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简介和历史(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郑国渠,难道有钱就这么任性吗)

“郑国渠简介和历史”相关信息最新大全有哪些,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接下来就一起看看郑国渠简介和历史(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郑国渠,难道有钱就这么任性吗)!

本文目录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郑国渠,难道有钱就这么任性吗

秦始皇修郑国渠是为了灌溉关中平原。

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郑国在谷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

干渠总长近300华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扩展资料: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郑国渠现在叫什么名字

郑国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国渠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包括:陕西省泾阳郑国渠(战国秦)、广西灵渠(秦统一中国),又名秦凿渠、四川省成都都江堰(战国秦)、浙江省宁波它山堰(唐代)都属于我国古代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
今天说说郑国渠,它是历史名渠,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泾阳县西北部。始建于公元前246年,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无坝引水灌溉工程。该渠为韩国人郑国为秦国策划而修,后为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天下第一渠”之美称。郑国渠建成后,关中自此成为沃野,这才有了后世“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

郑国渠文保碑
这条渠横贯古今,名震遐迩——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郑国渠。这条兴建于秦王政元年的水渠在2016年申遗成功。成为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渠”。

郑国渠文保碑
战国时期,诸侯逐鹿中原,相互争霸。将要灭亡的韩国,向当时的强秦派一名水利工程师郑国,让他说服秦王兴修水利,以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秦国的主政者吕不韦认为这是一条富国强兵,实现大统一的好棋。两国各怀心思,于公元前246年由郑国主持修建,以谷口为起点,西引泾水东入洛水 ,动用10万人力,修建了长达300余里的水渠。水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

郑国渠
秦以后,历代王朝在郑国渠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都是它的别名。

变迁之中的郑国渠
到了近代,爱国将领杨虎城缩减军费,水利专家李仪祉临危受命,在关中三年六科不收、饿殍遍地的情况下,重修郑国渠,历经两年的艰辛,终于使破败的郑国渠重放光彩,使关中又成沃野大地,修成后的水渠取名“泾惠渠”,引水流量16m/s,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这条引泾水而惠万民的水渠,流经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等地,真正成为普惠关中的母亲渠。

李仪祉水利专家
郑国渠,惠及千秋的郑国渠,当历史遇见现代创新,当自然遇见人类智慧,便碰撞出神奇的火花,造就出了人类的无限福祉

郑国渠多长时间能逛完

1. 郑国渠介绍
郑国渠,又称运河大清渠,起源于战国时期,建于汉代,全长约70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郑国渠文化遗址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郑国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被誉为“东方的运河”。
2. 多长时间能逛完郑国渠
郑国渠全长700公里,逛完整个郑国渠显然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游客可以选择逛郑州段或者安阳段等部分,时间取决于游客的安排和体力状况。如果只是想体验一下郑国渠文化,一天就足够了,可以选择逛郑州段中的范围。
3. 郑州段逛完需要多少时间
郑州段是郑国渠的重点区域,全长大约40公里,整个路线涵盖了郑州市区和周边区域。逛完郑州段需要约2-3天的时间,首先需要安排郑州市内景点的游览,如二七纪念碑、城隍庙、黄河风景区等;其次需要安排逛郑州周边区域,如一个乡镇一个景点等,深度游览需要3-4天。
4. 安阳段逛完需要多少时间
安阳段长约150公里,是郑国渠上最具特色的路段之一,途经四县两市。逛完安阳段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安阳段沿途有许多景点值得游客逛览,如灵丘王城、云台山、滏阳古城等,此外,在安阳段旁有许多古老的村庄和民俗文化值得探寻。
5. 逛完郑国渠需要注意的事项
逛完郑国渠需要游客注意保护环境和古迹,不可随意涂鸦,乱扔垃圾。需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未开发区域或者野外行走,水流湍急。同时,游客在逛完郑国渠后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焖烧鹅、油焖大虾等。
6. 总结
逛完郑国渠需要参考游客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状况,不同的逛法会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对于时间有限的游客,可以选择逛主要景点,对于有充裕时间的游客可以选择深度游览,同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古迹。郑国渠是中国水利文化的杰出代表,逛完郑国渠会让人对古代水利工程更加充满敬意和崇拜。

郑国渠在什么地方

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东西横亘100余里。它西引泾水注入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达4万顷。

郑国渠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其修建之初的目的,是帮助秦国缓解关中平原东部地区的旱情,解决粮食问题。然而,随着秦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秦王逐渐将重心转向统一天下的大业。在当时,关中平原被视为秦国统一全国的基地,而郑国渠的修建则进一步增强了秦国在关中平原的实力。

在修建过程中,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水利工程,使渠道能够自流灌溉关中平原的东部地区。这使得关中平原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郑国渠的修建不仅对古代中国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现代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郑国渠修建的影响:

1、灌溉:郑国渠的修建使得关中地区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条件,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防洪:郑国渠的修建还具有防洪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洪水对农田的破坏,保护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3、促进经济发展:郑国渠的修建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增加,进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增加就业机会:郑国渠的修建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5、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郑国渠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沿岸的风景和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进而推动了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郑国渠是谁修建的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战国末期,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首当其冲是韩国。韩国为避免被秦所灭,派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郑国为间谍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间修凿大型灌溉渠道。实为“疲秦”之策。识破后,郑国陈以利弊,秦王遂命郑国修渠灌溉。渠成秦王命此渠为郑国渠。

郑国渠的历史作用: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

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郑国渠在今天哪个地方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的关中平原中部,北仲山内泾河流域。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 政 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扩展资料

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它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在中国最强盛的朝代唐朝,郑国渠支撑了长安京畿地区大部分粮食供给。秦修郑国渠卒并诸侯,一统天下,汉修白渠,润泽两汉四百年,奠定丝路雄风,八水绕长安,奏响贞观长歌,国富民强。

公元前246年,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做为秦国东邻的韩国深感恐惧,派出间谍郑国游说秦王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以消耗秦国的国力,秦王接受郑国的建议在关中平原背部开凿一条长达126.5公里的灌渠。

这项耗时10多年的疲秦工程,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用平交方式穿过冶峪、清峪、浊峪、石川河等自然河流,灌溉农田四万余顷,相当于今天的115万亩。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郑国渠简介和历史(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郑国渠,难道有钱就这么任性吗)
  • 郑国渠的解释郑国渠的解释是什么?郑国渠现在还用吗
  •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yf72.com/lyfx/1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