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敦煌莫高窟:洞窟中的文化奇迹
- 浏览:2
- 来源:旅游百科网
说到敦煌莫高窟,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哦,那是个挺老的景点吧?其实,莫高窟不仅老,而且超级有故事!它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脚下,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别看它现在藏在大漠深处,当年可是热闹得不得了,商旅、僧人、画师、工匠……各种人来人往,文化交流频繁,莫高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也就是东晋时期。传说有个叫乐僔的和尚,在这里看到千佛显现,于是决定凿洞修行。后来越来越多的僧人、信徒加入,洞窟越凿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石窟群。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多个朝代的不断修建,莫高窟逐渐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现在我们去莫高窟,能看到的主要是壁画和彩塑。这些艺术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内容丰富,涵盖了佛教故事、现实生活、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多个方面。尤其是那些壁画,颜色历经千年依然鲜艳如新,线条流畅、构图巧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大师级的手笔。
你可能会问:这些壁画是怎么画上去的?其实,古人用的材料和技法都非常讲究。他们先在洞窟墙壁上抹上一层由麦秸、麻、棉花等材料混合的泥浆,然后涂上白灰,最后才开始绘画。颜料方面,多是天然矿物颜料,比如青金石、朱砂、赭石等,这些材料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耐久性强,所以能保存到现在。
除了壁画,莫高窟的彩塑也是一绝。这些塑像多为佛像、菩萨像、天王像等,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严庄重,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开口说话。
你可能会好奇,这些洞窟是怎么保护下来的?毕竟经历了这么多个朝代,再加上风沙侵蚀,能保存到现在确实不容易。其实,莫高窟的保护工作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著名画家张大千等人就曾到莫高窟临摹壁画,并呼吁保护。后来,国家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现为敦煌研究院),专门负责莫高窟的研究、保护和管理工作。
如今,莫高窟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且对外开放。不过为了保护文物,游客参观的洞窟数量是有限的,部分珍贵洞窟甚至不对外开放。如果你去参观,记得提前预约门票,最好选择有讲解员的参观线路,这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
说到敦煌莫高窟,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常书鸿。他是敦煌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敦煌守护神”。上世纪40年代,他放弃在法国的优越生活,回到中国,投身敦煌文物保护事业,一干就是几十年。正是因为有像他这样的人,莫高窟才能得以保存至今。
当然,莫高窟的故事远不止这些。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一页一页地记录着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宗教信仰、艺术发展和社会生活。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塑像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感受。
总之,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文化传承。如果你有机会去甘肃旅行,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神秘又美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