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西撒哈拉是一个国家吗
西撒哈拉政府立国名为“撒哈拉阿拉伯共和国”但国际上大多不予承认。 【首府】阿尤恩(La’Youn, El Aaiún) 历史7世纪时即有阿拉伯人进入该地。15世纪中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侵入。1885年西班牙将布朗角到博贾多尔角一带划为它的保护地。1934年,西撒哈拉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958年西撒哈拉改为西班牙的海外省。1973年5月,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简称“西撒人阵”或波利萨里奥)宣布成立,决定通过武装斗争争取西撒哈拉独立。其邻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反对西班牙对西撒哈拉的统治。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签订《马德里协议》,规定西班牙于1976年2月26日撤离西撒哈拉。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随即签订分治西撒哈拉协定,摩占领北部17万平方千米,毛占领南部9万多平方千米。阿尔及利亚谴责摩、毛瓜分西撒哈拉。1976年2月27日,西撒人阵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摩、毛军队与西撒入阵的武装力量不断发生冲突。1979年8月,毛里塔尼亚同西撒人阵签订和平规定,放弃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退出西撒战争,摩洛哥乘机占领了毛里塔尼亚退出的地区。 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出面斡旋。1979年第十六届非统首脑会议建议在西撒哈拉全面停火,并组织公民投票,以决定独立或维持现状。1981年6月,第十八届非统首脑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在西撒哈拉举行公民投票,并成立西撒哈拉问题实施委员会。1983年6月第十九届非统首脑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冲突双方直接谈判,以实现停火和公民投票。1984年11月,西撒哈拉首次作为非统成员国出席第二十届非统首脑会议。 自1975年以来,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关于西撒哈拉问题的决议,重申西撒哈拉人民有不可剥夺的自决和独立的权利。1986年4~5月,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在纽约举行两轮间接谈判,各自阐述了对西撒问题的一贯立场。1987年7月,双方在日内瓦举行第三轮会谈,讨论了联合国派遣技术小组去西撒哈拉进行实地考察。经考察后,1988年8月15日,德奎利亚尔会见两国外交代表,向他们各交一份解决西撒问题的和平建议,摩洛哥表示原则同意、西撒人阵表示有条件地接受。1989年6月,德奎利亚尔访问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西撒地区,并组成西撒和平计划实施技术小组。1990年6月19日,德奎利亚尔发表西撒局势调查报告,提出了和平计划的执行计划。1991年4月29日联合国一致通过690号决议,批准秘书长关于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的修正案。9月6日宣布正式停火,结束了长达16年之久的军事冲突。下一步就是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西撒哈拉的前途。 1991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设立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简称“联合国西撒特派团”),负责监督双方停火状况,并组织让西撒哈拉人民决定该地区未来地位的公民投票。但由于冲突双方在确定选民资格等重要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公投一拖再拖,西撒特派团的任期也一再延长。 联合国派往西撒哈拉的军事观察人员共300多人(由25个国家派出),设有总司令部和下属3个地区司令部及10个哨所,其职责除监督摩洛哥和西撒人阵执行停火协议外,还担负着组织、监督西撒哈拉自决公民投票的任务。摩洛哥目前控制着西撒哈拉约四分之三的地区。2007年4月,摩洛哥推出“西撒哈拉自治计划”,希望以此重启西撒问题和谈进程。根据这一计划,西撒哈拉将在摩洛哥主权范围内实行高度自治,摩中央政府控制西撒哈拉外交与安全,西撒哈拉自治政府则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充分权力。然而,“西撒哈拉自治计划”遭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的坚决反对,认为摩方此举完全背离其先前同意西撒哈拉自决的立场。 2007年4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54号决议,呼吁西撒问题有关各方、地区各国与联合国通力合作,结束西撒问题僵局,并在谋求政治解决方面取得进展。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西撒问题和谈进程在停顿近10年后再次启动。有关各方在2007年7月、8月和2008年1月的三轮和谈中未能取得进展。2008年3月,第四轮西撒问题会谈在纽约郊区曼哈塞特举行,会谈没有取得显著进展。 西撒问题迟迟难以解决,不仅严重阻碍了摩洛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对地区稳定与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设以及全球反恐形势构成不利影响。因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失和,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的建设陷入停顿;自1984年至今,摩洛哥因西撒问题始终游离于非洲联盟之外;在反恐战争中,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接壤地区由于得不到有效管理已成为恐怖组织策划袭击活动的重要据点。 2007年9月17日,来自中国的赵京民少将在西撒哈拉首府拉尤恩正式就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军事部队指挥官,成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首位中国司令。 西撒哈拉有关各方对西撒哈拉地位至今争论不定,以至于发生武装冲突。西撒哈拉目前在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分别控制之下。 ①摩洛哥控制区。摩洛哥在西撒哈拉设立4个省的建制,并且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会议、协商会议。摩洛哥十多个政党也在西撒哈拉积极活动,设立了各自的支部。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投资十多亿美元,大兴土木修建城市。在首府阿尤恩修建了哈桑二世国际机场。摩洛哥控制区发展迅速,首府阿尤恩市由2万余人的小镇发展为拥有13万人的现代化城市。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驻军及附属人员共15万。 ②西撒人阵控制区。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把西撒哈拉分为5大行政区,但实际上仅控制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交界的狭窄地带;自然条件很差。西撒人阵难民营设在阿尔及利亚,分4大营地,下分几个小营。各营地有学校、医院、卫生所,并进行生产活动。难民总数约15万人。联合国难民署每年向西撒人阵提供援助约350万美元。
西撒哈拉简介
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处撒哈拉沙漠西部,滨临大西洋,与摩洛哥、毛利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相邻。海岸线长约900公里,面积266000平方千米。 目前,共有47个国家承认该武装政权所领导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之一。西撒哈拉占是典型的风沙地貌,全境除少数绿洲以外,几乎全是沙漠。 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海拔在200米以下;东部地区地势较高,海拔约450 米。东北省海拔800米为全区最高地区。高原上有深谷,以萨吉耶哈拉干河谷最大,又称萨吉耶哈姆拉盆地。全境无一条常年性河流。 属热带沙漠气候,年降雨量10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经常连年20年无雨。日温差大,内地昼夜气温变化幅度为11℃~44℃。缺雨、干旱、闷热是西撒哈拉气候的特点。即使是沿大西洋边上的阿尤恩、达赫拉等地的年,降雨量也只有40~43毫米。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15世纪中叶遭到葡萄牙、西班牙入侵。1886年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8年划为西班牙海外省,称为西属撒哈拉。 1975年西班牙宣布撤离西撒哈拉,并同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分别签署分治协议,随后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也对西撒哈拉提出领土要求,此后三方多次发生武装冲突。 1979年毛里塔尼亚放弃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而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的冲突一直持续到1991年。目前摩洛哥控制着西撒哈拉四分之三的地区。西撒哈拉磷酸盐矿藏量丰富,仅布克拉的藏量即达17亿吨。建有现代化磷酸盐开采场。1976年发生战争后,生产陷于停顿;1979年恢复生产。 此外还有钾、铜、石油、铁、锌等资源。多数居民从事畜牧业,主要饲养羊和骆驼。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居民以捕鱼为生。 多数居民从事畜牧业,主要饲养羊和骆驼。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其中以海蟹、海狼、沙丁鱼、鲭鱼等著名。西撒哈拉人口27万,主要民族为阿拉伯人和柏柏尓人。通用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西撒哈拉 社会 以部落为基础,最大的部落是拉基巴特,占总人口的一半。每一个部落包括几个家族,同族人在一起游牧。每个家族由年长、有名望的人担任族长。各族的族长组成一个小组,根据伊斯兰法律制定部落的法令,任命酋长(主席)。各部落的酋长组成西撒哈拉的酋长大会,成员几十人,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西撒人偏爱蓝色,不论男女,差不多全身都用一块蓝布裹着,因而有“蓝人”之称。在城市,贵族、宗教学者和行政长官常穿白色长袍。(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国旗”)
西哈撒拉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全称】西撒哈拉(West Sahara) 代码EH 西撒哈拉政府立国名为“撒哈拉阿拉伯共和国”但国际上大多不予承认。 【首府】阿尤恩(La’Youn, El Aaiún) 【货币】公认货币为摩洛哥迪拉姆【位于】非洲西北部。 【面积】26.6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19万。 【民族】主要为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 【语言】阿拉伯语和法语,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 【宗教】信奉伊斯兰教。 【同北京时差】-7 地理北邻摩洛哥,东、南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900千米。境内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带。西部沿海地势低平。东部为海拔约300米的高原,地表波状起伏,有孤丘散布。高原中间有深谷,以萨基亚哈姆拉干河谷为最大,又称萨基亚哈姆拉盆地。向西呈阶梯状逐级低降;沿海低地多沙丘。境内无长年性河流。属热带沙漠气候;西部沿海气候湿润,多雾。东部干燥。降水量极小,植物稀少,多为不毛之地。多沙暴、尘暴。人口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多数居民从事游牧业,主要放牧羊,牧牛和骆驼。绿洲有农业,产大麦、小麦、玉米等。沿海盛产多种鱼类和龙虾。磷灰石蕴藏丰富,布克拉是主要开采区;还有钾盐、铁、铜等矿藏。进口粮食和工业品,出口以磷灰石为主。最大城市阿尤恩。 国旗示意:黑色象征死亡,绿色象征生命,白色象征和平,红色象征鲜血,星月象征伊斯兰教。 国徽含义:将国旗系在枪上,象征着通过武力来争取独立与主权。2007年9月17日,来自中国的赵京民少将在西撒哈拉首府拉尤恩正式就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军事部队指挥官,成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首位中国司令。 西撒哈拉有关各方对西撒哈拉地位至今争论不定,以至于发生武装冲突。西撒哈拉目前在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分别控制之下。 ①摩洛哥控制区。摩洛哥在西撒哈拉设立4个省的建制,并且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会议、协商会议。摩洛哥十多个政党也在西撒哈拉积极活动,设立了各自的支部。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投资十多亿美元,大兴土木修建城市。在首府阿尤恩修建了哈桑二世国际机场。摩洛哥控制区发展迅速,首府阿尤恩市由2万余人的小镇发展为拥有13万人的现代化城市。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驻军及附属人员共15万。 ②西撒人阵控制区。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把西撒哈拉分为5大行政区,但实际上仅控制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交界的狭窄地带;自然条件很差。西撒人阵难民营设在阿尔及利亚,分4大营地,下分几个小营。各营地有学校、医院、卫生所,并进行生产活动。难民总数约15万人。联合国难民署每年向西撒人阵提供援助约350万美元
左边红色,右边绿白黑三色条的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阿联酋:比例1:2。左直红条与绿白黑三色横旗。红色代表从前流血的奋斗历史,绿色代表丰饶的国土,白色代表纯洁与中立,黑色代表过去残酷的战争,也象征现在丰厚的石油。
是这个国旗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