒殿和雨花殿为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三圣殿、罗汉堂和禅堂是典型的南方厅堂建筑,妙法堂、方丈楼和迎塔楼为中西合璧,国清寺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分为五条纵轴线。
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等,大雄宝殿正中设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西轴线为安养堂、三圣殿、罗汉堂、妙法堂,东一轴线为聚贤堂(僧众餐厅)、方丈楼、迎塔楼,东二轴线为里客堂、大彻堂和修竹轩。
主要建筑
1、塔碑
国清寺主建筑群后的小山坡上,在苍郁的松林中有一座重檐挑角、方石铺地的碑亭,亭额上写着法乳千秋四个金字,亭中品字形排列着三座长方形的石碑,正中的丰碑为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碑座高0.86米、宽0.86米、长1.86米、碑身高2.6米、宽1.26米、厚0.11米。
2、隋梅
国清寺有隋梅一株,在大雄宝殿右侧,由隋代高僧、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据考证,隋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关于它的传说,现代诗人邓拓写给隋梅的题梅诗最为传神:剪取东风第一枝,半帘疏影坐题诗,不须脂粉绿颜色,最忆天台相见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清寺
天台国清寺介绍天台国清寺门票多少钱
国清寺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是隋文帝时期建造的寺庙,如今也被评为5A级景点,院内曾有多名德高望重的高僧在此停留讲道,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
国清寺简介
国清寺总面积多达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等,构成一个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
这里依山就势,层层递高,而布局更是匠心独运,将“起、承、转、合”展现的淋漓精致。在这里停留讲道的高僧数不胜数,包括我们熟知的寒山、济公和尚,还有唐一行法师、拾得、最澄大师以及日本空海大师等
参观佛寺,自然要对佛经有所了解,有所敬意,这样才能不惊不扰,不影响佛家的清静。
tips:要烧香的朋友可以从出了弥勒殿后门,从右手边的屋内可以买到香烛。
殿内是无法拍照的,需要大家亲自到访的时候好好感受。
国清寺的里里外外、一草一木,乃至池水、山石,都充满了故事与历史,在这里一不小心就能与“国宝级文物”来个偶遇。
门票及地址
门票:贵为5A级景区,先前仅需¥5元的门票,却在当地政府提议涨价后,决定不收门票了!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国清景区
开放时间:07:00-17: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交通指南
交通方面,目前天台还没有通高铁,需要坐动车到三门县站再打车到天台,或是坐客运直达天台,最佳的方式是自驾游。
目前,杭州出发自驾约3h,上海出发自驾约3.5h。
好消息是,今年年底会通高铁哦,到时候杭州到台州市区仅需1h,到天台更是不需要1h
天台县内:乘坐5路公交车可以到达景区
介绍一下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城北3公里的地方,和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也是日本天台宗祖庭。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智顗开创天台宗 国清寺风景图集(1)(20张)后,想建一寺庙,作为该宗的正式祖庭,但限于资金,迟迟不得动工。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后为隋炀帝)见书后,极为感动,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国清寺。 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现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会昌中(约845年),原寺毁于火,旋即重建。唐大中五年(851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摩崖石主刻,至今仍清晰可辨。从唐大中朝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旷地带。国清寺究竟何时移到现在的位置,并形成现在的布局已很难查考。但从明人李汶在《游天台纪略》一文中提到的国清寺“最后委藏处石泉,名锡杖泉”句分析,可见当时锡杖泉已在寺的最后,即今位置。那么说明至迟在明代,国清寺已移至今址,并基本完成现在的布局。另外,而今梅亭的位置上原建有迦蓝殿三间,系明代建筑,也可从旁说明。国清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国清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修,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国清寺了。在大雄宝殿左侧有一座梅亭,亭前花坛植有老梅一株,苍老挺拔,传为天台宗五祖手栽,俗称“隋梅”。这大概是我国现存最老的一棵梅树了。解放前,因照料不周,隋梅曾数度枯萎;解放后,经过精心照料,隋梅转青,当花开时,疏枝横空,暗香浮动。据推测“国清寺”这三个字可能确为雍正皇帝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