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历史沉淀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上海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以及历史沉淀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历史沉淀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 城市文化 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吧。

上海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历史沉淀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
  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形似橄榄,故此又称“橄榄瓶”。此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产于雍正景德镇官窑,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粉彩也称“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摸起来有种粗糙感,看上去也呈现一种哑光的感觉,但图案更为立体。

   王羲之《上虞帖》
  王羲之《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草书,麻纸墨迹,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58字,收刻于《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大观帖》等,著录于《宣和书谱》《东图玄览》《墨缘汇观》等,为《宣和书谱》所载《得书》三帖之一。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这是一件传世瓷器中造型独具一格的越窑青瓷碗。器形规整,丰满硕大,碗口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青中唐越窑海棠式大碗闪黄,润泽如玉,胎质细腻,釉色匀润。早在唐代,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烧造了许多专供帝王享用的贡瓷,这件海棠式碗即是其中的一件精品。

   子仲姜盘
  这是一件春秋早期用于盥洗的青铜器。它形体较大,整器风格质朴浑厚。盘壁的两侧子仲姜盘有一对宽厚的副耳高耸,其外侧饰有云纹。盘的前后各攀一条曲角形的龙,龙首耸出盘沿,作探视状;龙身躬背曲体似于跃入盘内水中。盘内底铸有浮雕的鱼、龟、蛙等水生动物,鱼为七条一周,龟、蛙为相间排列,此种饰法极具春秋早期的特色。

   《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唐代摹本,共有两行15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大克鼎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大克鼎1,它是西周晚期铸造的青铜器,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达875公斤。大克鼎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并称晚清“海内青铜器三宝1”。大克鼎是西周中期圆鼎的典型式样,鼎口有大型双立耳,腹略鼓而呈下垂之势,腹壁厚实,蹄足,形制厚重,充分表现出了青铜鼎威严、庄重的礼器特性2。鼎腹内壁铸铭文290字,铭文记载了作器者为“克”,他是管理周王饮食的官员,周王授予克的职责是上传下达命令。这篇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也是西周书法艺术中的皇皇巨著。

上海博物馆有哪些宝贝


上海博物馆是中国大型古代艺术博物馆,有12个专门展厅,12万多件精品。值得一去,镇馆之宝是最重要的。让我们来看看镇馆之宝。

1、大克鼎


年代:西周
规格:高93.1厘米,直径75.6厘米。
出土时间:清光绪中期。
出土地点: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
大柯顶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禹鼎、台北故宫的毛公鼎并称为晚清“青铜器海上三宝”。作为一个重鼎,大克鼎与大禹鼎一起,是青铜圆鼎中最大的有铭文的,虽然考古成果已有一百多年,但它是极其高贵的。

2、晋侯稣钟


年代:西周
规格:大的高52cm,小的高22cm,都是永铃。
出土时间:1992年
出土地点:陕西省曲沃县赵蓓村金猴墓地8号墓
侯苏钟是西周晚期后弦的丧钟。共有16个编钟,可分为两组,每组8个编钟。它们被排列成两个系列的编钟,具有和谐的音阶和节奏。其中上海博物馆收藏的14件是从香港买回入藏的,另外两件是经过科学发掘,在山西省曲沃县赵蓓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的,现藏山西博物馆。

3、高逸图卷


年代:唐朝
规格:长45.2cm,宽168.7cm。
,自北宋以来多次被皇室和名家收藏,在书目中屡见不鲜,极为珍贵。这幅画是唐代著名宫廷画家孙伟仅存的作品。它的保存对于研究孙伟的个人艺术风格和唐宋人物画风格的演变具有独特的意义。

4、苦_帖卷


年代:唐朝
规格:长25.1cm,宽12cm。
,中唐著名草书家怀素唯一的传世佳作,大家公认的真迹。这篇帖子虽然只有14个字,但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中国的禅宗和茶道研究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5、行书鸭头丸帖卷


年代:东晋
规格:纵向26.1cm,横向26.9cm。
是王献之为数不多的真迹,是王献之草书的代表作。他是王献之“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擅长行书和草书,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小圣人”。他的书法不受父亲的限制,所以独树一帜。不要创造他自己的风格。

6、子仲姜盘


年代:春秋时期
规格:高18cm,直径45cm
春秋早期青铜器钟,1997年由香港孙集团董事长赠送上海博物馆。这是一个盛水的盘子。商周时期,举行洗水的仪式,以接管被丢弃的水。中江盘是金师傅送给妻子中江的礼物。这块两千多年前精心铸造的铜板,凝聚着他对妻子深深的爱。

7、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年代:清朝
规格:高39.5厘米,直径10.0厘米,足径12.3厘米,腹径18.5厘米
清代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蝙蝠桃纹橄榄瓶,曾创下清代(2002年)瓷器拍卖世界纪录,后被香港收藏家张永贞女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粉彩是清代雍正彩瓷最著名的品种之一。粉彩蝙蝠桃纹瓷器多以盘的形式出现,在橄榄瓶上极为少见。此瓶为孤品,堪称绝世宝瓶。
相关信息: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在哪一层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在2层。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备受瞩目的大克鼎已经完成了搬运布展。从一楼青铜馆到二楼展厅,200多公斤重的大克鼎,经过了多次腾挪。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都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都是: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清)、王羲之《上虞贴》(唐)、越窑青釉海棠式碗(唐)、子仲姜盘(春秋)、王献之《鸭头丸贴》(唐)、怀素《苦笋帖》(唐)、《淳化阁帖》(北宋)、孙位《高逸图》(唐)、 晋侯稣钟(西周)、大克鼎(西周)。

1、大克鼎(西周)

大克鼎为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文物。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时期所铸的青铜重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大克鼎铭文共28行290字,记载了周天子对贵族“克”的册命辞,字体圆润古拙,又不失劲健,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

2、晋侯稣钟(西周)

晋侯稣钟是西周时期重要乐器,出土于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第七代晋侯稣的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文物。钟上铭文为利器刻凿而成,刀痕明显,为海内孤品,而且无从得知古人是用什么刻上去的。刻凿在16枚钟上的文字是连读的。

3、孙位《高逸图》(唐)

唐代著名画家孙位仅存的真迹,上博所藏书画中的第一名作。画名"高逸图"为宋徽宗赵佶所题,画面上描绘了是竹林七贤中的四位高人:山涛、王戎、刘伶和阮籍。画家通过娴熟高超的技术,出色地刻划了魏晋士大夫的精神气质。这件展品似乎从来没有展出过。

4、《淳化阁帖》(北宋)

《淳化阁帖》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是中国法书丛帖之祖。所谓法帖,就是古代名书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拿出秘阁所藏晋唐历代名家法书,令翰林院侍书王著编成。

上海博物馆三大镇有什么宝贝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上海博物馆有很多非常珍贵的藏品,无论是文物还是书法,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据了解,上海博物馆有镇馆三宝,那么这三件是哪三件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1、大克鼎


大柯丁:西周末年(孝帝年间)一位大贵族铸造的青铜,也叫丁可。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中国第一件禁止出国展览,出土于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内墙上还有两处碑文,28行290字,主要记录了易科祖先的功绩,纣王的政策,以及大量的土地和奴隶。鼎高93.1cm,重201.5kg,直径75.6cm,鼎上有290处铭文。

2、商鞅方升


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方胜底部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圣旨,证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按商鞅制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国度量衡。其200毫升的体积是一个计量器具,是商鞅统一计量规定的“一升”标准,也是商鞅变法至今唯一的实物。高232mm,长1870mm,长1240mm,宽690mm,深230mm,容积202.15ml。

3、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荷塘奶鸭图为一件南宋时期的刺绣作品,现藏上海博物馆。
朱克柔古代流传下来的刺绣作品。以母鸭为中心,荷花盛开的池中,湖中白鹭翠鸟在一起,蜻蜓飞舞,草虫鸣叫,鸟语、草虫、花香等自然生态和怪山、怪石、淙淙流水等自然风光自然而精致。这种刺绣大,色彩鲜艳,精细,有层次,是一种朱克柔刺绣。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淳化阁帖

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传世《阁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十卷本(睢阳袁氏家藏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泉州本淳化阁帖》十卷本等,香港中文大学藏《宋拓淳化阁泉州本·王右军书》(卷六、卷七、卷八之残本合并本)。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重要节点,它主宰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当时,宋太宗赵炅命王著精选历代名家书法墨迹,摹勒刊刻,此即《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书家103人,计420帖。其中,卷一收录先秦至唐代19位帝王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卷二、卷三、卷四收录历代名臣法帖;卷五收录历代书法名家法帖;卷六、卷七、卷八收录王羲之墨迹;卷九、卷十收录王献之作品。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淳化阁帖》对我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淳化阁帖》开启了官刻丛帖之端,从而掀起了官私刻帖之风。同时,是《淳化阁帖》的刊刻才最终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

《淳化阁帖》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堪称绝世瑰宝。在宋代诸多传本中,又以泉州翻刻本尤为著名。至明代,“顾从义玉泓馆本”“潘允谅五石山房本”“肃王府遵训阁本”等流传渐广,彼时宋拓本已经极为罕见,而如今,留存下来的宋拓佳本大多已经影印出版,复现了《阁帖》的本来面目。

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的名字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有: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钧窑鼓钉洗、吉州窑木叶纹盏、汝窑盘、白瓷莲花口弦纹六管瓶物册、柳鸦芦雁图卷、高逸图卷、夏山图卷、草虫花蝶图卷、青卞罩轮宏隐居图。其中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柳鸦芦雁图卷、青卞隐居图很具有参观游览价值。1、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这件定窑盘胎体匀薄,釉色白中微微闪黄,外壁有定窑瓷上常见的“泪痕”特征,口沿包镶铜边;盘内印云龙纹,印纹十分清晰,代表了宋代瓷器印花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定窑中最精美的瓷器之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2、柳鸦芦雁图卷此图分前后两段,前段绘有四只栖息于柳树树根、枝头的白头鸦;后段绘有四只在芦苇旁临水而饮的大雁,鸦、雁神态各异,充满盎然生趣。此图生动体现了宋徽宗花鸟画的拙朴风格,设色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墨色浓淡有致、富于变化,用笔圆润流畅,整体寓巧于拙,朴素桐正而不失典雅。与该画题跋所说“笔法浑然天成,脱去凡格,浓淡运墨,约略如生。幽静清【sport.certicam.net/article/019687.html】
【sport.akgdx.icu/article/802751.html】
【sport.coinboc.cyou/article/591806.html】
【sport.795426.cc/article/723089.html】
【sport.tnick.cyou/article/216957.html】
【sport.orxgor.bond/article/430972.html】
【sport.nfttesco.vip/article/213407.html】
【sport.tzd01.vip/article/567241.html】
【sport.tattoist.net/article/920651.html】

关于上海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历史沉淀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简介(闵行文化公园地址+开放时间+交通)
  • 上海欢乐谷年卡多少钱一张2022(上海欢乐谷工作日门票多少钱一张儿童票多少钱一张,有没有什么优惠呢)
  • 上海文化广场座位图(2015年上海跨年活动有哪些2015上海跨年演唱会什么时候开始)
  • 三亚旅游现状分析(上海赴三亚游爆火:有人包机前往,三亚旅游业的现状如何)
  • 四行仓库纪念馆门票(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要门票吗)
  • 上海附近景点(迷失城市的探险之旅:上海周边独一无二的景点推荐)
  • 上海到南京高铁恢复(北沿江高铁什么时候开通运营)
  • 上海地铁博物馆(上海站到自然博物馆怎么坐地铁)
  • 枫泾古镇民宿推荐(上海美丽乡村旅游景点 乡村路线推荐)
  • 上海世纪公园梅花(2021年上海蜡梅最佳观赏时间和最佳观赏地点)
  •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yf72.com/lygl/1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