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倒塌的具体时间(杭州雷峰塔什么时候塌的)

大家好,雷峰塔倒塌的具体时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杭州雷峰塔什么时候塌的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雷峰塔倒塌的具体时间和杭州雷峰塔什么时候塌的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杭州雷峰塔什么时候塌的

杭州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


拓展知识:


杭州市,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杭州市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1237.6万人,城镇人口1039.0万人,城镇化率84.0%  。


杭州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杭州湾西端、京杭大运河南端,是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浙江省政府批复的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市介于北纬29°11′—30°34′,东经118°20′—120°37′之间,市境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东部属浙北平原,水网密布,物产丰富。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杭州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书香世家杭州厉氏家族的发源地 ,以“东南名郡”著称于世,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杭州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3年亚运会在杭州市举办。

真正的雷峰塔是怎样倒的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纵火焚塔,塔檐等木结构件被毁,仅剩砖结构赭黄色塔身。此后,人们传说塔砖可以驱病健身,底层砖块被挖一空,终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塔身突然倒塌,从此“雷峰夕照”徒有虚名,景观至今尚未恢复。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雷峰塔毁于那年,为什么毁,重修于那一年

雷峰塔是北宋977年,吴越国国王为庆贺王妃得子而建,并藏佛发,以祈国泰民安。在明朝年间,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曾经来过杭州,当时他们以为雷峰塔内有伏兵,就放火焚烧毁掉了雷峰塔,仅剩下砖结构的褐黄色塔身,当时杭州人十分迷信,认为雷峰塔的砖头放在家里可以辟邪驱鬼,所以相争来此取砖,底层砖块被挖掘一空,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突然倒塌。
2000年12月26日在旧址上重建,于2002年10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雷峰塔是哪一年倒塌的

1924年9月,年久失修的雷峰塔残躯轰然坍塌。
雷峰塔位于西湖南岸,南宋时雷峰夕照名列西湖十景之一。明代中叶,雷峰塔遭火焚后仅剩下砖砌的塔身,通体赤红,有如醉翁酡颜,与西湖对岸宝石山上亭亭玉立的保俶塔被称为"保俶如美人,雷峰似老衲。"1924年9月,年久失修的雷峰塔残躯轰然坍塌。20世纪末,千年胜迹雷峰塔重建,2002年9月25日竣工落成。雷峰新塔通高71.679米,五层八面,依山临湖,蔚然大观。

雷峰塔是什么时候倒塌的

1924年倒塌
1922年,笔者时年六岁,正随同姑母客寓杭州,卜居于西湖附近的湖山里。常到西湖游玩,对那儿的景物十分熟悉。
当时最著名的有西湖八景:“苏堤春晓”、“断桥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等等。这八景中的七处我都游览过不止一次,唯独错过了观赏雷峰塔的机会——它恰于这年春天突然倒坍了。
一天清晨,我刚起床,便听得门外人声鼎沸,人们成群结队地往西湖方向蜂拥而去,边走边谈,似乎说要赶赴雷峰塔取塔砖里的“金子”,发个洋财云云。我年幼好事,也不问情由,径自跑出门跟在人群中而去。
到达目的地后,只见雷峰塔已倒掉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一小部分塔基尚存。而且,看它倒坍的态势有点奇怪,它不是向外倾坍,而是由塔顶向内整个坐陷下去的。因此,下半层依然完整,还可看出原塔形制的规模宏伟,气势不凡。仅塔基占地面积即大至盈亩,这时周围数十丈地面都是残砖断垣,一片狼藉。
再细看残留的塔基底层,有多处留下被抽去砖块的洞孔。事后推想:这可能就是雷峰塔倒坍的原因——它是被妄图淘“金”的人们长期偷砖,把塔基抽松动了。再加上年深月久,风雨剥蚀,以致崩坍。
人们一到场地,就一窝蜂地去抢拾砖块,人手一块,气力大的则捡上三、五块不等。我年小力弱,且不知就里,只为好玩,就只捡取了一块抱回。经交由姑父仔细观看,只见砖块足有六、七斤重,长度约老尺八寸,宽约五、六寸,厚也有两寸左右,砖体色泽青灰光润,形制极其厚重古朴。但反复检视,却不见有什么金子。倒发现那砖的侧面凿有小孔,里面塞有一小纸卷。
取出展阅,原来是一页佛经,纸已发黄但字迹尚可辨识。据姑父说,那是《楞严经》的片段。经向拾得塔砖的邻人询问,他们取回的砖头上,也完全相同,都有经页藏于孔内。于是众人恍然大悟:所谓塔砖藏金的传说,乃是佛经之“经”,谐音讹传。真是害“塔”不浅。
那么,将经典藏于塔砖内又是何故呢?据说那是佛门规例,往往在佛像开光或佛塔落成时,将一部佛经拆成许多页,分别藏于佛像腹内或塔砖中,作为镇寺或镇塔之宝。至于雷峰塔砖中之经藏于何年何时,已不可考了。
综观雷峰塔的倒坍,追根溯源是由于人心贪婪造成,以致千年古迹,毁于一旦。西湖八景,少了一景,实为遗憾。语云:“风起于青萍之末。”有鉴于此,但愿后人不重蹈覆辙。

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什么时候倒过

1924年9月25日坍圯,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进展顺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以下是网上找的关于雷峰塔的历史和简介,希望对楼主有作用
雷峰塔
百科名片
雷峰塔一名黄妃塔,又称西关砖塔。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黄妃塔”因地建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旧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
中文名称: 雷峰塔
别名: 黄妃塔、西关砖塔
下辖地区: 浙江杭州
地理位置: 杭州市西湖南岸
建立时间: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本段简介
雷峰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塔于1924年9月25日倾圮。清朝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雷峰塔倒塌之后,不仅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本段名称由来
雷峰塔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都 雷峰塔
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诗人林和靖有《中峰诗》云:“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可见当时已是悠游赏景的好去处。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佑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毛希龄《西河诗话》说:“南屏山前回峰,以山势回抱得名。……宋有道士徐立之筑室塔旁,世称回峰先生。此明可验者。”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实是语在双关,韵味无穷。
本段历史沿革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雷峰塔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 雷峰塔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如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 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这座著名古塔。 1924年9月25日坍圯,发现砖孔内有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2000年至2001年,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对倒塌废墟进行了清理,并发掘了地宫,出土了铁舍利函(内有金涂塔一座)、释迦牟尼鎏金铜佛像、铜镜、铜钱及玉人、玉钱等一批重要文物。 1999年底,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郑重决策:顺应人民群众的心愿,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文物保护原则,发掘雷峰塔地宫,建造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并对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延伸、拓展,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和风貌建造雷峰新塔。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进展顺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白蛇传
雷峰塔的建设在中国风景保护和建设史册上留下了四项“天下第一”:塔类建筑采用钢材框架作为建筑支撑、承重主体的天下第一。 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天下第一。 塔类建筑内部活动空间最宽敞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文化陈设最丰富的天下第一。
本段建筑设计
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雷峰塔风光(1)(19张)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刹高18.25米,地平线以下的台基为9.8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 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金碧辉煌。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 金山寺
雷峰新塔建成后,已经消失了七十余年的雷峰夕照又将重现。全塔上、下、内、外装饰富丽典雅,陈设精美独到,功能完善齐备,以崭新的风貌和丰厚的内涵在西湖名胜古迹中大放异彩。游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华尽在游人的远望近看之中。作为西湖南线的制高点,极目四眺,碧波荡漾的西湖、秀美端庄的汪庄、初见轮廓的南线新景点、绿意葱笼的湖心三岛一览无余。而站在西湖东岸的湖滨路远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 雷峰塔
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 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这里,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而今天,遗址那一块块的塔砖,还被仔细地包裹着。 新塔暗层全无门窗,神话传说《白蛇传》将被分成六大块立体场景展陈其中,此外还设有“捐赠建塔纪念墙”。新塔二、三、四层将分别展示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彩绘壁画当今“西湖十景”。新塔穹顶内壁辟有2002个塔龛,每个龛内安放着一个小金涂塔,穹顶和梁上均为铜质金或贴金。穹顶设有天宫,藏雷峰塔重修记、新塔模型等,以求传诸后世。 雷峰新塔是一座体现很强现代工艺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两座透明的电梯,周围是不锈钢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仅这一项花费就需2000万元,栏杆、装饰瓦、脊、柱等都采用铜制。值得一提是铜瓦,虽为铜制,却呈青铜色,与陶瓦非常相像。而且,这些铜瓦,还通过螺丝相互吃紧,不会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样易脱落。
本段清代传奇《雷峰塔》
白蛇传与雷峰塔
白娘子是西湖所接纳的一具可爱的生命。虽然只是传说,却妇孺皆知,知名度远 雷峰塔
远超过许多真人。《白蛇传》的传说,由来已久,现存较早的定型文本,见《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明代已有人将其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冯梦龙《警世通言》,又将其记录整理,题为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并与杭州西湖、镇江金山寺等地名紧密相连,而不再变更。清代,戏曲、曲艺的作者根据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说,进一步丰富《白娘子传》的情节。历代慷慨地把西湖、断桥、雷峰塔奉献给他,使西湖景观上有了她的印迹,而西湖毫 无亏损,反而因此平添了特别明丽的色彩。 雷峰塔
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着人世间的平凡生活。正因为她这一特殊的想法,使她成了传说中最具亲和力的人物。雷峰塔。在某种意义上,它名播万里正是因为压着白娘子。当《白蛇传》中出现了雷峰塔后,一个悲怆的结局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学者余秋雨说: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怆然象征。 雷峰塔虽然于一九二四年突然倒塌,但它仍在西湖十景中占着响当当一角。宋代隐士林和靖的“夕照前村见”“和宋末元初尹廷高的”“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嚓,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为它千古传唱。 但是正因为传说中雷峰塔禁锢了白娘子,当它终于倒掉后,一批五四文化闯将不禁由衷欢呼,鲁迅更是对之一论再论。雷峰塔的闻名,一般的说法是,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组对景之一,它与北山的保俶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在雷峰塔未以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
金山寺与雷峰塔
在雷峰塔与白娘子的传说中,人们忘不了那个以“卫道士”自居的金山寺法海和尚。但为什么把远在长江边的金山寺拉到西湖之畔的雷峰塔旁呢? 根据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记载,许仙与白娘子是到镇江的码头边开一家药店后认识了金山寺的法海禅师的。由此,便将法海禅师扯进了这个传说里。不过,冯梦龙笔下的法海似乎还是个“正面人物”,大有替天行道之意。可能是时代进步的缘故,今人印象中的法海则完全是个坏事干绝的戏曲人物了。 雷峰塔
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部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时期,寺内殿宇楼台依山而建,向为我国佛教禅宗名寺。法海也据说确有其人。历史上镇江与杭州的联系是相当频繁的。金山寺有一幅对联:“适从云水窟来,山色可人,两袖犹沾巫峡雨;更向海天深处,邮程催我,扁舟又趁浙江潮。”此联的大意是说,刚从四川云雾迷漫的峡谷中飞渡而来,袖管上沾的巫峡雨水还没有干透,又要向海天深处的浙江杭州赶去了,行色匆匆,小舟还得趁早去赶浙江潮。对联中的“海天深处”指的就是浙江杭州。身处镇江的古人为什么独将杭州写上去呢?据了解,宋明时,长江沿岸走水路的人凡是去杭州的,莫不以镇江为中转点、歇脚站。而当时以丝茶闻名的杭州已经盛极一时,各路商人争着要来。行商们本来就是民间说书艺人“兜售”的对象,把客人熟悉的事物拉进说书的内容里,想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建造者钱俶
雷峰塔的建造者为五代时吴越国国君钱俶。据明张岱《西湖梦寻》介绍,雷峰塔兴建之初,以十三级为标准,“拟高千尺”。不料因为财力不济,当时只建了7级。元朝时一场大火之后,只留下了塔心。 雷峰塔
对钱俶的评价,今人较高。北宋平江南时,钱俶出兵策应,并助宋灭了苟延残喘的南唐。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钱俶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被宋封为邓王。钱俶之举对促进当时全国的统一留下了历史功绩。他崇信释事,毕生造佛塔无数,雷峰塔是其中著名的一座。
文学家张岱
雷峰塔在元末失火后,便已只存塔心。明张岱撰的《西湖梦寻》中说到一则趣闻,大意如下:“李长蘅在题画时说,我的朋友曾听子将讲西湖上这两座塔,‘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和尚。’这个比喻我极为欣赏。后来我与朋友观赏荷花时作了一首诗,当中有‘雷峰倚天如醉翁’的句子,朋友见了跳起来说:‘子将把雷峰比作老和尚不如您醉翁的比喻更得情态。’” 当然,张岱本人也是才高八斗之人,他在《雷峰塔》诗中干脆活龙活现地写道:“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本段地宫发掘
雷峰塔下的千年地宫的洞口就位于塔心部位, 距塔首层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达数米的塔 身残体。地宫口用一块方型石板密封,石板上则压 着一块据称重达750公斤的巨石,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开始发掘,雷峰塔地宫体积不大,长约 0.5米、宽约0.5米,深度据探测,约1米。 雷峰塔
发掘后发现,地宫内放入了大量的供奉品,包 括莲花座青铜佛像和可能装有佛螺髻发的铁函在内的60件珍贵文物和数千枚“开元通宝”古钱币。其 中,铁质舍利函高度有50厘米,重达100多公斤。 神秘铁函内的鎏金塔是一座精美的四角金涂塔,鎏金银质,塔高35厘米,底座为方形,边长为12.6 厘米,塔上有水锈,在塔的四面饰有佛祖故事题材的浅浮雕。通过塔四周的镂空部分可以看到塔内藏有佛螺髻发的金质容器。塔的下方是一个鎏金的银盒,盒盖上饰有繁缛纤细的双凤缠牡丹纹样,四周等距分布着“千秋万岁”四个楷字。银盒旁绕着一根皮腰带,上面还镶嵌有12件十分精美的银质饰品。
本段古塔重建
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决定,成立了省“双景”协雷峰塔风光(1)(19张)调小组及办公室。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2001年3月11日,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轰动了海内外。 雷峰新塔,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 雷峰塔景区为4A级景区。雷峰新塔,创造性地对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适度的延伸和合理的拓展。新塔尽可能按照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风格和功能,在五代吴越雷峰塔原址上重建。重建工程以对古塔遗址实行切实、永久保护为基础,充分利用古塔遗址真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托新塔景观。 新塔台基以下两层(包括地下的一层),平面呈八角形。台基周边,装饰有汉白玉雕制的石栏杆,台基以上,塔身耸立,外观五层,其中第一层内部实际分上下两层,只是外观上檐屋面较高,呈现为一层。 雷峰新塔各层屋面都覆盖铜瓦,每个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翼有下悬挂铜制的风铎。新塔塔身的二层以上,每层都有外挑平座,平座设栏杆,绕塔而成檐廊,可供游人登塔赏景。 新塔通高71米,其中台基高9.8米,塔身高45.8米,塔刹高16.1米。新塔台基占地面积达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2956平方米,总建筑面 雷峰塔
积6089平方米。体量上,新塔台基对径为60米,边长为2334米,周长为186.72米;副阶对径为35.25米,边长为13.43米,周长为107.41米;塔身对径为28米,边长为11米,周长为88米。 就风格来说,新塔选择了南宋塔重建时的外观。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 同时,又借助新塔引人瞩目的身姿和供人登临游赏的魅力,彰显古塔遗址负载的1000多年的人文积淀,满足人们对千年胜迹集体记忆的认同心理需求和对千年往事旧梦重温的游赏心理需求。而且,也为重现由来已久的西湖山水名胜完整的大格局,打造了一件既恰到好处、又统领全局形胜的景观建筑精品。 神话传说《白蛇传》将被分成六大块立体场景展陈其中,此外还设有“捐赠建塔纪念墙”。新塔二、三、四层分别展示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彩绘壁画当今“西湖十景”。在第四层,“西湖十景图”的一个部分被挂在墙上。穹顶内壁辟有2002个塔龛,每个龛内安放着一个小金涂塔,穹顶和梁上均为铜质金或贴金。穹顶设有天宫,藏雷峰塔重修记、新塔模型等,以求传诸后世。 雷峰塔
雷峰新塔,是一座体现很强现代工艺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两座透明的电梯,周围是不锈钢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仅这一项花费就需2000万元,栏杆、装饰瓦、脊、柱等都采用铜制。值得一提是铜瓦,虽为铜制,却呈青铜色,与陶瓦非常相像。而且,这些铜瓦,还通过螺丝相互吃紧,不会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样易脱落。 为切实保护好地下珍贵遗址,充分展示雷峰古塔的独特风采,对古塔遗址实行玻璃天棚覆盖,使古塔重生新塔,新塔彰显古塔,创下了中国古塔遗址原地保护的全国第一;新塔采用钢架结构作支撑,主梁跨度达30余米,创下了传统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支撑的全国第一;新塔装饰物全部采用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并以化学腐蚀工艺再现了当年雷峰塔别具一格的彩绘艺术,创下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全国第一;由于采用钢结构作支撑,塔内窨大大增加,视野更加宽阔,创下了塔类建筑中塔内使用窨最大的全国第一;雷峰塔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塔”,新塔内精妙绝伦的文化陈设,使雷峰塔内的内涵更丰富、意境更深远,创下了塔类建筑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全国第一。 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面积8公顷,主要景观和设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汇文轩、放大光明阁、如意苑游客中心、藕香居餐饮点等,由杭州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经营。
本段雷峰塔的“厄运”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来,厄运更多。在元朝的时候,它还是“千尺浮图兀倚空”的雄壮姿态。到明朝时遭到了大破坏。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侵入杭州,因怀疑其中埋伏有明朝士兵,放了一把火,把雷峰塔的塔檐、平座、栏杆、塔顶全部烧光,只留下了砖体塔身。明崇祯时的一张西湖古画中,雷峰塔已是塔顶残毁,老树婆娑了。诗人们也以“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诗句、文辞来描写它。在这以后,由于迷信,一些无知的人常常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用来治病或安胎,甚至把砖块说成是无病不治的灵丹妙药。还有人从塔内挖寻经卷,企图发财。一段时间内,西湖边蚕农所养的蚕频频遭到蛇的侵扰,蚕农经济损失惨重。这是有传言说,因为白淑珍被压在雷峰塔下,雷峰塔的塔砖有趋蛇辟邪的作用,以致塔砖遭到严重盗取。到1924年8月,塔脚已被挖空,加上其他的破坏原因,这一古塔全部崩塌。 塔倒之后,人们清理残基时,在砖孔内发现经卷开头写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弘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查乙亥年是钱弘俶吴越八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就是吴越国的最后一年,证明了这塔修成的年代。
本段雷峰塔景区交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 可以乘坐到达的公交路线有:K4路,K808路,Y1路,Y3路,J5路,822/K822路,K504路,Y6路,Y9路,Y7路,514(区间)路,净寺站下车。
本段雷峰塔门票价格
门票40元/旅游免费预订价35元 1、开放时间:7:30-20:30 2、雷峰塔附近景观:印象西湖演出、西湖灵山洞景区、宋城、六和塔、千岛湖、西溪湿地

雷峰塔是什么时候倒的

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轰然坍塌。
雷峰塔兴建于梁朝,历经数个朝代的修建,在明朝嘉靖年间,雷峰塔遭到倭寇的焚毁破坏。清朝末年,雷峰塔因遭雷击而逐渐损坏,最终在1924年9月25日轰然坍塌,此后不久,鲁迅先生的名篇《论雷峰塔的倒掉》就新鲜出炉了。

雷峰塔什么时候塌的

雷峰塔是1924年倒塌的。雷峰塔兴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又名西关砖塔、黄妃塔,是中国的九大名塔之一,也是杭州西湖较为著名的景色之一。雷峰塔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重修,塔身的砖块中藏有经书,后被以讹传讹,将“藏经砖”演变为“藏金砖”,致使雷峰塔遭到了盗挖及愚民的破坏,最终,于1924坍塌。

雷峰塔怎么倒了

抛棍是钝器,禁止乘坐高铁。所以不允许过安检坐高铁,但是可以托运。【扩展】携带物品登机规定:1.燃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氢气、煤油、柴油不能带上飞机;不允许超过2盒火柴。2.驱蚊:可携带风油精、电蚊拍、驱蚊水、蚊香、电蚊香液;驱蚊水可以携带不到100ml。3.化妆品:精华、卸妆水、芦荟胶、面霜、防晒霜、卸妆油、爽肤水、粉底液、洁面慕思、乳液、乳液、身体乳、洗面奶、面膜等。不受限制;指甲油和指甲油不要超过50ml。4.出行工具:轮椅、婴儿车可以带;电动滑板、自行车、平衡车等。需要用硬包装材料包裹后才能带上飞机。5.消毒用品:84消毒液、双氧水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酒精免洗凝胶、酒精喷剂、酒精消毒液、医用酒精不能直接带上车;酒精湿巾和消毒湿巾可以自用,少量,最好独立包装。6、男士日用品:剃须刀、__喱水、__喱膏、发蜡、发泥、剃须刀、剃须泡沫带;可以带两个打火机;你不能带煤油。

当年雷峰塔突然坍塌后,专家在塔底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下了。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发掘时,专家在塔底地宫中有了两个惊人发现,一个是价值连城的纯银金塔,一个是神秘罕见的白色蜈蚣。

雷峰塔的倒下与重修

雷峰塔的倒下并不奇怪,这座始建于北宋初年,重修于南宋,明朝时被倭寇纵火焚烧的雷峰塔,在嘉靖年间遭劫后已仅剩苍凉的塔身,当地百姓夜以继日的盗挖,更让这座历史悠久的雷峰塔摇摇欲坠,当最后一颗维持平衡的砖石被挖走,倒塌便不可避免。

雷峰塔倒塌后,成了一片废墟,无人关心,无人过问,曾经闻名全国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被尘封在历史的老照片中,再也无缘再现,无人得以欣赏。

正因为如此,专家并没有对雷峰塔废墟进行发掘,也没有发现什么。

1999年7月,浙江省作出一个重要决定——重建雷峰塔、重现“雷峰夕照”——因为这个无比正确的决定,我们才能见到今天的雷峰塔,尽管是重修,但它代表了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雷峰塔只是一座普通的塔,是北宋初年吴越国王钱俶出资修建,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心爱的皇妃祈福,并不知道塔内有什么宝贝。

雷峰塔的发掘和发现

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重修工程正式开始。

因为是原址重建,所以首先要对雷峰塔废墟和掩埋在废墟之下的地宫进行发掘,而这次规模不大的发掘竟然还进行了现场直播,很多关心雷峰塔的观众都通过观看了发掘过程。

雷峰塔本就不大,地宫更小,长、宽各半米左右,深度约1米,所以发掘过程十分顺利,但更让人感兴趣的不是发掘过程,而是最终的发掘成果。

首先是一座纯银镂空阿育王塔。这座阿育王塔造型极其优美,艺术价值极高,塔身镂空中放置着一个金棺,棺内盛装“佛螺髻发”舍利。在佛教中,金棺银塔是瘗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这种规格的阿育王塔据说在全世界只有六座,价值难以估量,一时轰动海内外。目前,这座纯银阿育王塔作为国宝级文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其次是一只罕见的白色蜈蚣。除了阿育王塔,专家称还在地宫内发现一只很小的瓶子,瓶子是全封闭的,专家小心翼翼打开后,却惊奇地发现里面有一只白色的活蜈蚣!

这只蜈蚣立刻引发大家的浓厚兴趣,白色蜈蚣本就罕见,但它能生活在密闭的小瓶子里不被闷死,才更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一时间,“是谁,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把这只蜈蚣放在这里?蜈蚣为什么能在密闭环境中活到现在?”种种疑问一一涌现出来。

白色蜈蚣的用途和去向

更奇妙的是,专家把蜈蚣放回瓶中带回实验室,可过了一夜再打开时,专家们有了一个极其惊人的发现——瓶子里空空如也,那只白色活蜈蚣不见了踪影!

专家们仔细检查了瓶子内外,没有任何破损,没有任何人为打开或破坏的痕迹,这条蜈蚣好像瞬间穿越到另一个空间一样,无迹可寻,它的一切彻底成为谜团。

蜈蚣神秘消失后,专家们开始推测蜈蚣的来源。

这些专家都是听着《白蛇传》的故事长大,也都看过《新白娘子传奇》,有人提出一个大胆设想:雷峰塔是法海和尚用来镇压白素贞的,白素贞是白蛇精,而蛇最怕蜈蚣,即便千年得道的蛇精出于本能也对蜈蚣十分畏惧,就如同蜈蚣精畏惧公鸡一样。

专家做出大胆推断,这只蜈蚣很有可能是人为放在地宫内协助镇压白蛇的,放蜈蚣的人很可能受到《白蛇传》故事影响太深,才做出这种举动,而蜈蚣长久不见太阳,逐渐变成通体白色,并在阿育王塔内的舍利影响下,保持了长寿不衰。

关于雷峰塔倒塌的具体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 雷峰塔倒塌的具体时间(杭州雷峰塔什么时候塌的)
  • 杭州西湖雷峰塔门票(雷峰塔门票怎么买)
  • 雷峰塔图片高清(雷峰塔到底倒了没有,还在不在)
  • 西湖美景图片大全大图(百年前杭州老照片:原生态西湖风光,苏堤和雷峰塔今昔对比鲜明吗)
  •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yf72.com/lyfx/1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