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九寨沟名字的由来
九寨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古称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经考古调查,除草地、永和乡之外,其他乡镇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可将九寨沟县历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
大禹时属梁州的西北境,西汉王朝建立后,在四川北部设广汉郡,下属十三县,其中的甸氐道就是今天的九寨沟县境内,甸氐道设置是九寨沟县有史可考的最早行政管理机构,说明在2000多年前,九寨沟县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到汉王朝的版图。
扩展资料
九寨沟气候:九寨沟海拔约30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九寨沟春天气温较低变化较大,平均气温多在9-18℃之间,4月天气前有冻土及残雪;九寨夏天气温回升较快且稳定。平均气温在19-22℃,夜晚较凉宜备薄毛衣。
秋天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气温多在7-18℃,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10月后的深秋。10月下旬后有冻土出现;冬季较寒冷、气温多在0℃左右。中心地带的诺日朗,年均温7.3℃。九寨沟降雨少(年降雨量不足600mm)而集中,7-8月是典型的雨季。
九寨沟县原名叫什么
四川省 阿坝藏羌自治州 九寨沟县(南坪县)
严格意义是1997年改名叫九寨沟!
***隐藏网址***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古称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经考古调查,除草地、永和乡之外,其他乡镇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可将九寨沟县历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一、九寨沟县历史沿革: 大禹时属梁州的西北境,西汉王朝建立后,在四川北部设广汉郡,下属十三县,其中的甸氐道就是今天的九寨沟县境内,甸氐道设置是九寨沟县有史可考的最早行政管理机构,说明在2000多年前,九寨沟县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到汉王朝的版图。 公元566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吐谷浑可汗之子、龙涸王莫昌率众归附北周,北周以其地为扶州(今松潘黄龙乡),置扶州总管府,公元587年(隋文帝开皇七年)废邓州,改置扶州,将扶州由松潘黄龙乡迁至今九寨沟县安乐乡下安乐村(旧称水扶州)。 隋历唐至元、明,皆为扶州,城垣毁于清初“帕纳皇帝”之乱,雍正三年,清政府决定设立松潘厅南坪营,因扶州城毁坏,于是另选城址于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坝,至雍正七年筑成。 1949年12月16日南坪和平解放,1953单独建县,1998年更名为“九寨沟县”。 20世纪60年代以前九寨沟内只有骊道及各山间小道,藏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交往,因而九寨沟一直不为人知。 1966年大队人马开进九寨沟,开始砍伐森林,九寨风光面临毁灭的危险。 1978年11月30日有关部门下令停止在九寨沟采伐木材。 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正式下达文件,批转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驯养工作的报告》,批准建立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79年进驻九寨沟的两个林场迁出。1980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 1982年国务院批准九寨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4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成立。 1990年进沟旅游人数突破15万,其中外宾和港、澳、台游客逾7000人。 1992年12月1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全委会第16届大会表决一致通过,将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998年6月更名为九寨沟县,县城置永乐镇。二、参考链接:九寨沟县_百度百科***隐藏网址***
九寨沟县原名
九寨沟县漳扎镇原名九寨沟镇,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46公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杂居镇。1992年撤乡并镇时将隆康乡、塔藏乡合为九寨沟镇,1998年6月19日,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九寨沟镇更名为漳扎镇,因镇政府驻地漳扎村而得名。东接白河自然保护区,南与松潘县的漳腊区以弓杠岭为界,西与大录乡接壤,北与黑河乡绕腊沟、陵江乡羌河沟相邻,地理坐标北纬33”02’~33“21’,东经103”38’ 30”~104“03’40”,幅员面积1305.92平方公里,海拔2089米,九环公路穿境而过。辖13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938户4288人,乡村从业人口2360人,村村通自来水、公路和广播电视,7个村通电话。境内有自来水厂、邮电所、电信支局、农业银行支行、信用社、粮站、广播电视站、卫生院3个、中学1所、小学10所、幼儿园1所、村级电站2个。镇辖区内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三项桂冠的九寨沟风景区、九寨国家森林公园甘海子旅游区和达基寺院。
九寨沟是那个省那个市
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根据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可知,九寨沟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阿坝州东北部,不属于市,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古称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1953年,南坪单独建县。1998年6月,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根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可知,截至2024年2月26日,阿坝自治州辖马尔康1个市,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12个县。
九寨沟县前县名是什么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古称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1949年12月16日南坪和平解放,1953单独建县。1992年12月1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全委会第16届大会表决一致通过,将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8年6月更名为九寨沟县
四川省改名城市名单
改名的城市有都江堰市、九寨沟县、峨眉山市等。
四川一般指四川省。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四川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
地级市:成都、南充、达州、巴中、广元、广安、宜宾、泸州、德阳、绵阳、自贡、雅安、资阳、眉山、攀枝花、乐山
县级市:都江堰市、万源市、简阳市、西昌市、马尔康市、康定市、江油市、阆中市、华蓥市、峨眉山市、隆昌市、射洪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广汉市、什邡市
地级市:成都、南充、达州、巴中、广元、广安、宜宾、泸州、德阳、绵阳、自贡、雅安、资阳、眉山、攀枝花、乐山
县级市:都江堰市、万源市、简阳市、西昌市、马尔康市、康定市、江油市、阆中市、华蓥市、峨眉山市、隆昌市、射洪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广汉市、什邡市
九寨沟属于哪个城市
九寨沟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古称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经考古调查,除草地、永和乡之外,其他乡镇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可将九寨沟县历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大禹时属梁州的西北境,西汉王朝建立后,在四川北部设广汉郡,下属十三县,其中的甸氐道就是今天的九寨沟县境内,甸氐道设置是九寨沟县有史可考的最早行政管理机构,充分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九寨沟县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就已纳入到汉王朝的版图。
公元566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吐谷浑可汗之子、龙涸王莫昌率众归附北周,北周以其地为扶州(今松潘黄龙乡),置扶州总管府,公元587年(隋文帝开皇七年)废邓州,改置扶州,将扶州由松潘黄龙乡迁至今九寨沟县安乐乡下安乐村(旧称水扶州),由隋历唐至元、明,皆为扶州,城垣毁于清初“帕纳皇帝”之乱,雍正三年,清政府决定设立松潘厅南坪营,因扶州城毁坏,于是另选城址于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坝,至雍正七年筑成,自此,“南坪”之称见诸史端。1949年12月16日南坪和平解放,1953单独建县,1998年更名为“九寨沟县”。
参考资料
***隐藏网址***
九寨沟和九寨沟县有什么区别
性质不同。九寨沟是位于九寨沟县境内的5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因景区内的九个藏族寨子而得名;九寨沟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原来的名字是南坪县,后因其境内的风景名胜区九寨沟的名气而更名为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