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天山天池景点介绍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阜康市境内,天山山脉东部最高峰——博格达峰脚下,以奇秀峻美、气候宜人著称于世。天池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人与生物圈博格达峰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区名录,是全国5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13年6月入选世界遗产地名录。
在中国美丽的民间传说中, 天山天池是王母娘娘的仙居圣地. 王母娘娘曾以瑶池为镜沐浴洁身。当年周穆王为寻长生之药,不远万里来到天山与西王母邂逅。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款待,其间对歌互答。临别,王母问寻穆王何时再来?穆王答应三年再瑶池相会。却,一等三千年不见穆王身影。为此李商隐作《瑶池》一诗, “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再来”。一段奇丽佳话在民间流传了三千年,长生药也早已成为历史,然而美丽的天池却一日盛似一日。
天池是200余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是亚心最大的湖泊,是天山山脉最大的冰碛堰塞湖,也是我国著名的冰川堰塞湖及深水淡水型湖泊之一。天池东南西为高山所包围。天池以上集水面积126 平方千米,平均高程3 300米,主流长23 千米,由大东沟、吉岩坚沟、马禄沟、哈拉木沙沟、小东沟及哈熊沟等支流组成,汇流后进入天池,上游经天池天然水库调节后流入下游三工河。大河源头共有冰川18条,面积8.9 平方千米。
天山天池有什么传说
你好!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古称“瑶池”,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
天池古称"瑶池",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阜康市南偏东40余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天池”一名来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达105米,,。这是一座200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其北岸的天然堤坝就是一条冰碛垅。
天池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 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清代,天池周围曾修建过铁瓦寺、娘娘庙等“八大庙”,现已荡然无存。娘娘庙后经人募捐修复供香客使用。天池周围,还有“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
天池风景区,它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 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立足高处,举目远望,一片 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悬半山,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苍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烟蓄罩;环山绿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银装素裹,神峻异常,整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天池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为东小天池,古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东500米处,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涧"、"浴仙盆"之称。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恰似一道长虹依天而降,煞是壮观,帮成一景日"悬泉瑶虹"。西侧为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位于天池西北两公里处。西小天池状如圆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环抱四周。如遇皓月当 空,静影沉壁,清景无限,因而也得一景日:"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如银河落地,吐珠溅玉,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登亭观 瀑别有情趣。眼可见帘卷池涛,松翠水碧;耳可闻水击岩穿、声震裂谷。
天池以西三公里处是灯杆山,海拔2718米,山体长3公里许。老君庙、东岳庙就建于此。当年道士在山顶立一松杆,上挂天灯,昼夜不灭,当年乌鲁木齐的百姓都以天灯为神喻,只要灯长明不灭就预示世道太 平,故该灯又称太平灯。由灯杆山西眺,乌鲁木齐可尽收眼底,尤其在华灯初上之际,远看乌鲁木齐万家灯火,其乐无穷。
天池西南两公里处,有马牙山,海拔3056米,山体长5公里,山顶断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一排巨大的马牙,因而得名。马牙山石林是天池景区的一绝,那些巨石在风的剥蚀下,形成厅特的马牙景观,其石厅形怪状,形态各异,或巨齿獠牙,如同猛兽血口,或层层翻卷如大海波涛。其中有一石极像古代牧人,头着毡帽,神态安然。走进石林总让你遐想联翩。在马牙山顶,北望天池,满目锦绣;东看博格达,雪海三峰尽收眼底;西眺乌鲁木齐,庐舍田庄,历历在目。
有人说天山天池有水怪,但被证实哪些水怪是水獭。 参考文献:*) =*"》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的人文传说
天山天池在民间传说中是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据《穆天子传》卷三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在天山瑶池受到西王母设宴款待(“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公元前十世纪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这一神话传说,激发了古代许多文人墨客的遐想,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至东汉末年道教兴起,道徒们将西王母尊为道门天界之首,供奉膜拜,天池娘娘庙曾经规模宏大,香火鼎盛,至1932年毁于战火。1999年,在原娘娘庙遗址上重新修建。
公元1219年,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邱处机应元太祖成吉思汗诏命率弟子西行,他一路讲经布道、修寺建观,到阜康时登临了天山瑶池和博格达峰,之后写下《宿轮台东南望阴山》一诗:“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岩深可避刀兵害,水众能滋稼穑干。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画图看。”并亲率弟子在天池西岸台地上修建道观铁瓦寺。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天池道教达到鼎盛时期,铁瓦寺成为新疆道教的中心。天池铁瓦寺在历史上三建三毁,筹划在原址处再修。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阜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回、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灵山秀水之间。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饮食居住、装饰服饰、婚丧嫁娶、信仰禁忌、器乐歌舞、运动竞技等方面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的传说典故
天山天池的传说:
天山天池曾是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据《穆天子传》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来到天山瑶池,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即席作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随即唱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临别时,西王母依依不舍地对周穆王说:祝君长寿,愿君再来!然而,周穆王却一去不复返。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感这段凄美的爱情佳话,留下了千古绝唱:"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个如诗如梦的动人故事在天池流传了几千年,它是天池旅游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为了艺术地展现天池的神奇壮美以及3000年前母系社会、父系社会、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的情景,揭示西域对中原开放的历史源头和中原文化对西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天池西王母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创作编排了大型歌舞剧《瑶池相会》。
毛泽东主席生前曾满怀向往地说过:“我要上一趟天池”,“瑶池传说中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到时候我也要在里面洗个澡”。夙愿虽未实现,但足以印证天池的无穷魅力。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系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天山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天池在天山北坡三工河上游,湖面海拔1,900多米。湖畔森林茂密,绿草如茵。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带。经中国国土资源部专家组2013年6月5日至6日检查后,天山天池已顺利通过验收,正式进入国家地质公园行列。
谁能告诉我关于天山天池相对比较详细的资料传说``诗```越详细越好```
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平面海拔1928米,素为有名的游览胜地。1982年,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古称“瑶池”,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
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联合国设立的“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把天山天池风景区纳入了保护区的范围。
游天池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前往,上山时山路蜿蜒曲折,伴随一条奔腾的溪流,这是来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冲击岩石时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气息。
天山天池的名称由来
“天池”一名来自乾隆48年(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
古往今来,陈运和等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
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
20世纪70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
每当春来秋到,清风徐徐,天高云闲,碧水荡漾,雁舞鸟鸣,山光水色,如诗似画,不仅使过往之人流连忘返,还吸引一些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到这里赏景览胜、捕鱼守猎。
若遇天旱少雨时节,百姓往往结队到池旁焚香祈雨,颇为灵验,更为天池增加了神密色彩。
古人认为天池有代天降雨之功的,故名之为“天池”。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地处新疆 *** 尔自治区昌吉 *** 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北坡山腰,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距乌鲁木齐市97公里。
景区规划面积548平方公里,分8大景区,15个景群,38个景点,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山岳型自然景观。
扩展资料:
天池古称瑶池。
《穆天子传》记载,相传三千多年以前周穆玉西游,曾与西王母在此宴饮唱和。
西王母致欢迎词对周穆王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路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接受了这种美好的祝愿和友善地邀请,他答谢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正因为这样,人们都说瑶池乃西王母所居。
后来,神话小说又把西王母演绎为王母娘娘,传说在瑶池大宴群仙,举办过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
还说小天池是王母娘娘洗脚的地方,大天池是她沐浴的场所。
据有关专家考证,《穆天子传》和《山海经》等古籍中记载的周穆王巡游西域的地点,大多数都可以对出今天的地名。
而西王母的形象,恰恰反映了当时的西域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当政的历史生活。
唐代诗人们借此题材的抒情之作,更使这一传说被认可,而瑶池也就更声名远扬了。
天池属于冰渍湖泊。
在20万年以前,地球冰期来临,天池地区成为山谷冰川。
由于冰川的掘蚀作用和堰塞作用,形成天地湖盆,天气转暖后,冰川消退成湖,此为天池的成因。