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慈禧西逃向曹家大院借巨款,只用一个小物件抵押,曹家却说值了
- 太谷三多堂三处不寻常的摆设和建筑,暗含主人怎样的深意
- 慈禧西逃时向曹家大院借巨款仅用什么抵押,曹老爷:值了
- 慈禧西逃之时向曹家大院借巨款,只用一个小物件抵押,这个东西是啥
- 晋商大院有哪些
- 三多堂博物馆的背景故事
慈禧西逃向曹家大院借巨款,只用一个小物件抵押,曹家却说值了
由于八国联军突然从天津等地打过来,北京岌岌可危,因此慈禧在慌乱之下就选择逃跑,她带着光绪等人准备逃往西安。像这些皇族出行,一般都是要讲究排场的,可在逃亡的时候,哪里还管得了这么多。
况且慈禧她们出行,往往都是带着一大帮人,路上的开支少不了,可慈禧这次出逃非常仓促,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准备,只能是先逃走再管别的事情,她们虽然逃走,路上却还是注重自己的享受。
这一路上她们花费巨大,很快自己带着的那点钱就用完了,路上虽然有官员不断孝敬她,可这点钱是根本不够花的,地方政府的钱本来也没有多少,还要维持地方的开支,那么慈禧就只能是找当地的一些大户来借钱,当时在山西,最有钱的肯定是乔家,现在他们的乔家大院,还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景点,慈禧在经过这里的时候,也是找乔家来借钱,钱对乔家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于是他们就大方借给慈禧,不过他们提出要求,请慈禧为自己写块匾。
这种要求慈禧肯定不会拒绝,在得到这块匾后,乔家就立马挂到自己的门口,到现在这个东西还是乔家大院的一个标志。不过乔家借给她的这些钱,也不够她花多久的,很快就用完,继续找乔家借也不太好,慈禧就注意到当地的另外一个巨富曹家。
曹家也一样是非常有钱,不过这次慈禧借钱,还是要点脸,她没有主动上门,而是找了个太监拿着一个小物件过去抵押,要是她后面不还钱,这个物件就归曹家,谁都清楚,慈禧说是这么说,可她根本就不可能还钱。
曹家人一看这个物件,立马就认为值了,赶紧就把钱给了慈禧,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
乾隆时期法国进贡的一个金火车钟
,这个东西是法国特意设计出来的,只有这一件,慈禧在逃走的时候,宫里有很多的宝贝她都想带走,可自己没有能力把这些东西都拿走,就只能是找个别自己最喜欢的宝物带到路上,金火车钟就是其中的一个。它的车身上有表盘,可以用来看时间,车是用黄金,乌金,白金再加上水晶打造的。
这个东西上发条之后还能行走,确实是罕见的宝物,它可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可以说曹家这次是得到大宝贝了,后来这个东西就一直在曹家,如今这个东西在博物馆里面,也是馆里的镇馆之宝,不过这么多年过去,这个东西早就已经没有办法行走。
用这些东西来抵押,可见慈禧在出逃的时候是有多么仓促,这也没有办法,毕竟她们这帮人沿途的开支实在太大,带多少钱都不够她们挥霍的,到了之后更是疯狂挥霍,地方政府是很难供养她们。
就只能是找曹家,乔家这样的巨富家庭来处理,她这一路上上也和不少的富人借钱,可她是不准备去还这些钱,也没有人敢找她要钱。宫里的不少宝贝,就是在这个时候流落到民间的,当然,比起她们丢失的这些财宝,在北京的宫殿就更惨,慈禧等人逃走之后,八国联军进入到北京开始大规模的洗劫,皇宫各地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宫里大量的宝物都被抢夺一空,这个损失根本无法估量。
这一切还是由于慈禧的昏庸和自私导致的,当然,清朝的国力疲弱,没有办法和八国联军对抗,这才落得这个下场,要是她能多用些心思在国家上,也不会让国家变成这样,慈禧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还只是想着她自己,这次出逃她一路上就顾着自己享受,根本没有把国家放在心上,当初她和咸丰一起逃到热河,如今她再度西逃,一生中有这么两次经历,她也算是历史独一份了。
太谷三多堂三处不寻常的摆设和建筑,暗含主人怎样的深意
太谷曹家三多堂,是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更被誉为是“民间故宫”。三多堂之内不仅珍宝众多,而且还有三处非同寻常的建筑与摆设,其中都蕴含着主人的深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在山西省太谷县城西南的北洸村内,坐落着一处具备明清两代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它便是曹家大院,又被称为是“曹家三多堂”。曹家三多堂占地面积约为10600平方米,整体布局为“寿”字形,共有房间277间,现已被改造成曹家大院博物馆,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
曹家大院的建成,源自于曹氏一族的兴起。早年的曹氏家族只是一代农民,在洪武年间时举家迁移到太谷北洸村,专以耕作为生。传到第14代时,曹家出了一位名人,他便是曹三喜。当年的曹三喜独自到关东闯荡,专做皮货生意,他不仅圆滑世故而且善于经商,关东地区官匪两面全都是他的座上宾,因此生意越做越大,最后甚至还将分号向全国辐射,真正做到了“无处不曹”。
曹家的鼎盛繁华,令曹三喜志得意满,他随即花费大笔资金,雇来全国最好的建筑工匠,开始修建曹家三多堂。只几年的光景,一座布局庞大且富丽堂皇的宅院便拔地而起,成为的当地最著名的建筑物。
曹家大院至今已经在太谷县矗立了400余年,但是其内大多数珍宝却仍被安置于内,被当代游人所追捧。曹家大院内的建筑,完全可以用“雕梁画栋”来形容,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无一不是当时最高雕刻工艺的代表。除此之外,曹家大院堂内的各个屋角处,也都由金粉涂刷,上面绘制各种漂亮的图案,彰显出豪富之家的贵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曹家三多堂之内,存在着三点非同寻常的地方,也恰恰是这三处地方,更能显示出曹家豪门的文化内涵底蕴,下面小编就来详细说说这些非同寻常之处。
1.没有门罩的大门
众所周知,凡是富贵豪门之家,必然都在各个方向设有大门,曹家三多堂同样也不例外。可有趣的是,相比于其他豪门家的大门,曹家三多堂主楼上的楼门却一反常态,在主楼竟没有设置遮阳挡雨的门罩。曹家主人之所以会如此设计主楼楼门,其目的则很明显,一方面则是不希望有人在曹家门口逗留,应该赶快去完成手边的工作;另一方面的意思是告诫子孙不可仗着曹家的余荫,混日子,而是要外出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2.八仙桌不方正
三多堂内家具无数,但若论及特殊之物,当属正堂之内的一张八仙桌。八仙桌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之一,一般来说,八仙桌都是四边长度相等的正方形桌面,桌面每边可坐二人,合起来正好为八人,犹如八仙聚会一般,故此得名。
曹家三多堂之内的八仙桌,长1.4米,宽1.39米,宽度略微少于长度。这一明显的缺陷,其实并非是工匠们的大意马虎,而是曹家主人的刻意为之。其中寓意深刻,是告诫子孙牢记一事,世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之事,凡事皆有缺憾,不必一味追求过分的完美。
不得不说,曹家作为世代经商之大族,仅仅是一张八仙桌,便能警示着曹家上下主仆,于生意场中不可好事占全,切勿因小失大,所谓“吃亏是福”,便是这个道理。
3.旁门不开门
在曹家三多堂外有一处如意垂花门,此门极为特殊,它虽然被命名为“门”,却一直是“有罩无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堵墙壁。此门的修建,意在告诫子孙后人,虽然世间门路众多,但是休想走旁门左道,否则的话便是“没门”!
由此可见,曹氏一族在教育后人的方面上下足了功夫,将人间至深值的道理,都巧妙的隐含在家居建筑日常用品上,真可谓是破费心机。也正是这三处异常之处,更凸显出富贵之家的家风严谨,为后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慈禧西逃时向曹家大院借巨款仅用什么抵押,曹老爷:值了
不是抵押,而是慈禧赠送曹老爷“金火车头钟”,简单说就是一个火车模型,是非常贵重,相当于曹老爷拥有免死金牌,才会说值得。
首先,慈禧听到八国联军想要夺她手里的权力,扶持帝王,这下慈禧就炸了,她不愿意把自己手里权力分出去,那简直是要她的命,因此慈禧主动发起战书,想要跟八国联军大干一场,找回场子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八国联军很快就攻打到北京城,慈禧一点反抗都不敢,急忙忙就带着光绪一路往西出逃。
其次,慈禧过贯好日子,逃亡的日子是非常苦,而且慈禧出逃的时候,整整带了一千多人,银子又没有带多少,这么多人总要吃饭吧,就算不顾宫女太监,她自己也不够花,怎么办呢?慈禧灵机一动,她想到曹家,这个土豪家族。
接着,慈禧来的曹家大院,曹老爷也热情地接待了慈禧一行人,慈禧跟曹老爷开口:“曹老爷,我出门太急,身上没有带多少银子,借点钱帮我渡过难关,日后定相还......”曹老爷一听慈禧这样说,马上就表示愿意拿出30万两借慈禧,慈禧非常开心直接说:“放心,曹老爷,这笔钱会还的......”
曹老爷也是人精,知道这是慈禧客气的说法,连忙表示:“国家有难,这钱是捐给国家,不用还了......”
最后,慈禧果然大喜,感念曹老爷献上的巨款,就找了一个礼物送给曹老爷,而礼物来头就不小了,礼物是“金火车头钟”,简单说就是一辆火车模型。曹老爷看慈禧出逃还带着它,就足以证明“金火车头钟”是非常贵重,因此曹老爷连说:“值了?”肯定值得,曹老爷拥有“金火车头钟”就相当于拥有免死金牌。
慈禧西逃之时向曹家大院借巨款,只用一个小物件抵押,这个东西是啥
慈禧太后在西逃的时候向曹家大院曾经借过一笔巨款当时她用一个小物件作为抵押,这个小物件就是金火车头钟。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金火车头钟这是乾隆年间法国人献给皇帝的贡品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当时八国联军攻陷了京城慈禧太后被迫向热河方向逃跑。由于当时事态紧急所以当时慈禧太后的并没有带大量的钱财。仅仅在她向西逃跑了有两天左右的时间她发现她身上带的钱财都已经用光了。当时由于慈禧太后太过于饥饿所以她只能现在山西落脚寻找食物来源。
为了生计慈禧太后开始向山西的两位富商借钱。听说慈禧太后来到山西之后乔家大院立马把10万两银子借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为了感谢他专门为乔家大院四下了福种琅环的匾额。
要知道慈禧太后在皇宫中的生活是极为奢侈的,所以这10万两白银根本就不可能够慈禧太后日常的花销。慈禧太后又再次向曹家大院借钱,当时曹家大院资产非常多虽然那时曹家大院有衰败的趋势但是他们依旧可以拿出来10万两白银来资助慈禧太后。在接受了曹家大院的馈赠之后慈禧太后就用金火车头钟来换取这10万两白银。
当时曹家大院的人看来慈禧太后就送来一个小物件感觉非常的平常,但是当他们打开之后发现了这是金火车头钟就是因为这个金火车头钟让整个曹家大院的人非常震惊。这个金火车头钟可以说是国家级的宝贝价值连城。这是乾隆年间法国人赠送给乾隆皇帝的贡品它的价值远非10万两白银可以比。所以当时慈禧太后把金火车头钟作为交换给曹家大院的时候曹家大院的人大呼值了。
晋商大院有哪些
晋商大院有:乔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常氏庄公园、渠家大院、李家大院、申房子等。具体如下:
1.曹家大院。
晋是巨富曹企业巨富曹家的庭院。占地面积为10600平方米,整个建筑都是“寿命”字体。这也意味着主人在建筑过程中住了多久,多福,多子,所以也被称为“三岛堂”,共有15个花园,270个房子,曹家大院的建筑样式也比较有特色。不仅融入了南方的建筑风格,还融入了欧洲的建筑风格。曹家大院外国式建筑风格仍然存在的原因是曹家的事业发展到了外国。曹一家出售砂锅开始后,人们继续努力,在全国开展事业,全盛期曹家内从业人员达到37000人。所以曹家大院很显眼,现在里面还陈列着数千件文物。
2.渠家大院。
300多年前,23628平方米面积有40个花园的那一年主人建造的渠家大院叫“渠”、“半城市”。从渠的房子转移到了准郡,可以看到渠家大院很大。渠家大院此外,石头栏杆、五进制贯穿党员、拱门、剧场是渠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每个院子都很豪华,可以说是住宅建筑的典范。渠家大院的主要景点包括主院、茶庄、珠计算和测量衡博物馆、护送和家具馆。
3.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是汇集南北建筑艺术的典型四合院式建筑,还融合了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因为主人在英国留学过,并且娶了英国女人做妻子,所以李家大院有修养美。石雕反映在芬文石和石狮身上,木雕主要反映在房子的结构部分,砖雕反映在电影墙上,装饰艺术体现了汉族民俗和民风。
4.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祖先从卖豆腐开始,经过历代开发,在全盛时期王家大院拥有被称为“民间故宫”的8888间房屋。王家大院广泛使用石雕、砖雕、木雕工艺、花鸟鱼昆虫、歌剧人物、典故,融入建筑,医院亭台匾巨大,文化氛围强烈,具有强烈的观赏价值。
5.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因电影剧而非常有名,乔家大院的场地面积为4175平方米。
三多堂博物馆的背景故事
太谷曹家大院——三多堂博物馆,它原是晋商巨富北恍曹家的一处“寿”字形宅院,外观雄伟高大,形似城堡,独立村北,与四周低矮的民房形成鲜明的对照。宅院总占地面积 10638平方米,建筑面积6348平方米,保存着明、清、民国三代的建筑群,陈列着无数珍品,是新开发的一处晋商文化旅游景点。1995年10月开放,已成为晋中旅游的热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家始祖曹邦彦是太原晋祠花塔村人,以卖砂锅为生,明洪武年间举家迁移到太谷北恍村,兼以耕作。到第14代“三”字辈中有个叫曹三喜的独闯关东做买卖,获利甚丰,当时所谓“关外七厅“均有曹家的商号。清兵入关,又把生意做到关内,先在太谷设号,向全国辐射。到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铺面,达640余座,资产高达1200万白银,雇员有37000人,所以乡民有“凡是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号”的说法。后又跨出国门,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伦敦,把国内的茶叶、布匹输往国外,引进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曹家在山西和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茶叶之道”,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媲美。惜于光绪甲午、庚子年以后由于战争、商业竞争、子孙的骄奢淫逸导致了失败,终于走完了自己的辉煌历程。
曹家在极盛之时,在北恍村相继建起了一批布局庞大富丽堂皇的宅院,如:五桂堂、怀义堂、福善堂、三多堂等,尤以“福”、“禄”、“寿”、“禧”字形建造的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幸存下来的“寿”宅院,是曹氏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堂名,习惯上称为多福、多寿、多男为内容的“三多堂”。这座宅院以高耸大雅,厚重古朴的特色冠于群院之首。宅院坐北朝南,分南北二部分,东西并排三个穿堂大院,连接三座三层17 米高的楼房,内套15个小院,现存房舍 277间。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龙楼凤阁鳞次栉比,信步廊庑迂回,举目檐牙高喙,十分庞大气派。楼顶还建有三个亭式重楼,飞阁凌空,是曹家护院家丁巡逻之地,也是主人举杯邀月之所。建筑造形酷似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头像。当清晨雾气霭霭之时,或黄昏暮色茫茫之际,站在远处观赏,三座顶楼和整个建筑一起,酷似三头庞大的“牛”、“羊”、“猪”形。这种追新逐奇的建造意识,给宅院平添了几分辉煌和神秘。 三多堂建筑堪称中国民宅奇葩,然而三多堂展出的珍宝则是花蕊朵朵了。它陈列有四大项目12个内容,数千件文物工艺,数千张照片,再配以绘画、书法、模型及现代化的灯光、音响效果,较好地反映了曹家全盛时期的概貌。 “曹家经商史”主要反映曹家历代从艰辛的创业到创造辉煌和走向衰落的过程。有创业阶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辉煌时期的“辽奉蒙俄六百座”,“福禄寿喜四合围”;有衰败时期的“白烟一股瞬息间,千年瓦金落纷纷”的情景。
“明清家具展”陈列有400多件明清家具,有世所罕见的用92块天然花纹大理石镶成的“百寿大屏风”,后部有上下各50个“寿”字型和三代帝王师祁藻摘录古代十七位学者启导告诫后人的真迹文章。一百个寿字和文章均用阴刻手法刻于其上,又以金粉涂之。有“螺钿镶嵌贝壳镜”,用天然贝壳雕琢上民间吉祥图案和“福禄寿”三星,当你选择不同角度时,会呈现出不同色泽。据传如果看到红色则会官运亨通,看到粉色则要走桃花运,而黄色则预示着要发财致富了。又有“ 寸斤寸金”的“红木半圆桌”,立体造化的”大理石座镜”以及数百件明清家具,有“皇家看故宫,民间看曹家”之说。
“瓷器馆”陈列有近2000件瓷器,从掸瓶、罐,到碟、碗、盘,大大小小,琳琅满目,其中不乏许多明、清珍品。 令人称奇的是在“珍宝馆”展出的清宫国宝金火车头钟和明代大画家仇瑛临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卷长7.74米,宽0.45米,上有1643个人物,208头牲畜,生动逼真,价值连城。同时展出的还有羽毛镜、商朝白燕古陶、哥窑碎瓷等珍品。 此外,三多堂还展出有清代大书法家赵铁山的40余幅书法真迹,形意拳发展史,根雕艺术展,太谷宫灯展以及太谷县史等展览。现在正着手复原西侧的曹家花园,开辟一处休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