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龙田世居的建筑风格
踱步而入,迎面是一座精美的牌坊,形制高大,其上雕刻有各种人物故事、亭台楼阁和动植物等,精细异常,务求奢华,可见大户人家的气派。牌坊的正面写着“众山一览”,当是指世居的门前盛景,倚门而立,完全是一览众山的景象。牌坊背面的“履泰晋升”大概是期待出门而去的海内外黄氏子弟,能够吉星高照、一路青云。高达四层的角楼和龙厅,均在两侧墙上建有镬耳形风火山墙,使整个建筑显得格外高大雄伟,这是客家围屋中比较体现建筑美学的建筑。走过牌坊,一道天街青石铺地,与左右的跑马廊相连,迎面是世居的祠堂,供奉着黄氏祖先。祠堂在围屋的中心,祭祀活动也是黄氏家族最神圣的活动之一。直到今天,黄氏后人无论走得多远,都会回来拜祭祖宗。据介绍,每年都有不少旅居海外的黄氏后人回来寻亲问祖、追随先祖的奋斗足迹,祭祀黄氏先祖。祠堂内有“玉燕石麟”的匾,字句出自宋代词人吴泳的《摸鱼儿》,应是黄家人祈降祥瑞之意。天井中有两道小游廊,门楣上一刻“留耕”,一刻“树德”,自然是祖先对后辈的训导,德于心以修身,耕于斯以齐家。相邻的私塾为黄氏后人的学习成长提供了绝佳的场所。据介绍,龙田世居是由梅州市梅县区迁来的黄氏族人所建,黄氏家族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围屋内居住的人口最多时曾超160多人,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搬进楼房,分散在街道各个小区,另有近20户人家、80余人旅居港澳、马来西亚叻思布和厄瓜多尔。黄氏一脉的发展壮大,靠得就是龙田世居这一枝粗壮的根。龙田世居虽然是龙岗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客家围屋之一,但因年久失修,目前一些墙面已有脱落、倒塌,一些古旧的牌匾和字画浮雕需要维护翻新,一些房屋、牌匾等也需要恢复它的历史原面貌,这一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龙田世居的介绍
龙田世居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建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占地5000平方米,是深圳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围龙民居之一,1987年被列为宝安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被核定为广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坑梓黄氏乡亲的最古老的居住、生活、祭祀场所之一,也是情系海内外坑梓黄氏乡亲的根。
广东深圳景点龙田世居景点介绍
龙田世居位于坑梓镇田段心村,是龙岗地区目前保留最为完整的客家民居之一,其建筑造型别具特色,围前有类似护城河的池塘,半圆形的河岸与外墙形成“龟背状”图案,为各地土楼所少见。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梅县迁来的黄氏族人所建。与别的客家围屋不同,龙田世居三面环水,水面宽约16米,呈半圆形, 龙田世居另一面是高大的围墙,水面上一座小桥,通往对岸的一个亭子。精美的牌坊,精致地雕刻,青石铺地,世居祠堂,无不体现客家建筑的特色,大户人家气派。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坑梓镇田段心村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周边公交信息: 坑梓市场 - 公交站 252米 途经公交车: 168a路 168b路 366路 380a线 868路 868区间线1 e21路 m361路 高快巴士15路 深惠1线 深惠2线 深惠2支线 中旅东部快线 坑梓 - 公交站 260米 途经公交车: 中旅东部快线 坑梓人民医院 - 公交站 303米 途经公交车: b675路 m297路 坪山妇幼 - 公交站 307米 途经公交车: 380a线 978路 b761路 m293路 m297路 m384路 深惠1线
龙田世居能进去吗
不能。通过龙田世居在旅游网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龙田世居是深圳四座省保级别的客家围屋之一,不对外开放。龙田世居,又称龙田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是深圳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围屋民居之一,建于清朝道光十七年。
龙田世居开放时间
9:30至20:00。根据百度百科查询得知,龙田世居,又称龙田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是深圳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围屋民居之一,建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开放时间:2023年全年09:30-20:00外观全天开放。
平湖广场西去龙岗龙田世居坐几路车怎么走
公交线路:m361路,全程约36.1公里
1、从平湖广场西步行约460米,到达平湖广场站
2、乘坐m361路,经过31站, 到达坑梓市场站
3、步行约510米,到达龙田世居
从坑梓市场怎么去龙田世居详细路线
驾车路线:全程约5.2公里
起点:坑梓市场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深汕公路行驶400米,左转进入光祖北路
2.沿光祖北路行驶7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吉祥路
3.沿吉祥路行驶220米,稍向左转进入兰景路
4.沿兰景路行驶770米,右转进入丹梓大道
5.沿丹梓大道行驶110米,朝汕头/深圳/惠州/G1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1公里,右前方转弯
7.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沈海高速公路
8.沿沈海高速公路行驶81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龙田世居
龙田世居的自然景观
与别的客家围屋不同,龙田世居三面环水,水面宽约16米,呈半圆形,另一面是高大的围墙,水面上一座小桥,通往对岸的一个亭子。想来那是当年迎客的接风亭,或者是警惕外敌的了望哨所。可见当年的守卫十分森严。据介绍,这个半圆形的河岸与外墙成“龟背”状图案,为各地围屋所少见。围屋四周的花园曲径通幽,走进花园犹如走进欧洲中世纪的古堡花园,绿树鲜花散发出来的芬芳令人陶醉,这是典型的岭南客家式的地主庄园。围屋坐北向南位于花园中间,围屋外两侧傍河处各建有一排房子,围屋前有宽敞的晒谷场及与围河相通的池塘。整座围屋四周壁立、高不可攀,大门上有一门额,上刻:“龙田世居,道光十七年丁酉岁仲夏谷旦隽卿建立。”据坑梓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副主任魏英女士介绍,墙上的对联“龙门得意揭春榜,凤诏新颁建立田”,寓意着龙田世居名字的来历。从对联字意来看,当初黄氏家族十分重视教育以及人才的培养。围屋四角及北面正中设有四层楼高的炮楼,炮楼间连以跑马廊,使围屋显得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