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位置(巴丹吉林沙漠在哪)

其实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巴丹吉林沙漠在哪,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巴丹吉林沙漠在哪

巴丹吉林沙漠在内蒙古阿拉善沙漠的西部,在银额盆地底部。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最高沙峰。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达100多个。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每年吸引了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巴丹吉林沙漠在内蒙古哪里

巴丹吉林沙漠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

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有世界最高的沙山,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面积占83%。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主要景点有巴丹湖、巴丹吉林庙、必鲁图沙山等,有梭梭、柠条、霸王、籽蒿、胡杨、骆驼刺等植物资源。

还有天鹅、野鸭、盘羊、黄羊、獾猪、狐狸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和鸟禽。2006年,巴丹吉林沙漠又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并荣获金奖,被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推荐为全国首批十七个最具代表性的探险旅游区之一。

巴丹吉林沙漠自然资源

巴丹吉林沙漠生长着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芦苇、芨芨草,还有防风固沙树种梭梭、柠条、霸王、籽蒿、胡杨、骆驼刺。沙葱是美味的菜蔬,莎草、莎米的果实可做面粉的替代品,沙枣的果实含有大量淀粉,可供多种用途,沙棘、白刺的果实富含维生素,可提取果汁、酿酒等。

在沙漠之中还有多种药用植物,锁阳寄生在白刺身上,是珍贵的中药材,而肉苁蓉更有着“沙漠人参”的美称。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中盛产卤虫等微生物,湖畔栖息着天鹅、野鸭、盘羊、黄羊、獾猪、狐狸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和鸟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图峰经度纬度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 Jaran Desert),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4.4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

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必鲁图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约435米,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处于阿拉善沙漠中心,气候干旱,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 ,移动速度较小 。

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 ~ 300 米,最高的达 500米。以复合型沙山为主,为北 30°~40°东方向排列,系西北风的强大影响所致。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20~50米。沙丘和沙山上长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枣、籽蒿、麻黄为主;东部主要为籽蒿和沙竹,沙拐枣、麻黄等逐渐减少。边缘生长芦苇、芨芨草等 ,为主要牧场。有些湖盆边缘有淡水泉出露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3张)

 ,为治理沙漠提供了条件。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

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中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  “五绝”。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相对高度200~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

吉林巴丹在哪儿

巴丹吉林沙漠   Badain Jaran Desert   中国第三大沙漠,在内蒙古西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山以北,弱水以东。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约4.43万平方公里。地处阿拉善荒漠中心,气候干旱,流动沙丘占全部沙漠面积的83%。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300公尺,最高的达500公尺。以复合型沙山为主,为北30°~40°东方向排列,反映西北风向的强大影响。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20~50公尺。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巴丹吉林旅游业 巴丹吉林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也逐渐开始转变,旅游爱好者越来越多,旅游业方兴未艾,旅游方向开如由城市、公园、名胜古迹、甸山名水向奇、特、新、险方向发展;欣赏思维也从青水秀向苍凉粗犷方面转变。在巴丹吉林这样神秘奇特的自然风景区,以开发旅游业为导向,逐步开发和利用各种地下资源以及种植、养植业,走多种经营的路子,具有广阔的前景。从1996年阿右旗落莎日台苏木格盟民族事务局开发巴丹吉林旅游第一村、第二村以来,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省市的一些科学家、探险家、旅游爱好者等多次来考察和旅游观光。这已说明,巴丹吉林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喜爱。本段美好前景  2003年,全盟召开旅游工作会议,明确了旅游业在我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开发巴丹吉林旅游业,对宣传巴丹吉林、开发巴丹吉林、治理巴丹吉林以及提高我盟知名度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段地理位置  巴丹吉林沙漠   Badain Jaran Desert   中国第三大沙漠,在内蒙古西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山以北,弱水以东。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约4.43万平方公里。地处阿拉善荒漠中心,气候干旱,流动沙丘占全部沙漠面积的83%。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300公尺,最高的达500公尺。以复合型沙山为主,为北30°~40°东方向排列,反映西北风向的强大影响。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20~50公尺。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本段地形地貌  沙丘和沙山上长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枣、籽蒿、霸王、麻黄为主;东部主要为籽蒿和沙竹,沙拐枣、麻黄、霸王已逐渐减少。高大沙山间的低地有144个内陆小湖,主要分布在沙漠的东南部。由于蒸发强烈,湖泊积聚大量盐分,湖水大多不能饮用或灌溉。东南部一些湖泊的边缘生长芦苇、芨芨草等,可供牧业利用。某些湖盆边缘仍有淡水泉出露,可饮用,为今后治理沙漠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地块,地貌形态缓和,主要为剥蚀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沉积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   在沙漠范围内,除东、南、北部有小面积的准平原化基岩和残丘外,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其中流动沙丘占83%。西部边缘的古鲁乃湖、北部的拐子湖、东部的库乃头庙附近有以梭梭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沙丘高大密集,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总面积的61%,高度多在200~300米,最高可达500米,有叠置沙丘的复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及无明显叠置沙丘的巨大沙山等3种形式,单纯的沙丘链所占面积较小。仅在沙漠的东南部,沙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俗称海子),约有144个,面积一般为1~1.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可达6.2米。多为咸水,不能饮用。湖周植物生长茂密,多为湿生、盐生等类型,常以湖水为中心与周围沙丘呈同心圆状分布,接近沙丘的地段出现以沙生植物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堆。海子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本段气候特征  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均温7~8℃,绝对最高温37~41℃,绝对最低温-37~-30℃,沙面温度达70~80℃。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主要为西北风。沙丘上植物较少。仅于沙丘下部或丘间低地生长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主要生长有沙拐枣、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柽柳、沙葱等,盖度多在5%左右,在沙山与湖泊间常出现有白刺沙堆。本段居民情况  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全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本段物种资源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相对高度200~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有113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淡水湖12个,总水面4.9万亩,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沙漠东部和西南边沿,茫茫戈壁一望无际,形状怪异的风化石林、风蚀蘑菇石、蜂窝石、风蚀石柱、大峡谷等地貌令人叹为观止。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在巴丹吉林沙漠内,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错分布,并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沙漠总面积的83%,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中部是高度约为200-300米的复合型沙山,形态复杂,高大密集,最高的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高度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属于温带干旱和极干旱气候区,气候极为干旱,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6-8月份,年降水量仅40-80毫米,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40-80倍,光照强烈,是内蒙古自治区光照最充足、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夏季高温酷热,最高温度可达38-43℃,地表温度则更高,冬、春季大风强劲,是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一年中大风天数可达60天之多。   虽然气候极为干旱,却不是人们的想象的那样没有一滴水,巴丹吉林沙漠内有着许多的湖泊。据统计,在沙漠之中、沙丘之间,分布有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下的沙漠湖泊140多个,多以咸水湖为主,这些湖泊最深的可达水深6米以上,在沙漠的西部和北部,还有两个较大的湖盆,西部南北走向的古鲁乃湖约180公里长,10公里宽,北部的拐子湖东西走向,约100公里长,6公里宽,湖滨地带水分涵养较好。此外,在沙漠中还有多处泉水涌出,水质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饮用。   在广阔的沙漠之中,除了漫漫的黄沙,星星点点的湖水,还有美丽的绿色,为沙漠平添了几分生命的痕迹。在沙丘的背风处,在沙丘的底部、湖岸边、泉水旁,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湖岸边的芦苇、芨芨草等植物可供造纸,梭梭、柠条、霸王、籽蒿、胡杨、骆驼刺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树种,也是沙漠中动物的食物。沙葱是美味的菜蔬,莎草、莎米的果实可做面粉的替代品,沙枣的果实含有大量淀粉,可供多种用途,沙棘、白刺的果实富含维生素,可提取果汁、酿酒等。在沙漠之中还有多种药用植物,锁阳寄生在白刺身上,是珍贵的中药材,而肉苁蓉更有着“沙漠人参”的美称。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之中,除了绿色的植物生命外,还活跃着许许多多的沙漠动物,它们已经习惯了那里的酷热、严寒与缺水,甚至身体的颜色也变得与沙漠相近,它们是沙漠中另一道流动的风景。   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与大量的硅、铝、铁、钙等矿物资源使巴丹吉林沙漠不是什么“不毛之地”、“死亡之海”,而是富庶的“聚宝盆”,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本段遗址考察  008年10月11日,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阿拉善右旗文管所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继2007年之后,第二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已新发现遗址点26处,其中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必鲁图遗址是此次发现的最大的遗址。   26个遗址点均分布于沙漠内湖泊附近,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遗址点表面散落着大量的石器和陶片。石器有细石叶、石核等,以燧石和玛瑙石为主,制作精美;陶片有夹砂红褐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等,另外还有不少彩陶片,以红地黑彩网格纹为主。专家分析,这些遗物年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青铜时代,尤其是彩陶与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片面貌相似,年代应在同一时期。此外,考古人员还在这些遗址点上采集到属于西夏、元时期的部分瓷片,进一步说明这些遗址延续时间较长。

巴丹吉林沙漠有多大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无人类的足迹。巴丹吉林沙漠地是世界惟一高大沙山群分布密集的沙漠,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为世界沙漠之最.

OK,关于巴丹吉林沙漠位置和巴丹吉林沙漠在哪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巴丹死亡行军(巴丹死亡行军的介绍)
  • 西巴丹马布岛度假村的开放时间?马来西亚十大必去景点有哪些 马来西亚旅游景点介绍
  • 巴丹吉林沙漠位置(巴丹吉林沙漠在哪)
  • 巴丹吉林沙漠旅游费用(额济纳旗胡杨林旅游需要几天,多少钱)
  •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中国最值得去的沙漠旅游景点)
  • 丹巴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巴丹县属于哪个市)
  •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yf72.com/fjms/1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