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宁波余姚概况
- 余姚有哪些桥
- 余姚的名字来历 余姚的简介
- 余姚属于哪个省哪个市什么区 余姚相关介绍
- 余姚三七镇旅游景点介绍 余姚三七市有什么玩的地方
- 余姚是水乡还是山城能否介绍一下余姚啊
- 余姚简介
- 余姚市属于哪个市 关于余姚市的简介
宁波余姚概况
行政区划代码:330281
官网:
地址: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
邮编:315400
车牌:浙B
电话:0574-62702578
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东经120°-121°,北纬29°-30°,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地形地貌】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总面积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余姚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
【名称由来】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余姚简介,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简介,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
【水文资源】余姚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290立方米,平均蓄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库塘蓄水2.2亿立方米,其余为地下水。境内主要溪流18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万千瓦,1993年余姚市水电站75座。装机用量1.52万千瓦,年发电量2900多万千瓦时。
【山林资源】林地481.6平方公里。其中用材林257.73平方公里,经济林(包括茶园、果园、油茶,油桐、板栗、棕漆等)68.7平方公里,薪炭林15.1平方公里,竹林139.8平方公里。防护林、特用林0.7平方公里,竹年采量350多万根。特产杨梅,已达7万亩,1991年产量9407吨。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200.52万亩,其中耕地77.03万亩,占总面积38.4%;林地71.84万亩,占总面积的35.8%;居民点、工矿、交通用地为14.97万亩,占总面积7.5%;水域15.62万亩,占总面积的7.7%;牧草用地为0.14万亩,特殊用地(国防、园林等)0.15万亩,末利用地区10.9万亩,占总面积的5.6%。余姚市土地、土壤类型多样,北部平原是盐土、潮土,中部水网平原为水稻土,南部丘陵山地为红壤、黄壤等土质。
【动物资源】种类繁多,野生哺乳动物:野猪、鸡狼、短耳兔、黄鼬、香狐狸等;爬行动物:山乌龟、各种蛇类等;两栖动物:石鸡(蟆)等;鸟类:杜鹃、猫头鹰、雉鸡等10余种;昆虫有蝉、蝴蝶品种20余类。淡水鱼类58种;甲壳类主要有青蟹、甲鱼等;海水渔业资源有黄泥螺、黄蛤、沙蟹、梭子蟹、鲳鱼、海鳗、鲚鱼等20余种。
【矿产资源】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为主要矿产,分布在大隐镇、芝林、洪山乡的前鲍陈,储蓄量156万吨,大隐镇的云溪,陆埠镇的钟山渡槽,各有8万吨。高岭土分布于大岚镇的柿林北,呈肉红、灰色。花岗石,分布在梁弄镇让贤、四明山镇的屏风山,是建筑材料。
【行政区划】
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
【历史沿革】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
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
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
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余姚州。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州复县。
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1949年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
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
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
2012年,辖阳明、凤山、梨洲、兰江、低塘、朗霞6个街道,黄家埠、临山、泗门、小曹娥、牟山、马渚、丈亭、三七市、河姆渡、陆埠、大隐、梁弄、大岚、四明山14个镇和鹿亭乡,隶属宁波市代管。
余姚地处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61小时。年平均气温16.2℃,7月份最高,平均28.3℃,1月最低,平均4.1℃。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2.2℃(2013年8月6日),最低-9.8℃(1977年1月31日)。雨量充沛,年平均隆水量1547毫米,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的70%以上。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每秒2-3米。夏秋间多台风和热带风暴,冬季四明山区有积雪。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
余姚北部全境为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 *** 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海水潮位低,含沙量高而变幅大,杭州湾为中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9.8米,余姚海域年平均潮差:黄家埠2.5米、小曹娥3米。
余姚有哪些桥
余姚地处江南水乡,区域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境内江河溪流纵横,各种桥梁遍布,水陆交通便捷。“桥”在余姚可以说是无处不有,随处可见,城里有,农村有,田野有,深山有,桥成了余姚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余姚究竟有多少座桥?根据宁波市第二次全国公路桥普查的数据,余姚有413座桥。其中有特大桥3座,大桥14座,中桥48座,小桥348座,在宁波名列第二。如果把各种功能、大大小小的桥都计算在内,那余姚的桥肯定就不止这个数了。最近到茭湖、鹿亭摄桥,仅沿公路、溪坑就见到了30几座桥。由此推算,全市的桥至少在千座以上。为了反映余姚桥梁的基本面貌,化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有选择的拍摄了72座桥,既有城区的、也有乡村的,既有古桥、也有新桥。就以城区为例,沿姚江现有九座桥,通济桥是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古桥,其余的8座,从舜江节制闸桥起,接着是念德桥、念慈桥、新建桥、姚江桥、西石山桥、开封桥,一直到姚洲大桥,都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陆续建立起来的。在这短短的约2公里距离内就有8座新建的桥,充分体现了“快”和“多”。最近中山路二期工程扩建,又在姚江上新修了念圣桥,在最良江上新新修了中山桥。余姚的桥种类也很多,目前除了大城市里的人行天桥,多层的高架桥,大型的斜拉桥和一些边远地区的铁索桥等桥型我市暂时还没有,其它桥型基本上是应有尽有。从建桥材料看,既有原始的用竹、木、石搁置而成的便桥,又有用经过精加工的石料和水泥、钢铁建成的桥。从造型上看,既有古色古香的石砌桥、拱顶桥,也有工艺复杂的拱矢型桥、T型桥、肋拱渡槽桥、空心板梁桥和钢筋混泥土的双拱、三拱……桥。钟山引水桥长354米,有20多拱,还有木结构的廊桥。从功能上看,既有普通的人行桥、公路桥、铁路桥,也有多功能的公路立交桥、公路铁路立交桥和集行人、通车、引水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车厩渡槽桥,还有公园里起美化作用的观赏桥。这些桥构成了余姚桥梁新老并存、造型各异、各有千秋的特色,它们充分体现了桥的发展史,体现了余姚人的勤劳和智慧,也体现了余姚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有的桥,只有桥名,没有其他内容,如:电力桥、磨刀桥等。有的桥,桥名刻在桥栏外侧,如:三官堂桥。有的桥,桥名设置颇独特:居然是一面朝内,一面朝外,如:仁寿桥(“1997年6月重建”,南栏桥名朝内,北栏桥名朝外)、竹山桥(“1992年5月竣工”,北栏桥名朝内,南栏桥名朝外)。有的桥,桥铭有四块,分立在桥头的两边各两块,让人觉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如:西江桥。有的桥,桥名写在桥中间上方,使人老远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如:兰墅大桥。有的桥,二桥合在一起取桥名,而桥铭又立于桥的一端且离桥面甚远,如:合心桥(城东路上前后两座大桥,桥铭立于桥北麓中间绿化带区域)。有的桥,除了桥名,还刻有建桥年月,如:候青门桥(“1992年秋改建”)、西石山桥(“1995年12月建”)、念德桥(“2000年8月建”)、姚江桥(“1990年秋重建”,又称“老西门桥”)、新建桥(“1999年9月重建”,原名“红卫桥”)。有的桥,除了桥名、建桥日期外,还刻有建桥出资单位名称,如:森工桥(“1989年10月,第一化纤厂建造”)、后江桥(“2001年12月,交通局修”)。有的桥,桥铭立在桥栏右侧,桥铭上内容更丰富、翔实,刻有桥名题字者草体签名及印章,铭碑反面刻有“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荷载”,如:汇源桥(“2002年2月10日”)、丰泽桥(“2002年3月10日”)、皇山桥(“2005年5月改建”,桥右侧立有“设计荷载”之桥铭)等。有的桥原来有称谓,而重建或扩建后且没有被刻上桥名,如:子陵桥、联盟桥、人民桥、和鸣桥、丰南桥等。有的桥原来有桥铭,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突然没了,如:念慈桥、念德桥等。2007年刚刚建成的开丰桥、新西门桥、最良桥因开通杭甬运河需要而拆除老桥建新桥,该三桥(包括已改建成过江隧道的原东旱门桥)原先均有桥铭。但目前尚无桥铭,想必是有待建立吧。另外,余姚还有好多老式的石拱桥,这些石拱桥历史悠久,是余姚的文物保护单位,录下城区的四座,它们是:通济桥,俗称“老江桥”。铭碑立于桥北麓西侧,余姚县人民政府1981年6月1日公布,余姚市人民政府立。铭碑背面为简介: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又名虹桥,始建于宋庆历七年,元至顺三年始,以后砌三孔拱桥,更名通济桥,为古时姚城南北交通要道,全长44米,为浙东体量最大的三孔石拱桥,故有浙东第一桥之称,现桥为清雍正九年重建。在该铭碑旁,宁波市文化局、宁波日报社于2000年4月又立一铭碑,刻有“宁波十佳名桥”六个大字,背面有类似简介,此铭碑由大隐石刻石雕加工厂刻制。武胜桥。桥名刻于桥顶桥栏外侧,桥顶原有四个小型狮头石刻,文革时被敲掉。余姚市文物保护点。桥铭立于桥南麓西侧,背面有简介,因铭碑被破坏,几乎是斜对角半块被敲掉,所能辨认的文字还有:该桥始建年代久远,现桥于清光绪年间和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先后重修,全长23米。季卫桥,俗称“五洞桥”。桥名刻在桥栏外侧,简介碑立在桥北麓东侧,但已被粉碎性破坏。六浦桥。市文物保护点。铭碑立于该桥南麓东侧,背面是简介:六浦桥位于余姚城区老西门,东西横跨姚江支流西江,因桥内有六浦,受大江之水,故名。现存桥为清光绪年间重建,为单孔陡拱石桥,净跨度5.4米,宽4米,北桥栏外侧镌“迎恩旧迹”四字,南桥栏外侧刻“六浦桥”三字,该桥为古时姚城西门主要通道。余姚本来还有一些桥,因城市建设需要而已陆续消失不复存在了,只是有的当作地名还在用,它们是:卫星桥、分洪桥、桐江桥、智慧桥、金锁桥、石巍桥、大黄桥、矮墩桥、节制闸桥、棂星桥(系老式石拱桥)等。现在龙泉山后山半山腰防空洞旁卧有一老式石拱桥,此桥就是从原学弄口搬过来的那座棂星桥,民间则称明星桥。
余姚的名字来历 余姚的简介
1、余姚地名的来源,说法不一,但比较倾向于这一说法:取句馀山之“馀”字,姚水之“姚”字,合称为“馀姚”。解放后改用简体字,把“馀姚”改写为“余姚”,沿用至今。 2、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
余姚属于哪个省哪个市什么区 余姚相关介绍
1、余姚市属于浙江省下辖,宁波市代管县级市。不属于什么区。
2、余姚,浙江省辖、宁波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绍平原。东与江北区、海曙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区、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余姚自古人杰地灵,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沈君山等人的故乡。宁波河姆渡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三七镇旅游景点介绍 余姚三七市有什么玩的地方
三七市有哪些旅游景点
旅游业作为三七市镇的新兴产业,一年一度的杨梅旅游文化周活动和新近考古挖掘发现的具有6500多年悠久历史的田螺山遗址,加上原有的石步村古村落,陈氏故居等景点,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三七市旅游和进行投资。小城镇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集镇建成区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商贸、餐饮、信息等第三产业异军突起三七市石步村姚山最老的寺庙
余姚三七市圣堂 余姚堂区除了市区的总堂外,三七市堂是仅有的一个,圣堂坐落在三七市镇中心北部约1.5公里的石步村上义庄,圣堂就建在山脚下。余姚史前贝丘遗址出土了什么东西?井头山遗址距今多少年?
说起我国国内沿海地区埋深最大的一处古遗址,相信很多朋友们已经开始关注在2020年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到的井头山遗址了。这个突破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往对史前遗址在分布时空框架及其规律的认识。 井头山遗址在我国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东距离田螺山遗址1.5公里处。早在2013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因为厂房的建设,在打桩的时候就发现了贝壳等物件。随后有科学考察人员进行考察后初步却认为该地是一处在浙江考古中从未发现过的史前贝丘遗址。 井头山遗址在地下8米左右的位置,基坑总计750平方米。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灰坑、橡子储藏坑、处理坑、烧土堆、烧土坑、食物处理点和器物加工等10多处遗迹。遗址中出土了各种可登记遗物数百件,这其中包括了大量先民食用之后所丢弃的各种海生贝类,有蚶、螺、牡蛎、蛏、蛤、蚝等;另外还有着人工制品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贝器、编织物以及以阿邪动物的碎骨头等。 井头山遗址是我国浙江省境内迄今为止唯一一处被发现的史前贝丘遗址。其文化面貌、特征等与河姆渡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也与河姆渡文化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井头山遗址中出土的物具有着很明显自身文化特征。就比如说陶器的主要器型是以釜、罐、圜底器为主,比较少的圈足器,没有三组器。与河姆渡文化中的小耳状、鸡冠耳状扳手等一些细节装饰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经过研究发现,井头山遗址已经距离今天大约有着7800-8300年的历史了,起生产方式主要是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和狩猎,以及早期的稻作农业。这项发现对我国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井头山遗址反映了全新世早中期环境变迁以及古海岸线人类活动的起源、发展的明确过程;对井头山遗址发现和发掘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迁,海侵时间、过程以及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相互作用的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难得的案例。这里盛产荸荠种杨梅,是余姚十大最美古村之一,秀美中透露着古朴
余姚市是浙江省宁波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宁绍平原的中部,南枕有着“第二庐山”的四明山。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境内接连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和田螺山遗址,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出现了虞世南、王阳明、黄宗羲等 历史 文化名人。 除四明山外,余姚境内不知名的山不计其数,它们造就了余姚独特的风景,使其成为风光旖旎的城市。在这些群峰叠嶂里隐藏着一大批乡村。它们要么风景秀丽,要么人文底蕴浓厚,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在这些古村中,中村、冠佩村、柿林村、棠溪村、桐岭村、芦田村、石步村、芝林村、北溪村、大岚村被评为余姚十大最美古村。 这十大最美古村,我曾经去过中村、柿林村、芝林村、桐岭村、石步村。我去过的这些古村里,个个都有别具一格的美。中村溪清村秀,去过的人无不拍手称赞;柿林到了秋天遍山都是吊红柿子,犹如在树上挂上了万盏红灯笼;芝林村山青水秀,人们把它形容为浙东小九寨;桐岭村我前几天刚去过,它躲藏在深山里,仅有一个隧道与外界相通,村内溪水潺潺,山青竹翠,宛如世外桃源,只可惜现在变成了一个养鸡场。 在这些古村里,还有一个并不处于深山里的古村,它就是石步村。石步村 历史 悠久,它建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具体时间。但据史料记载,它至少建于宋朝。北宋庆历五年,明州教谕叶世儒来到石步村,看到这里山明水秀,很是钟爱,于是迁过来居住,并在这里繁衍生息。后来石步村发展成为人丁兴旺的大村。多少年来,石步村人都以叶姓为主,直到清朝后期,才逐渐有外姓人入住。 石步村从叶世儒迁徙过来生活至今,已有将近千年,是真正的千年古村。 叶世儒的孙女叶玉英嫁给了鄞县后生史简,二十五岁守寡,把遗腹子史诏培养成为遵循“孝、友、睦、姻、任、恤、中、和”的八行先生,被宋徽宗称为“八行高士”。史家后来成为四明第一望族,开创了南宋史家“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的辉煌。 石步村旧属慈溪,现在划归余姚市三七市镇管辖。走余姚318省道,再拐进三皇线,走不远有一个岔路口。岔路口有一块三角形草坪,草坪里立着一个高大的马头墙式牌楼,粉墙上写着“石步古村”四个大字。右边有一个硕大的杨梅卡通造型,牌楼前的草丛里立着“春山听湖”的红色牌子,它的右边打了三道醒目的白色箭头。箭头指向的地方有一个宽阔的公路,但你千万不要被这个导示牌误导。这条公路直通大池墩水库和唐李张村,再往前延伸,可以通往相岙村、桂岙村、长溪村,以及龙山镇。然而,石步古村在这块牌子的左边,要从左边的公路往前走。 走进村口,有一个红墙黛瓦的寺庙,叫做石步庙。石步庙建于何时,不得而知。根据寺庙门前的碑刻记述,石步庙是 历史 古迹,但是没有得到保护被损毁,文革期间被彻底拆除。一九八九年,众人积资重新修建了石步庙。 庙门前有一棵非常高大的古樟树,根据树上的标识牌记载,有近320年的树龄了。这棵树的根部宽大扁平,像一堵墙,树干郁郁苍苍,遮蔽了石步庙前的半块天空。如今,这棵古樟树已经成为石步村的标志。它像一位老人,经历了无数个沧桑岁月,依然守护着石步村。 古樟树一溪之隔,还有一个崭新的寺庙,叫关帝殿。关帝殿前有一条宽阔的浅溪,溪水清澈,溯溪而上就可以走到石步村。如今,这条小溪成为石步村最美的风景。溪上修筑了很多道浅堤,清澈的溪水漫过这些浅堤,发出哗哗的声响,如少女轻抚的琴声。溪水的两岸每隔一段就修筑了一排近水石阶,石阶上长着青苔,石壁上挂着青藤,旁边绿树掩映,清浅的溪水盛着它们的倒影,仿若回到了 历史 的时光。 村子里有安乐堂、叶家大屋、三进堂等众多古代民居建筑,它们每一处都有故事。本来都是当时的深宅大院,随时时间的推移,现在大多变成了残垣断壁。我走进村子里的时候,是上午十点多钟,和其它古村一样,见到的都是一些老人。走在这些逼仄的巷陌里,眼前呈现的都是青砖黛瓦和青石木窗,仿佛行走在 历史 的巷道里,古朴中透露着沧桑。我想找寻隐藏在这些砖瓦间的 历史 遗迹和关于它们的故事,似乎已无处可觅。 有些老房子甚至被推倒,在原址上盖了上崭新的现代化高楼,或者借助原基建造成半古半新的房子。在村子的胡同里,经常可以见到角落里摆放着一些石器和瓦罐,它们像被人随手遗弃在这里似的,却不经意间透露出这个古村的 历史 。 和别的古村一样,石步村也是以老人为主,她们还在过着几十年间的原乡生活。我每次走入古村,都能看到在河畔或者溪边洗衣服的老人或者村妇,她们是村子里最有烟火气的风景,也让人体验到江南古村的那一份质朴和诗意。 走进石步村,不得不提起杨梅。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中国著名良种“荸荠种杨梅”就原产于三七市镇石步村张湖溪,汉朝时就为贡品。现在的石步村号称“杨梅之乡”。现在不当时,杨梅早已经过了果实期,待到明年五六月份杨梅成熟时再来,石步村一定会让你垂涎欲滴。 我相信,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石步古村一定会是碧溪盈盈、鸟语花香、杨梅诱人的美丽乡村,让人流连忘返。也许你来过这里,比我听到更多的故事,发现更多的美,不知道,你是否对这里还有印象?欢迎留言评论。这里是楚语文旅,每日分享优美风景和旅途故事,欢迎关注。余姚三七市镇和余姚低塘镇哪个好
三七镇好,三七镇有着沉厚的历史底蕴,镇里有较多的历史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接壤,在经济建设上是全国千强镇,适合宜居。余姚旅游指南?
雪莲如烟A 魔法师 四级(1141) |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0/10) | 我的空间 | 百度首页 | 退出我的知道 我的提问我的回答知识掌门人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帮助 设置百度知道 交通/旅游 国内旅游 相关内容 添加到搜藏已解决最近想要去余姚采杨梅,可以去哪里采?有奖问答!!悬赏分:200 - 解决时间:2008-7-22 12:28如题。我要具体的地址和路线(指余姚到采杨梅点的路线),如果有价格就更好!!!最好不要给个网站就算回答了。问题补充:有大概的价格吗?谢谢提问者: verywetman - 秀才 三级 最佳答案到余姚后从车站广场搭乘中巴往三七市镇上杨梅山.电话联系0574-62932771.自己开车去可以看看自助线路的余姚杨梅节红色游和热点推荐的余姚杨梅节线路介绍,这两个楼主写得还可以.希望对你有用。大概5~6元/每斤3回答者: 斯文坏人 - 举人 五级 2008-5-29 13:06我来评论相关内容_ 余姚杨梅那里去摘比较多._ 杨梅节到了想去摘余姚杨梅?_ 谁知道,余姚采杨梅在那里,从火车站下来怎么去?_ 在余姚买杨梅,注意当心上当_ 余姚采杨梅的地方?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 有奖问答 想要 余姚 杨梅其他回答 共 11 条扬梅我家就有.不过太远了.回答者: 吴梅蕊 - 助理 二级 2008-5-28 15:28我家也有,可是你来不了啊!回答者: furong050110 - 初学弟子 一级 2008-5-28 15:51这个分数真高,呵呵,可惜我对余姚不熟,哎,白白做了几十年宁波人了。回答者: 丽江伊托邦旅游 - 助理 二级 2008-5-28 22:19在余姚杨梅中胡家山杨梅的品种最有特色,并且存放的时间较长,大约2-3天。杭州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沪杭甬高速→余姚高速道口下往北进入城东路→开车7.3公里→右转进入子陵路往宁波方向(61省道也叫s319)→直行10公里左右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左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江苏上海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往宁波方向进入沈海高速(前行50KM)→从慈城出口下高速→往余姚方向(61省道也叫s319)→开车20分钟左右→途径慈城镇和三七市镇到丈亭→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右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自助采摘40元/每人,所摘杨梅按当天市场价购买回答者: nicholas_jsy - 秀才 二级 2008-5-29 13:31丈亭 兰溪 杨梅那里最多 多了也就便宜 质量也OK。去那里吧回答者: 62622642 - 助理 三级 2008-5-30 00:47杭州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沪杭甬高速→余姚高速道口下往北进入城东路→开车7.3公里→右转进入子陵路往宁波方向(61省道也叫s319)→直行10公里左右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左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江苏上海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往宁波方向进入沈海高速(前行50KM)→从慈城出口下高速→往余姚方向(61省道也叫s319)→开车20分钟左右→途径慈城镇和三七市镇到丈亭→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右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到余姚后从车站广场搭乘中巴往三七市镇上杨梅山.电话联系0574-62932771.自己开车去可以看看自助线路的余姚杨梅节红色游和热点推荐的余姚杨梅节线路介绍,这两个楼主写得还可以.希望对你有用。大概5~6元/每斤回答者: 降猪拾捌掌 - 试用期 一级 2008-6-1 00:22杭州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沪杭甬高速→余姚高速道口下往北进入城东路→开车7.3公里→右转进入子陵路往宁波方向(61省道也叫s319)→直行10公里左右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左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江苏上海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往宁波方向进入沈海高速(前行50KM)→从慈城出口下高速→往余姚方向(61省道也叫s319)→开车20分钟左右→途径慈城镇和三七市镇到丈亭→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右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电话联系0574-62932771.自助采摘40元/每人回答者: BALABALAYIAI - 初入江湖 二级 2008-6-4 20:05杭州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沪杭甬高速→余姚高速道口下往北进入城东路→开车7.3公里→右转进入子陵路往宁波方向(61省道也叫s319)→直行10公里左右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左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江苏上海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往宁波方向进入沈海高速(前行50KM)→从慈城出口下高速→往余姚方向(61省道也叫s319)→开车20分钟左右→途径慈城镇和三七市镇到丈亭→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右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电话联系0574-62932771.自助采摘40元/每人-----------------------------------------------------------------------杭州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沪杭甬高速→余姚高速道口下往北进入城东路→开车7.3公里→右转进入子陵路往宁波方向(61省道也叫s319)→直行10公里左右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左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江苏上海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往宁波方向进入沈海高速(前行50KM)→从慈城出口下高速→往余姚方向(61省道也叫s319)→开车20分钟左右→途径慈城镇和三七市镇到丈亭→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右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到余姚后从车站广场搭乘中巴往三七市镇上杨梅山.电话联系0574-62932771.自己开车去可以看看自助线路的余姚杨梅节红色游和热点推荐的余姚杨梅节线路介绍,这两个楼主写得还可以.希望对你有用。大概5~6元/每斤--------------------------------------------------------------------------在余姚杨梅中胡家山杨梅的品种最有特色,并且存放的时间较长,大约2-3天。杭州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沪杭甬高速→余姚高速道口下往北进入城东路→开车7.3公里→右转进入子陵路往宁波方向(61省道也叫s319)→直行10公里左右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左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江苏上海方向的具体行走路线: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往宁波方向进入沈海高速(前行50KM)→从慈城出口下高速→往余姚方向(61省道也叫s319)→开车20分钟左右→途径慈城镇和三七市镇到丈亭→见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指路牌右转→见条幅和广告牌→到达胡家山杨梅观光基地自助采摘40元/每人,所摘杨梅按当天市场价购买回答者:匿名 2008-6-8 19:09昨天6月8日刚刚陪家人去余姚的三七市镇采杨梅回来。路线供你参考:我们是做火车从上海到余姚火车站,出站后向西走5分钟左右到新建路上找公交201车站(注意是开往余姚东站方向的,我们昨天没留神就坐反了方向,跑到西站去了),乘至终点站余姚汽车东站。在余姚汽车东站找去三七市镇方向的中巴(终点是二六,三七要在中途下车,票价6元),车程四十分钟左右。到三七后,下车过马路到对面一条上山的马路,沿路向上走。可以选择打个小三轮车会更省力些,到余姚三七市镇杨梅观光接待中心/古杨梅林。三轮车10元到杨梅林。昨天去的时候杨梅还没太熟,到6月底就会熟透了。挑相对熟的采了一小袋,天空飘着小雨,一边采梅,一边感受林间美景,现在回忆起来,还是不虚此行的!玩的开心!P.S. 在三七下车之后马路两边会有很多小贩卖杨梅,记住这些都不是余姚本地的杨梅,而是福建运过来的。杨梅价格10元一斤。余姚是水乡还是山城能否介绍一下余姚啊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上海经济区,东距国际港口城市宁波40公里,西距杭州市120公里,北濒杭州湾,南接四明山,区域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全市辖14个镇、1个乡、6个街道,现有常住人口85万人。 余姚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相传是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名余姚。早在7000年前就创造了誉为世界文化瑰宝的“河姆渡文化”,使余姚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余姚秦时置县,历史上曾涌现出东汉高士严子陵、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朱舜水和著名史学家黄宗羲等名人学士180多位,素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之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撤县设市,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二类市。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02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3%和4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7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9%和7%;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75.66亿元,贷款余额128.1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6.02亿元和34.6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
余姚简介
余姚市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北濒杭州湾,南屏四明山,西连杭州市,东接宁波港,全市共辖 14 个镇、 1 个乡、 6 个街道,总面积 1527 平方公里,人口 82.59 万。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
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长山青虎湾岗海 拔 979 米 ,中部为姚江冲积河谷平原,北部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 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称。
余姚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沛,雨量丰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日照 2061 小时,平均温度 16 度。
余姚经济发达,改革开放以来 , 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
2004 年 ,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52 亿元 , 财政收入 35.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600 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 2000 多个县市中名列第 19 位。
余姚市属于哪个市 关于余姚市的简介
1、余姚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宁波市代管,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海曙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余姚自古人杰地灵,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虞世南、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余秋雨、沈君山等人的故乡。余姚文化属吴越文化,余姚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余姚河姆渡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2017年6月,余姚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 3、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10月8日,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